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诸如上面所说,都是第八识如来藏能圆满成就诸法的体性;而这样的体性,刚明心的菩萨仅能少分了知,地上菩萨能多分了知,一直要到成佛时才能究竟了知。所谓依他起性,顾名思义,就是必须依著他法才能出生的体性。譬如眼识,乃是依于眼根与色尘相接触后,才从第八识出生的法,是本无今有的法,所以是虚妄法。眼识既如是,耳识乃至意识亦复如是,都是依于根与尘相接触之后,而由第 | admin 2020-07-27 |
|
如果想要亲证于六尘都如如不动的第八识如来藏,应该不即、不离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于一切法当中去参究;也就是要建立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本来虚妄的正确知见,以及最主要的是肯将虚妄的意识心死却,参究时才不会落入见闻觉知的范畴中;如此才能外于见闻觉知运作的范围,去寻觅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法建立如是正知见,不肯将见闻觉知心死却,就算是去参禅,找来找去都 | admin 2020-07-27 |
|
而欲证入初地之入地心者,须具足四个条件:一、无生法忍的智慧(八识心王之一一心皆确实亲证,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亦已确实亲证者,即是已亲证人无我与法无我之初地无生法忍者),二、性障永伏如阿罗汉(消除私心、慢心、瞋心……等异生性障,至少发起圆满初禅的禅定功德,以及解脱道极品三果的解脱功德) | admin 2020-07-23 |
|
……第八识,祂可以蕴藏一切的种子功能,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这样,来让菩萨乃至一切有情,乃至于法界成立,这个东西是难以思议,这个法就难以想像。那我们现在来说,无情它所有的运作,到底是怎么样的?真的是我们心识所产生的吗?这要透过许多的法来说明,譬如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以前有一位法师,他很会说法,他说起法来,非常令人觉得这实在太好了,头头是 | admin 2020-07-23 |
|
在一切法界中,你找不到有一个法可以毁坏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以称为金刚心。这个金刚心就叫作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到达佛地时改名为无垢识。(------《金刚经宗通第一辑》<略说金刚经宗通>)韦陀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摩诃萨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摩诃萨南无护法 | admin 2020-07-23 |
|
他们如果遇到了讲如来藏的经典,也会跟着说如来藏,可是他不知道如来藏和六识心是如何会合的;等到他看到《楞伽经》讲八识,他也跟着讲八识,可是他心里面还是不清楚如来藏祂的体性是什么;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顶多他可以这样认为而已。他会说,如来藏就是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藏识;然后说的好像煞有介事,可是他对于如来藏的体性却是不了知的;可是这样的人他也会 | admin 2020-07-23 |
|
譬如楞伽等唯识经典中,佛说八识种子与七转识间之能熏所熏,一切种子之本有及熏习增长、识种流注性、等流习气因及异熟习气因等,在在处处皆可证明如来藏不是遍满虚空充塞宇宙。若以现代人能读懂之叙述方式和语词而造论,篇幅必将超过七百页。一则法务繁忙,实无闲情逸致造论:二则预定隐退专心修习三昧日期渐近,实无闲暇造论,一向亦无造论之意愿。佛子若能悟明本心,并深入贯 | admin 2020-07-23 |
|
可是我们可以说甚深微妙大光明法所指的就是如来藏、就是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涅槃本际……还有种种的名,佛陀说这个甚深微妙大光明法是超越一切的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可以分为本劫本见跟末劫末见。什么是本劫本见?什么是末劫末见呢?本就是有所本,就是根据一个劫里面所发生的事实,因为这样子的事实然后产生的见解、有根据的见解,可是有根据的见解不一定 | admin 2020-07-17 |
|
又,大慧宗杲禅师弟子亲证第八识明心者过于百人,传记作者更自承“实际悟者更过此数、难以计数”;大慧禅师又在某年坐夏数十天中,令弟子证悟者数十人。然这都无可质疑说:大慧禅师如是提携弟子开悟,只是为了增加大师在世的“数字、业绩”。既然同是化度大众、摄受弟子开悟,为何偏要以“眷属欲”与“数字、业绩”来相轻平实导师呢? | admin 2020-07-12 |
|
所以在佛法里面,对于神通并不特别看重的;反而我们看重的是对因果律则的认知,知道说世间是有因有果;而这个有因有果都是因为有第八识如来藏的法性,才使得世间的所有的生灭的诸法能够产生作用。所以,佛教承认是有神通,可是并不看重这样的境界,因为神通是意识境界。那在经典里面也有说到一些异能,就是除了神通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譬如有些人能够自知宿命,那也是算是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说我们从这个部分就知道说,如果一个念佛人,他因为恶知识的邪教导,变成六识论的断灭论,说唉呀!一切法,死了以后都没有,一切法空啦!就是缘起性空啦!只有六识,没有八识。这些落入断灭论的。如果我们随顺于这些恶知识的说法,而去跟随他来毁谤大乘、跟随他来不信受的话,就算你没有毁谤大乘,可是你在心中有起了疑惑,不信受大乘法的知见,那你要求上品中生,就很困难 | admin 2020-07-06 |
|
如果要体究念佛的人,他不了解什么叫作自性弥陀相关的知见,那他就一定会着相——落入五受阴当中而不自知——他会在相里面去找自性弥陀,这样终究是找不到!因为自性弥陀又叫做真如、佛性、阿赖耶识、第八识……种种的名字,在经典当中,祂有种种的名称。这个真如佛性虽然不离一切的相,但是一切的相却不是真如佛性。经典中告诉我们说:真如佛 | admin 2020-07-06 |
|
那如果他的根器更好,他想要求生极乐的品位乃是更是上品上生的话,那他就要亲见自性弥陀,他需要体究念佛而实证法界实相心,因为想要亲见自性弥陀者,他就要真正的去体究念佛,就是要去体究到底如何是无量寿佛,或者体究念佛是谁?这个体究念佛就是念佛法门里的理行,在禅门来说,那就是参禅!在念佛人要体究前,却要先建立第一义的知见,这就是要从经典当中去了解真如佛性第八 | admin 2020-07-06 |
|
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善解义趣!他善解,非恶解,也不是错解!所以说,上品中生条件的五个资格的第一个,就是要能够善解义趣,他不是错解,不是谬解,而且他要了解第一义真实理趣的旨趣,而不是六识论的那些——否定了如来藏的这些,而是要以八识论的旨趣为主要的经典依据。所以说这个部分,他第一个条件是善解义趣!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他要对于第一义心他不惊 | admin 2020-07-06 |
|
但是第二类人却不是如此,有一类人其实自己因为堕入了五阴见中或是六识论中,所以对于《瑜伽师地论》里面所宣说的大乘佛菩提道中的一切种智的内涵,其实是因为自己无法实证也无法深入其中而作现观;再加上因为持了六识论的邪见的关系,而无法依八识正论如理的去观察其中文字中的意涵,因而导致这类人慢心深重,又加上慢心深重的缘故,他就会极力来否定,乃至于抵制说《瑜伽师地 | admin 2020-07-06 |
|
─正觉同修会─────────────────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的法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即是经中所说无觉观者名为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一向不以离念或有念的灵知心作为修证之标的。正觉同修会的实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正是中国禅宗古今实证者之所证;千年前提倡默照 | admin 2020-07-06 |
|
第一句虽知无起灭,那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之后呢,现观一切诸法,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中出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祂无始以来不曾出生过,未来也永远不会断灭,叫做无生无灭。既然一切诸法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那么将一切诸法摄归如来藏时,一切诸法也就无生,也就没有起灭了。菩萨既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起灭,又为什么要在人间示现受胎出生而有起灭呢?菩 | admin 2020-07-06 |
|
《成唯识论》 《八识规矩颂》唐玄奘大师颂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 admin 2020-07-06 |
|
自古以来,未能亲证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者,从蕴处界诸法之缘起性空、蕴处界诸法不能自在无有自体之无常空为依据,并以与境界分位差别相应之意识,妄想为唯识经中说的第八识无分别识及《华严经》中说的万法唯识之识,于心中建立这样的错误基础而谈论般若经中所说诸多空义之体性;以意识觉知心意会、套用此空之体性而归属于般若,以意识心来观察蕴处界诸法自性空之体性无有 | admin 2020-07-02 |
|
七地满心将进入八地时,菩萨之阿赖耶识去除故意所留最后一分执藏分段生死之阿赖耶识性以后,亦断尽烦恼障所摄之一切习气种子,成为唯存无记异熟性及种子变异之异熟识;乃至进修至佛地,意识心具足证知第八识所含藏之一切种子而圆满一切种智,此时已修除无记之异熟性及种子变异性故,第八识金刚心之异熟识名称不复存在,改称为佛地纯善之无垢识;如是圆满具足亲证者,方是证得一 | admin 2020-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