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女城的会上,以《制恶见论》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的创举;以强大的威势扫荡一切恶见,令一切支持意识心恒常,或强行施设一行相不明的细意识为恒常的六识论者,咸皆杜口!玄奘菩萨在天竺,如是宣演了义中的究竟了义法,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的真唯识量,矗立了如来高耸而无可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楞伽经》顺利传到了中国,大众才明白这真心,就是如来在第三转法轮的《楞伽经》所宣演的第八识如来藏。禅宗达摩祖师亦以《楞伽经》来佐证大乘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达摩祖师并将此经典授给门人,作为开悟的传承。然而《楞伽经》的文字以及义理都非常艰深,因此当时的学人难以明了如来的究竟意旨。由于当时的学佛人对于《楞伽经》艰深的文字及义理都还难以 三摩地

2018-07-23

楷定八识,利益学人,此心王法,佛法精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八识为本,万法为枝。第八即心,亦名藏识,赖耶陀那,异名同旨。第六意识,善能区分,第七末那,又名意根。前五现量,触尝见闻,与意识俱,合为识蕴。心持业种,能生前七,自体清净,无覆无记。万生于八,八生于一,推根溯源,即是菩提。但见本心,得名菩萨,入不二门,一笑拈花。若复观察,通达百法,能证初地, 三摩地

2018-07-23

佛告诉我们,因为众生有如来藏,有这个第八识,能够受熏、持种、根身器,出生众生的这一个五阴正报身,乃至出生山河大地这些依报;有了舞台,有了种种每一世不同的角色,在每一出人生的戏剧当中,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一世可能是夫妻,下一世可能是子女,后一世可能是朋友,后后世可能又彼此在天道,在畜生道轮转。然而由于有第八识如来藏能够记持业种,有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蕴 三摩地

2018-07-23

诸佛则是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已,进断藏识中一切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并断尽所知障之一切无明随眠,故其第八识中种子流注变易已灭,永不变易,名为已断变易生死;如是已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涅槃境界中,复已断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依入初地时所发十无尽愿度化有情而永无休止,不入涅槃亦不住生死,名为无住处涅槃;此唯诸佛证得,如是究竟解脱之果并非二乘圣人所 三摩地

2018-07-23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嗔恨的种子,今世遇到了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嗔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 三摩地

2018-07-23

一、从佛法的眼光来看,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又认为离念灵知性就是佛性,这都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所法作为常恒不坏的「我」,全都落在我见之中,未曾离开意识境界,也都是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人,都是错悟之人。综合以上所说两大类的「我」都是佛所破斥的「我」,都是意识,都是三界的「我」。佛在《阿含经》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是可知的,皆是缘起之法。所以说意识细心,不论细到什么程度,都不是不可知的,当然就 三摩地

2018-07-23

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故知宗门之悟唯有一种: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转依如来藏所显真如性,除此别无悟处。此理正真,放诸往世、后世亦皆准,无人能否定之,则坚持离念灵知意识心是真心者,其言诚属妄语也。—— 三摩地

2018-07-23

又譬如佛门中有一断见外道,他们主张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不需要有能生一切法的第八识根本因存在,而且一切法都是虚妄的,都只有名字而已。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是对佛法有深入研究的人,很可能被他所误导,跟着他走入断见外道中,变成拔无因果的邪见。佛在经典中处处潜伏密意说:有一个能生万法的第八识,祂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如果没有能生万法的第八识,根本就没有一切法的出现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在佛法上不能乡愿;如果这些错误的法建立了庞大势力以后,一定会排挤了义的生存空间,到最后众口铄金,大家都说意识觉知心才是真如,剩下我一个人说第八识才是真如时,没人会信我,法就没有人可以延续;法不能传承,就断灭了。从此以后众生就生怀疑,不信末法时期能修证了义的,佛法就会因此而渐渐消失掉。我们如果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破邪显正,佛法就不可能延续到七千年后 三摩地

2018-07-23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之所以会有种种法出生,都是因为本有如来藏以及如来藏所出生的意根从来不断,又由于无始来熏习的缘故,所以必定会受生而入胎;入胎之后,如来藏又藉父精母血而成就了我们的五色根,人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我就请求朋友上网,把《真假开悟》下载给我,详细读过以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开悟,原来只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人才是真悟的人。这件事情把我吓出一身冷汗,不知道这大妄语的罪业要怎么消除,请求菩萨们大发慈悲开导愚痴的我。我们的回答是:这二十年来像这样未悟言悟、未得言得之人,可说是所在多有,数之不尽。关于大妄语业,因为只是戒罪,而不是同时获得性罪,所以只 三摩地

2018-07-23

又否定三乘法根本之第八识如来藏,令大乘法之胜妙性灭除;亦将二乘所证涅槃,定位于一切法空之外道断灭见中;此乃印顺等研究佛教学术者所必堕之困境,亦必因此使得佛教根本法义之弘传,完全遭致毁灭,故说佛教学术研究是佛教之最大隐忧。复如诸多佛学研究所专作佛学研究,以研究为务,不事亲身修证;每以意识境界为其研究对象,却对外宣称为亲证佛法般若,将其研究所得之意识境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也同时在说明妄心,因此如果没有先建立众生都有八识心王的知见,那就很难正确理解经典;因为第八识是真心,其他七个识是属于生灭性之妄心,而真心与妄心的体性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没有这样的基本知见,即使要大略读懂《心经》或其他第一义的经典,都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必须先把基本的正知见先铺设好之后,才有机会正确了解第一义经典中 三摩地

2018-07-23

当我们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了别的时候,也就已经熏习到了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那阿赖耶识就专门记录我们所有的善事、恶事不会消失,因为我们一切善、恶的种子,都会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纵使百千劫也不会遗失和消亡,因果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如果看过了色情的画面、色情的电影,我们眼睛所看到——见了影像,就会记录下来;当有因缘时机成熟 三摩地

2018-07-23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嗔恨的种子,今世遇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靠平常就熏习相关正确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至于如何对治嗔恚,这里简单说明如下。首先,我们要观察到嗔心的过患,从而可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已经实证甚深佛法的真实义——第一义谛的菩萨;也就是指已经明心证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例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曾开示说:【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復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这些种种的法,乃至于大慈大悲、一切种智的这些种种的善法,这些法是他生生世世所分证的,都收藏在他自己的八识田之中,等到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都可以拿来利乐有情。那么什么叫作缘熟呢?观察众生的根器,思维当代的环境,缘比较不熟的就教导人天善法;缘更熟的就教导什么?进一步教导其他的法。可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摄受众生共证佛菩 三摩地

2018-07-23

由此可知,一定如佛所说每个众生都有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注1因为在死亡时我们的前六识都灭了,只剩下第八识与祂出生的意根还存在,然后由意根携带第八识去投胎,注2接著才在母胎中出生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是名色),如此才能继续生死轮回。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注3注1《入楞伽经》卷8〈14刹那品〉: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