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心法(一切最胜故)包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八识心王相应。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包含:遍行(触、作意、受、想、思)、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善(信、惭、愧、无贪、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本篇摘要佛教真正的密教与密宗,其实就是能够明心见性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密意的禅宗。《阿含经》中记载着佛陀亲口宣说第二、三转法轮的大乘般若与唯识诸宗,也记载着许多禅宗公案;而中国禅宗祖师在大庭广众下忽然开悟明心见性,并且令人摸不着头绪的公案,正好与《阿含经》的公案彼此相互呼应。这种记录在《阿含经》中,又显现在中国禅宗里的禅门公案,正是在大庭广众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事实上,依佛菩提的修证内容与次第而观,般若空的实证是三贤位中大乘菩萨真见道所证第八识空性如来藏;唯识方广的一切种智则是在大乘见道后,在历经三贤位而见道通达的基础上,进入大乘修道位方有所证。所以,像法期的智光、地婆诃罗的判教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又延续到现代末法期的释印顺。因此,像法期已经有许多不正确的判教混杂在佛教之中,甚至延续到现代末法期的判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生命轮回的主体第八识如来藏如何存在呢?只是大众不懂禅师的意旨,竟然都误会是建筑物的法堂要倒了,胡里胡涂地跑去抱住柱子顶着。所以禅师也无奈地举手指着大众说:你们都不懂我的意思。药山禅师与佛陀都在临舍寿前,兴起佛探究法界实相的疑情,是同一场景的公案。2、央掘魔罗追佛公案:在南北传《阿含经》中,这个公案存在于北传《杂阿含.1077经》、《别译杂阿含经.16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立论,并可以经得起反对者的客观验证,重复检验;例如唐代玄奘大师著作《八识规矩颂》将生命可解剖为八个识的事实清楚呈现于世界,直至今日仍可客观的验证其真实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者若没有科学的论述,那么虽有学术身分,则其论述也只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者若有科学论述,那么虽具宗教身分,则其论述亦可以有学术的贡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进修真如后得无分别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我们现在就来探讨八识论,它可以让人实证三乘菩提,可以让人家得到究竟佛啊!那我们可以从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来分别探讨。声闻菩提是佛的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把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成就了初果人;乃至于将我所执、我执断尽,成就了四果的阿罗汉,所以他可取证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从经典及禅宗祖师所证悟的心体,来证明八识论才是佛所说的,六识论是相似佛法;我们也从六识论的起源加以探讨,乃是部派佛教的声闻凡夫误会佛的真实意,就有六识论发生,后来衍生了两个中观派,第一个中观派(自续派)堕入到常见,他们主张世俗谛无、胜义谛有;他们承认有如来藏第八识,可是因为无法证得的关系,就将意识取代了第八识(属于六识论者);另外一个中观派(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六识论的起源是因为部派(佛教时)的声闻人,误会佛所说的真实理啊!因为佛就是以第八识来说一切的蕴处界虚妄,也是以第八识来讲第八识的种种中道性,也是依第八识讲八个识种子的智慧。可是六识论的人却误会了,就只采取六识(否定七、八识)而成为六识论,最后分成为两个(密宗的)中观派:第一个中观派主张世俗谛无、胜义谛有,它知道有如来藏第八识的存在,可是在哪里?无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祖师们以参禅的方式,以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因缘成熟后,于一念相应慧、找到了第八识,他现前观察就发现总共有八个识。所以有一首偈说地非常妙啊: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八个兄弟共一胎指的是八个识(同在一起);一个伶俐一个呆,伶俐的指末那识,祂处处作主;一个呆指第八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入楞伽经》卷8由经典可知,人总共有八个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意识,意根,阿赖耶识。前六识当中的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识,祂分别色、声、香、味、触尘;也就是说,前五识对现行的境界加以分别,祂本身是虚妄法。接下来谈意识,意识的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卷第八:复次,大慧!言善不善法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大慧言:「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耶?」佛言:「建立。」——《大乘入楞伽经》镇楼! (原标题:所谓八识。何等为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家想想看,别说第三转法轮的方广经典,光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都没办法懂得了,甚至于有人出家了六十几年,现在都要庆祝百岁寿诞了,却对般若经都严重的误会,那么一般人更是谈何容易呢?鼎鼎大名的大师——佛学导师——都误会而说第八识心以外另外有法,还说他讲的那个法才是真正的佛法;他创立新说,说有一个法性是真实存在的,那个法性是外于我们的 | admin 2018-07-23 |
![]() |
)但这已经没有人知道了,然而诸佛都具足了知;不但如此,八识心王的一切法也都具足了知,所以说诸佛是身心具足的。又说诸佛身相具足:诸佛都有微妙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好相中又有无量好相,也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这就是如来身。如来心还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力、四无所畏,以前讲过了。还有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五智,五智是四智心品(平等性智等四 | admin 2018-07-23 |
![]() |
甚且公然否定最原始结集之四大部阿含诸经中之圣教,妄判为六识论之解脱道经典,公然贬抑四阿含诸经中之八识论正教,令同于常见外道之六识论邪见;全违世尊依八识论而解说声闻解脱道之本意,亦令声闻解脱道同于断见、常见外道所说之解脱,则无余涅槃之境界即成为断灭空而无人能知、无人能证。 如是住如来家,著如来衣,食如来食,藉其弘扬如来法之表相,极力推广相似像法而 | admin 2018-07-23 |
![]() |
” 《法华经》是佛陀宣说,祂为了要开示众生悟入万法根源,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一大事因缘,而降生人间的这个经典。当然一切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以花、香等种种的物品供养《法华经》经卷的这些佛事的这些的施作,也无非是在为众生广演分别此经,“此经”就是如来藏;因此,能够广演分别《妙法华经》的法师,所为众生广演分别的当然就是& | admin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6)每个人的色身是不坚固的,百年后就会坏掉;所以要用这个不坚固的色身,拿来当作工具,去换取未来三大无量数劫后的坚固法身,乃至在这一世就要先换得第八识法身。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这个色身当作道器,修习六度波罗蜜,熏习第一义谛知见,锻炼动中定力以及参禅功夫,来寻找生命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优婆塞戒经》卷6接著又开示说:以不坚财易于坚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从如来藏角度来看,原本众生与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进一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慢慢地就离开会说人过错的烦恼;同时他也会看到:乐瞻病人、乐施贫人,都是菩萨所应当修集的福德资粮;然而,此时由于亲见万法所依的第八识,对因果的道理生起了进一步的信心,所以所修的福德就更加胜妙,因而知道更应该勤行精进。所以之能够生起心不放逸的法相,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当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大小品《般若经》及《金刚经、心经》所说之般若也,种智即是第三转法轮所说之八识心王一切法,即是唯识学也。(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1,佛教正觉同修会。)大乘菩提之入道,则须先除我所之执著;我所执著已除,继断我见及三缚结,然后经由禅宗之法道修学,求证自心如来藏;证如来藏已,进求眼见自他一切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因为这个外道,所持的理论是六识论,对他们的知见里面,没有第八识的存在,以世间所看到这个现象来看,这个五阴确实是无常;这样的五阴是无常、布施的五阴是无常、受布施的五阴是无常,又有谁在这里面接受布施?虽然说没有受布施的人,但是这个施主他布施这个事情,善果不会灭;因此他认为没有所谓施者以及接受布施者。这个理论讲起来好像是般若里面说:没有施主、受者以及受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