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今过一年,再梓行第四辑于人间,藉以彰显如来遗法迄今依然可证,非属玄谈或思想而已,盼得鼓舞佛门清净守戒、修福、除性障、勤修正知见、已修定力之佛子们,因此发起效法贤圣之心,同以荷担如来家业为己任,进而求证此识如来藏,冀能与平实一同复兴久已衰落之中国佛教,诚乃报佛恩、国恩、父母恩、众生恩之大行也。 若是身穿僧衣而暗中修习双身法,已丧失戒体而不只是佛门 | admin 2019-03-04 |
|
)向涅槃行 菩萨向涅槃行,不论作什么都是向涅槃行,为众生做事也是向涅槃行;修福造善是向涅槃行,修定也是向涅槃行,乃至开口骂人也是向涅槃行;甚至禅师们,人家一进门,都还没有开口请问,他手杖拿起来就打出门去,这也是涅槃行;乃至吃喝啦撒、搬柴运水,全部都是向涅槃行。这跟二乘不一样,二乘如果向涅槃行,那是要把十八界灭掉的;菩萨却是在一切法中都是向涅槃行 | admin 2018-12-27 |
|
历经世间法18年后,于1985年皈依三宝,鼎力护法,勤修福德。导师早年求法期间,皈依于法鼓山开山大法师座下,有感于其说法,与释迦牟尼佛所传实相法义迥异,故闭门自修,成就无相念佛的基本功夫,开始小规模的开讲佛法,并继续参禅进修。1988年,导师应邀在某居士家中佛堂开始讲说基本佛法,先讲五蕴、十八界法之缘起性空、四圣谛、十二因缘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经》中所说 | admin 2018-11-10 |
|
由其胎子先修福业好施不悭怜愍贫乏。于诸财物无吝着心。所造善业日夜增长。当受胜报。若生人间。所受果报悉皆称意。若诸世人以长为好则长。若以短为好则短。粗细合度支节应宜。多少肥瘦勇怯颜色无不爱者。六根具足端正超伦。词辩分明音声和雅。人相皆具见者欢喜。所有三业向人说时。他皆信受敬念在心。何以故。由彼先世造诸善业。获如是报。难陀。胎若是男。在母右胁蹲居而坐。 | 三摩地 2018-10-14 |
|
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不小心与众生结下了怨仇,未来世虽然受用了一分福业,却也要酬偿这一分的怨仇!不如说在可以化解的时候,就赶快去把它化解;这样子的话, | admin 2018-08-15 |
|
也就是说,菩萨因为开悟明心证得法界实相后不落两边而行于中道,并且以大悲心来修福布施;菩萨作这样的布施,虽然所布施的物品与他人相同,但是福德却会随著菩萨心的优劣而不同。譬如,舍利弗布施给佛一钵饭,而佛陀把这一钵饭布施给狗,请问这两个人谁得的福德比较多呢?答案是:佛陀布施给狗的福德比较大。虽然狗是贫穷田,但是因为佛陀是最上的功德田,所以施主的殊胜会让果 | admin 2018-08-13 |
|
天魔会当上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凌驾于其他五天天主之上,都是因为福德极广大,他就是以前在人间时广修福德,所以死后成为他化自在天的天主。由此可见他的力量是从修福而来的,如果不是广修善业,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福德;没有那么大的福德,就不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来当第六天的天主;欲界天都以福德的大小来高下,所以才说福力。但是成为天魔的原因是他所做的善事太广大了,福业极 | admin 2018-08-10 |
|
这样子从一个家庭,一直较量、分别到百亿四天下,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在佛法之中,为什么要勤修福德的原因了;然而这只是在说世间法上的福报喔!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受用,也还可以兼而令他受用。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之中曾经开示:“五度修福业,凭之得般若 | admin 2018-08-09 |
|
因此人人可以修福,人人亦可损福:随喜赞叹,增长福德;贬抑轻蔑,损减福德;口德好修,也是难修。布施不一定需要财物,法施、无畏施都是布施;若无法可施,布施无畏也是很殊胜的布施。令人不生恐怖畏惧就是无畏施,布施慈悲柔软语即是无畏施,于众生不生嫌恶之心亦是无畏施。多看他人的优点,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赚到随喜赞叹的福德,又不用花本钱,何乐而不为。众生都喜乐被别人 | admin 2018-08-09 |
|
如此误认为好脾气、修福、打坐、修定就是在修证佛法,而且还自得其乐,不肯接受正确的法义,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难道真的要完全断除世间法中的所有烦恼,才可以明心证悟实相吗?维摩诘大士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 | admin 2018-08-07 |
|
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不净物流出;夜摩天则是互相拥抱就够了,兜率陀天只 | admin 2018-08-07 |
|
六祖慧能大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祖大师这一段所说的就是说:愚痴的人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的道理,犯了过失以后,或是说平常的日子里面,认为说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对了;而并没有想到说,怎么让自己能够解脱 | admin 2018-08-05 |
|
想想看,众生善恶业行造作完成,而成就业种以后,如果不是由各人真实不坏的第八阿赖耶识执持集藏,那业种如何能够存在而不灭失?如果不是由各人的阿赖耶识自己集藏,而是由外于各人阿赖耶识的法,例如施设物质色法边际外无法的虚空来执持一切有情众生的业种,那就变成一生劳苦修福、修净业的人,福德和功德可能去到来世在他人身上现行受福报而唐捐其功,对自己则毫无利益。反之 | admin 2018-08-04 |
|
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不净物流出;夜摩天则是互相拥抱就够了,兜率陀天只要互相牵手就满足了,化乐天则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道五十二位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福德资粮待修,因此修福不嫌多,平常修福时也不要计较福德太小而不修,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有开示很多的修福应有的心态与作法,限于篇幅,请读者自行请阅。再者,经典的重要不只是要作早晚课的诵经,福德的增长也不是只有持诵经典而已,真正的持经乃是亲证实相以后,转依真心而行菩萨道,并且「心持」、「口诵」当依佛的四依法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到了衙门,罽那的妻子向县官哭诉著说:我们两人一向缩衣节食,在家里过著贫穷困苦的日子,而我的丈夫却把赚得的钱财拿去乱花,毫不在乎家人的生活;请县老爷明察,还我一个公道!于是县官就问画师说:你为什么把赚得的钱财随便花用,而不拿回家照顾妻小呢?罽那回答说:我觉得人的一生就好像闪电、露水一样的短暂,刹那生灭、变异无常;我想到自己今生连穿衣吃饭都有困难,这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样看来,不断地修福是很重要的事,而在人间是最容易植福利乐众生了,大家一定要把握人身好好修行。这里面也显示了业种显现的道理,因为福报都享尽了,只剩下尚未兑现的恶业种子,因此舍报之后就会因为恶业种子现行而堕落恶趣之中。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中的开示:【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报,唯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乐,虽处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佛陀跟这些们都是累世的因缘,所以我们学佛想要修福跟修慧。一般福都是以五戒,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戒如果再守十戒就是十善,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戒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戒,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戒为首,就是要戒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是以自己的正报这个身&mda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乐而不为呢?菩萨修福德是努力修,修到成佛了还是乐修福德。譬如,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他的袈裟破了,想要缝补衣服;可是他的眼睛看不见,当时旁边没人,他就开口说:哪一位阿罗汉想要修福的,来帮我穿针吧!佛在远处以天耳听见了,就说:我来帮你穿针吧!阿那律尊者听到是佛的声音,觉得奇怪:佛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还会嫌多吗?佛都乐于修福了,何况是我们当然更要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然,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应该要修学有布施也有波罗蜜的大乘菩萨法,而不应该只修世间布施行而已啊!古德们也常说:福德与智慧这两法,就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二翼,如果单修福德或智慧一边的话,也必定是无法走远、无法高飞、无法成就佛道的啊!(原标题:如何欢喜布施而不生悔心?)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