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非不如说,故名‘如来’;得一切义故,无上福田故,应供养故,故名为‘应’;如第一义开觉故,名‘等正觉’;三明如契经所说,行者,止观具足故,名‘明行足’;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是名‘善逝’;知世界众生界一切种烦恼及清净,是名‘世间解’;第一调伏心巧方便智,一切世间唯一丈夫,是名‘无上调御士&rs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此五百马于先世中已学菩萨乘,已曾供养过去诸佛;近恶知识,作恶业缘;恶业缘故,堕畜生中。五百马中有一大马,名曰日藏,是大菩萨。是日藏菩萨于过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劝是五百小马发菩提心;为欲度此五百马,故现生马中;由大马威德故,令五百马自识宿命,本所失心而令还得。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萨堕马中者,欲令得脱离于畜生,是故如来知故受请。善男子!是时五百马减所食麦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地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出来赞叹,这两个人的福德是相等而没有差别的。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地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此事即时彰露,地为大动,诸天供养,散众名华,讚歎佛德,佛无喜色。复次,佛食马麦,亦无忧慼;天王献食,百味具足,不以为悦,一心无二。如是等种种饮食、衣被、卧具,讚呵、轻敬等种种事中,心无异也。譬如真金,烧锻打磨,都无增损。以是故,阿罗汉虽断结得道,犹有残气,不得称婆伽婆。论曰:阿罗汉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佛诸烦恼习都尽无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譬如久锁脚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就依善财大士的五十三参来略谈菩萨们:【讲义文稿】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云:【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善男子!是为菩萨第一之藏,具一切智,所谓求善知识,亲近、恭敬而供养之。是故善男子!应求善知识,亲近、恭敬,一心供养而无厌足,问菩萨行:云何修习菩萨道?云何满足菩萨行?云何清净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非如是化佛示现于人间,则学佛大众皆不能见之,不能亲承供养植福,不能受学三乘菩提妙法。如是具有同于人类身心之佛,皆是佛地之第八识自心如来所化现者,故名应化身佛。一切化现于人间之佛,悉皆非因往世所造业果必须受报故出生于人间;乃是由其本愿力故,由其大悲心欲救众生解脱故,由往世所化之已经缘熟,应该得度,是故示现受生于人间,而有佛在人间出现。然如是佛非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是故说名明行。上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淨相故。名世间解。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与一切义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与甚深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此他去沐浴,沐浴完要上岸时连力气都没有了,这时树神好意把树枝垂下来给他拉住才上了岸,后来是遇到牧羊女将羊乳跟米煮成的乳糜供养了他。受供以后,有了力气,他发誓:如果不悟就绝不起座。就在菩提树下,在吉祥草上坐下来参,参出实相心而明心的时候,大圆镜智现前了;天将亮的时候,明星出时,非常明亮,他看见了明星而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这个时候第八识改名叫作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者贫穷孤独当护视。四者人独一身行禅念道无所衣食当给视之。是为四事布施持善意与之。其得福与佛等无有异。(佛欲入涅槃,诸比丘问佛:佛是无上福田,天人导师,佛灭度后,从谁得福?佛说:我虽灭度,经法还在,另有四因缘,可从之得福:一是看到畜生没有吃的,就施予食物救其性命;二是见人生病没人照看,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是保护和照顾贫穷者和孤独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国王以最美的饮食,最好的服装供养众圣贤,使他们都能满足所需,并五体投地跪下叩头,涕泣而说道:我心地污秽,行为恶浊,不符合要尊敬佛法僧三宝和报四恩的教导,导致干旱害苦了全国百姓,应当惩罚我的罪过,把我流放到艰苦的地方。国内连年的枯旱,百姓深处在饥饿、困苦、怨恨、悲痛的情境之中,恳求各位圣人为我国百姓消除灾害,将罪报降到我个人身上。诸圣贤安慰道:你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供养恭敬。于是众中。多有疑者。世尊。本以何因缘故。初发无上菩提之心。自致成佛。多所利益。我等亦当发心成道利安众生。尊者阿难。知众所念。即从坐起整衣服。前白佛言。今此大众。咸皆有疑。世尊本昔从何因缘。发大道心。唯愿说之。广利一切。佛告阿难。善哉善哉。汝所问者。多所饶益。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时大会。寂静无声。风河江水。百鸟走兽。皆寂无声。于是大众。天龙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亲近假名善知识,虽有大道场、大名声、广大徒众、身穿僧衣,然所说所授者皆属似是而非之法──同于常见外道意识境界;纵使学人以毕生之身口意供养之,所得唯是常见与断见本质之相似佛法而已,必将浪掷一世于相似佛法上,殊堪扼腕!─正觉同修会─〔注:转载自2009.05.印刷的纸版本〕(原标题:《成佛之道》) | admin 2018-07-21 |
|
世尊!彼生何处?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受第一记。】(《杂阿含经》卷12)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到,阿支罗迦叶跟世尊请法之后,就离去了,因为要保护小牛,被大牛用牛角抵触杀死。阿支罗迦叶是在家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示,阿支罗迦叶被 | 三摩地 2018-07-21 |
|
供养一切诸人天!顶礼天中天,无上真法王,本师释迦尊,真为说法者,语竟意无穷,方便施设教,三乘同归一,一切皆成佛!净土法门从古到今,并没有特别说了义诸殊胜第一义谛,并没有特别以此来此娑婆世界弘扬圣道之殊妙境界,是以说非了义,以佛法中惟第一义谛,即此真心说为第一义谛,离此真心而说则为不了义,说为非第一义谛,因此是以当归净土法门为不了义!又以其诸仁者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解脱道中的行者,有种种差异存在;其余的信解脱、法行、信行者等人,在解脱道中,他们是否都属於具足解脱功德的人呢?其实是有种种不同的!除了俱解脱、慧解脱的圣者以外,其余都是还没有获得解脱证境的,虽然他们的见地与观行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智慧境界了,却还必须再经由不放逸行的勤修以后,才能具足获得心解脱与慧解脱;即使是周利盘特伽已证八解脱,得到身证,却也还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二灌的细节我们且不讲它,因为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用年轻美貌的女人供养,就在密坛中与女人或女人们交合,然后收集全部不净物,放入的口中,使密宗生起淫欲所以心喜而生起乐受,这是第二灌的主要精神所在。然后第三灌时,女就得跟,男就得跟女性上师真刀实枪实修啊!所以师徒是免不了的,犯重戒而下地狱,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罢了!至于第四灌,也就是跟那些师兄、师姊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阿含经》中有记载,大梵天王有一天下来人间来向佛供养、请法,佛陀当著大家的面前问他说:大梵天啊!大家都说世界与有情是你创造的,你说说看,是不是你创造的?大梵天默然无语,因为他明知不是自己创造的,但他也不想被梵辅天与梵众天的天众们听到他否定的答覆;被听到了,众天对他就不再崇拜了,他的威德就降低了,就不容易率领天众了。大梵天王第一次默然不答,佛又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彼生何处?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杂阿含经》卷12)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到,阿支罗迦叶跟世尊请法之后,就他离去,因为要保护小牛,所以就被的大牛,用牛角所抵触死掉。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彼生何处?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杂阿含经》卷12)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到,阿支罗迦叶跟世尊请法之后,就他离去,因为要保护小牛,所以就被的大牛,用牛角所抵触死掉。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彼生何处?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杂阿含经》卷12)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到,阿支罗迦叶跟世尊请法之后,就他离去,因为要保护小牛,所以就被的大牛,用牛角所抵触死掉。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