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我们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时候,所谓的受牧羊女供养的这些情节不说,单只来谈佛陀成佛的简单的内容上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而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因为祂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 三摩地

2018-07-21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我们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时候,所谓的受牧羊女供养的这些情节不说,单只来谈佛陀成佛的简单的内容上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而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因为祂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 三摩地

2018-07-21

如经典中说: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优婆塞戒经》卷三)为什么诸佛又叫作阿罗汉呢?第一,因为诸佛都具足获得微妙。二乘圣人成为阿罗汉,而被称为人天应供,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而凡夫以及诸天外道,都未能离开三界的生死,所以,出三界生死的人都可以称为阿罗汉。阿罗汉的意思就是应供,一切人、一切天,统统都应该供养他;他 三摩地

2018-07-21

在过去九十一劫的波罗奈国,有一尊佛出世,名号为毘婆尸佛,当祂化度后就示现般涅槃,当时有一位国王叫作梵摩达多,他收集了毘婆尸佛的舍利,然后用四种珍宝建造了佛塔,来供养佛舍利;当时有一位小孩看见了佛塔,生起了喜乐爱乐之心,于是就出家学法,但是一直到老都无法证道,他非常自责,于是买了一些须曼花,用丝线贯穿起来,然后把它覆盖在佛塔上,并且立下了证道的誓愿,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对这十种功德名号有详细的了知,对佛就会产生殷重的恭敬心,就会生起十种随念功德,只要一想到佛,就记得有这十种功德;以后若听到有人自称什么法王、什么,您都可以用这十号去检验,看他是否有成佛的本质,这样就不会被人唬弄了!诸佛的第一个名号叫作应供,诸佛都具足获得微妙,是世间最上良福田,应该当作世间无上的恭敬供养,所以叫作应供。阿罗汉也有应供的称号,一切 三摩地

2018-07-21

」这时候天魔「离诸忧恼」,心里面大大地欢喜起来,在佛前就又回复壮年了,然后很欢喜地赶快散天华来供养佛陀。他不晓得被骗了,可是佛陀没有骗他,因为佛陀是从实际理地来说,也是希望天魔可以悟入啊!但天魔却是从意识五阴的层面来听,他自己误会了,不能怪别人。所以他很欢喜,散华供养以后,绕佛三匝,就在世尊面前唱了一首偈说:「我如今心里面非常的欢喜,您真是救护世间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佛对那个老人说:你这一世以来真的悭贪,没有供养三宝,也不对众生布施,所以你往生后世时没有福德可以依靠。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 三摩地

2018-07-21

学佛人应知,寺庙里的佛像不是佛,制作佛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学佛人或其他信众恭敬、供养、礼拜之用,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佛呢?要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白佛的三身(即应化身、报身、法身)的含义。一、应化身应化身包括应身和化身。应身是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在世间的佛,应身佛具有和世间众生相同之身心。一切示现于世间的佛,绝不是因为 三摩地

2018-07-21

七者大愿∶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蓝佛塔、禅房兰若、独静之处;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萨诸佛形象,令他布施,修立福佑,遍于法界,回向一切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黎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摩地

2018-07-21

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迦婆。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阿含经》中有记载,大梵天王有一天下来人间来向佛供养、请法,佛陀当著大家的面前问他说:大梵天啊!大家都说世界与有情是你创造的,你说说看,是不是你创造的?大梵天默然无语,因为他明知不是自己创造的,但他也不想被梵辅天与梵众天的天众们听到他否定的答覆;被听到了,众天对他就不再崇拜了,他的威德就降低了,就不容易率领天众了。大梵天王第一次默然不答,佛又再 三摩地

2018-07-21

若非如是化佛示现于人间,则学佛大众皆不能见之,不能亲承供养植福,不能受学三乘菩提妙法。如是具有同于人类身心之佛,皆是佛地之第八识自心如来所化现者,故名应化身佛。一切化现于人间之佛,悉皆非因往世所造业果必须受报故出生于人间;乃是由其本愿力故,由其大悲心欲救众生解脱故,由往世所化之已经缘熟,应该得度,是故示现受生于人间,而有佛在人间出现。然如是佛非是真 三摩地

2018-07-21

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阿罗呵的意思就是应供:一切人、一切天都应当供养他们。二乘圣人成为阿罗呵而被称为人天应供,是因为他们能出三界生死(而凡人与诸天都未能出离三界生死)。佛具足获得微妙,远远超过诸阿罗呵的解脱证境,当然更应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养,所以诸佛也被称为阿罗呵。四、佛为什么叫作三藐三佛陀(同正等觉)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 三摩地

2018-07-21

此事即时彰露,地为大动,诸天供养,散众名华,讚歎佛德,佛无喜色。复次,佛食马麦,亦无忧慼;天王献食,百味具足,不以为悦,一心无二。如是等种种饮食、衣被、卧具,讚呵、轻敬等种种事中,心无异也。譬如真金,烧锻打磨,都无增损。以是故,阿罗汉虽断结得道,犹有残气,不得称婆伽婆。论曰:阿罗汉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佛诸烦恼习都尽无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譬如久锁脚 三摩地

2018-07-21

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CBETA,T09,no.262,p.11,b9-22)所以只有小智小知之人,才会以为舍利弗是真的涅盘,因为仁者心中对此世界诸有生起贪爱,所以以自己的无聊想法来推度如来!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在两万亿尊佛出世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1

非不如说,故名‘如来’;得一切义故,无上福田故,应供养故,故名为‘应’;如第一义开觉故,名‘等正觉’;三明如契经所说,行者,止观具足故,名‘明行足’;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是名‘善逝’;知世界众生界一切种烦恼及清净,是名‘世间解’;第一调伏心巧方便智,一切世间唯一丈夫,是名‘无上调御士&rs 三摩地

2018-07-21

此五百马于先世中已学菩萨乘,已曾供养过去诸佛;近恶知识,作恶业缘;恶业缘故,堕畜生中。五百马中有一大马,名曰日藏,是大菩萨。是日藏菩萨于过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劝是五百小马发菩提心;为欲度此五百马,故现生马中;由大马威德故,令五百马自识宿命,本所失心而令还得。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萨堕马中者,欲令得脱离于畜生,是故如来知故受请。善男子!是时五百马减所食麦 三摩地

2018-07-21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地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出来赞叹,这两个人的福德是相等而没有差别的。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地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 三摩地

2018-07-21

此事即时彰露,地为大动,诸天供养,散众名华,讚歎佛德,佛无喜色。复次,佛食马麦,亦无忧慼;天王献食,百味具足,不以为悦,一心无二。如是等种种饮食、衣被、卧具,讚呵、轻敬等种种事中,心无异也。譬如真金,烧锻打磨,都无增损。以是故,阿罗汉虽断结得道,犹有残气,不得称婆伽婆。论曰:阿罗汉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佛诸烦恼习都尽无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譬如久锁脚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就依善财大士的五十三参来略谈菩萨们:【讲义文稿】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云:【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善男子!是为菩萨第一之藏,具一切智,所谓求善知识,亲近、恭敬而供养之。是故善男子!应求善知识,亲近、恭敬,一心供养而无厌足,问菩萨行:云何修习菩萨道?云何满足菩萨行?云何清净菩萨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