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 三摩地

2018-07-22

杀阿罗汉!阿罗汉是色界四天天主、欲界六天天主,都应当供养的圣人,竟然也能起心杀害,当然是世间的最重罪了。出佛身血当然更重了,因为诸佛是人天应供的阿罗汉的师父,功德巍巍,怎能伤害?破和合僧是把一个本来和合的僧团加以挑拨,就造成,这也是无间地狱罪;在凡夫僧团中破和合僧就已经是地狱罪了,如果是胜义僧团,罪就更重。除了这五种罪以外,其余的一切罪,由于持八关 三摩地

2018-07-22

天竺国的四个居士,各请一个道人长期供养,四个道人也各行教化。一个人至天帝释处演说佛法,一个人则到海龙王宫,另外一个人到金翅鸟所,一个人到皇帝人王之处演说佛法。当这四位道人说法完毕,他们分别会在天王、龙王、金翅鸟王、人王处,这四王处接受供养。如果钵中还有剩余的食物,就会带回来分给众人,众人对于这百味具足的美食,皆未曾见过,也未曾使用过,于是各自问所供 三摩地

2018-07-22

(1)人-兽(2)佛供养处行、近佛供养处行{如佛塔庙等处}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朱诛朱诛。是合地狱第八别处。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地狱处生。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所谓有人不善观察。若羊若驴以无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语译【: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 三摩地

2018-07-22

又例如若有人发心供养导师,老师若表明不接受金钱等供养而拒绝,那发心供养者愿不能成,是否变成盗僧宝物,因为导师也说过「出口成愿」。以世法上而言,若受者不能拒绝施者之布施或供养,别人发心给什么都不能拒绝,那岂不天下大乱?因此这段经文在适用上是否有何条件,敬请说明。答:古代的法律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往往不区分刑事与民事责任。您所问的经文,施者发心送别人两件 三摩地

2018-07-22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 三摩地

2018-07-22

(二)二十八轻一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善男子,如佛所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二耽乐饮酒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三恶心不能瞻视病苦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四有乞者不与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丐音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缘故,现代佛教界以及此后万年中之佛教界,若欲使正法久住乃至能延续到一万五千年、二万年,即应完全依法而不依人,应当归依圣众而不归依外道盗法凡夫,并且出家众都应该少受供养。不论是哪一位大名声的法师、居士所说法,若是错误,便应该有人出面指正,提出事证、经证、理证,加以辨正清楚,使佛教界都能了知其真伪而远离之。学人则应实事求是,客观依据事实以及法义来依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如果这个人已经在我座下出家了,你还杀不杀?”他说:“如果在世尊您的座下出家了,我就不杀了,并且我还要供养他、礼拜他。”佛就把央掘魔罗叫出来。波斯匿王看见央掘魔罗,心中恐惧,不知不觉近依佛座,希望佛保护他。人已经出家了,他还怕,你说央掘魔罗威德大不大?太大了!但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这是何等重罪?该说是穷凶极恶了!当然那九百 三摩地

2018-07-22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shé)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 三摩地

2018-07-22

关于不非时食之释疑: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六斋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因日常工作之原因,经常午饭都要在过午之后才能吃,而且也要吃晚饭。那受了菩萨戒后,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是否天天都要得失意罪了?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之第112页开示:「修学 三摩地

2018-07-22

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 三摩地

2018-07-22

供养父母。及诸妻子。复用布施。营诸功德。尔时慈者商主之母。告慈者言。儿今何用入大海中。汝今家内。大富丰饶。财物具足。凡有所须。皆应无阙。七世已来。堪得存济以充供养。兼得行檀作诸功德。爱子爱子。大海之内。有诸恐怖。所谓潮波恶风之难。低弥罗鱼海神缚怖。罗刹女怖。爱子慈者。大海多有如是等难。我今年老。衰暮已至。爱子若去。与汝相见此事实难。我今虽复少有残命 三摩地

2018-07-22

彼王有女,名曰牟尼,颜貌殊特,面如桃华色,皆由前世供养诸佛之所致也。尔时,彼佛亦复三会,声闻初会之时一亿六万八千之众,第二之会一亿六万之众,第三之会一亿三万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是时,彼佛与诸弟子说如此之法:‘诸比丘,当念坐禅,勿有懈怠。复求方便,诵习经戒。’彼佛侍者名曰满愿,多闻第一,如我今日阿难比丘多闻最胜。时,彼满愿比 三摩地

2018-07-22

可呼、可请、可供养、可奉事、可敬重,则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忆念众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众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犹如人衣有垢腻不净,因灰、皂荚、澡豆、汤水、人力浣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众,世尊弟子众善趣向质直、行要、行 三摩地

2018-07-22

……次申供养等大圣救脱菩萨。为彼恶世一切有情烦恼困苦。怜愍饶益是等众生故。对世尊前在大众中而白佛言。世尊于后末世像法起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之所逼恼。身形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目视皆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身卧本处见彼琰魔法王之使。引其神识将至王所。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王即依法问其所作。随彼 三摩地

2018-07-22

为何等人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宗亲尊重。作诸福德。见今世恶。畏后世罪。行施作福。受持斋戒。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 三摩地

2018-07-22

可呼.可请.可供养.可奉事.可敬重。则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忆念众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众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犹如人衣有垢腻不净。因灰.皂荚.澡豆.汤水.人力浣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众。世尊弟子众善趣向质直。行要行趣。如来众中实有阿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