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毘舍离十分敬爱信受佛法,常常恭请佛陀和祂的们来家里接受供养。而当时的国王,名字叫作波斯匿王,他因为非常赞赏毘舍离的智慧和贤德,就和毘舍离互相以兄妹称呼。毘舍离总共生了三十二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长得非常的英俊,而且个个高大雄伟、身强力壮;他们站在众人之中的时候,都显得非常的突出。这三十二个儿子所娶的妻子们,每一位家世都是豪门望族,因为他们家族所集合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二、布施的时候,对布施的对象心不平等:啊!这个比丘好像比较有修为,那我就多供养他一点;那个比丘好像没有什么学问,那就少供养他一点。这就叫作心不平等。第三、布施以后,却要求受施者要为我作事情。第四、布施以后,喜欢自己赞叹自己的布施功德。第五、本来说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布施:没有了!没有了!后来才又拿出来布施出去。第六、布施以后,用恶口辱骂他人。第七、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供养三宝、劝请佛事、忏悔业障…等诸多功德,远远大于梁皇后所造小恶业,因此使大善业的重业先报故。由于供养三宝等善净法功德福德广大无边,故优先受报,本来应下堕饿鬼,却反而优先生天受益。但是众生多看表相,不探究因果正理的内涵,往往只看表相而作评断,误解了许多法理与事相的义涵。菩萨则不然,菩萨必会从因果的根源下手探究,如此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此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些村民就煮了食物要供养。这时候,一间房子着火了,火焰直冲上天,一只正好飞过的乌鸦,不幸被火烧到,跌下来死掉了。这群比丘看着死去的乌鸦,心想只有佛陀有智慧解释这乌鸦做了什么恶业,才会如此死去,所以吃完供养的食物后,他们就继续上路。另有一群比丘,欲搭船前往佛陀的住处。当他们的船正在大海的中央时,无法再前进,船上的人就抽签,想找出谁是不吉祥的人,结果连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5,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6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7。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欝头蓝弗,跟佛当世的一个著名的外道,他证得非想非非想定,他有神通;他每天中午依于他的神通,飞行到王城接受国王的供养。结果有一天,国王有事要出城,他交代他的王女,也就是公主来代替他供养这个欝头蓝弗,这所谓的梵志,这一个有功德、有神通的修行人。当天欝头蓝弗如期一样的飞行到王城,从河边的大树林飞行到王城,来接受王女也就是公主的供养。公主依照当时印度的礼仪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为了祈求赦免自己所造的罪过;或者只想着到宫庙寺院去烧香供养,希望求得财富、福报,求多子多孙,乃至求健康长寿、家庭平安的,那就所在多有彼彼皆是了。果真应验了!当然很好;但是这么一来,罪福的果报与过去是否行善布施、是否与众生结善缘就全然无关,那么公理正义就不可能实践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6集浅谈因果(上)》陈正源老师 (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前阵子上网买香炉,才知原来还有供养貔貅招财的,为何不改供养佛、法、僧呢?东方深受佛敎熏陶,每人或多或少都有因果观念,但我觉大都只是知道而不深信。一个深信因果的人,会去买水晶洞?貔貅?同事说他哥哥买了一大堆的风水用品,只要听说摆了什么就可发财,就亳不犹豫购买,一个大水晶洞可要几万元哪!对父母却不怎么孝顺,真是愚痴。经上说光布施给畜牲就可得百倍报,何况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时迦毘罗卫城有一讲堂庄严无比,释迦族人想以此讲堂来供养世尊及诸比丘,所以敷设种种坐具、幡盖,并烧香、供水、燃灯等等来供养世尊及诸比丘。没想到流离太子到了讲堂,看见讲堂师子座非常庄严,便坐上去;释迦族人看见非常生气,便将流离太子赶下师子座,并骂流离太子:婢女所生的小孩,没有资格坐此师子座。流离太子受此奇耻大辱之后,便转向身后的梵志好苦说:若我当上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而有某些人士,在报刊上连续刊出供养婴灵的大幅广告,他们宣称能够为人超度婴灵,排解人们因婴灵而造成的困扰问题,并引《长寿经》作为证明。又有人宣称,能够以符咒将婴灵练成婴兵,以婴兵来探听他人的隐私,互相传递消息,甚至于能够驱使婴兵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不留一丝痕迹。类似的传说当然不会是正统佛教中的主张。但是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佑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皆持供养具出罗阅只城外。有大树。名曰甘香。根深干大。枝叶茂盛。华实红赤。其味甜美。树下广平。集石为座。佛意欲止此。诸优婆塞。即敷布坐席。佛便止坐。弟子菩萨。亦皆就坐。时有一比丘。名曰见正。新入法服。其心有疑。独念言。佛说有后世生。至于人死。皆无还相报告者。何以知乎。当以此问佛。未即发言。佛已豫知。佛因先言。诸弟子。此树本以一核种。四大胞毓。自致巨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是说:虽然我们能够以上面所说的眼施、和颜悦色施、美好言辞施以及身施等来供养三宝、父母、师长等恭敬田;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和善的话,那就不能够称为是真正的布施,所以应该是要以发自内心,诚恳深切地来行供养,如此才称得上是心施。能够这样子来布施的人,在他舍寿以后,于未来世受身时,就会得到智慧明了心,而不会有愚痴狂乱心;而在未来成佛时,会因此得到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想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归命三宝,要供养三宝。所谓三宝,就是指佛、法、僧三宝。我们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归命三宝,来供养三宝,一定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利益,并且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假使有人想要求明心见性,但是却不归命三宝,也不供养三宝,而说他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来悟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乃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没有起过一个念头:我帮你断了三缚结,证得声闻初果了,这是你以前绝对想不到的,所以你得要供养我。菩萨心中没有这种想法。因为菩萨自有福德庄严,并不需要供养他。菩萨更有智慧庄严,不会这样想:我利益了众生,众生当然要回馈我。这是无智慧的人才会有的想法,所以当他具足这两法时,他在做种种布施时,心中都不会产生忧虑与悔恨,所以他布施以后众生仍然对他行恶,菩萨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则无畏施。行者不侵众生财物,持戒不害,则众生倾慕其行便生求法之心,此亦说明遮止恶业面向之财施及无畏施可引发修集善业面向之法布施。此外关于布施所引发之功德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有如是描述:若有于财、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段明示布施需具足十种条件──财、法、无畏三施具足,并以清净、怜悯、不轻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态度布施,对于佛法僧之供养,乃至对于一切受施者须能尊重及承事恭敬,且于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报、不求有之心态──其义分述如下:(一)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希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骄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02饮酒戒(故饮酒、方便饮酒、教人饮酒。酒为昏狂之药,重过由此生。)知酒饮酒,方便饮酒,教人饮酒,有障圣道,犯轻垢罪「若佛子故饮酒,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下均节选自《优婆塞戒经》(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谘问,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先说至心施:不要像某些达官富贾,为了显示身分地位,就颐指气使的行施:某某人!帮我从钱柜中拿五万块钱去某某寺供养三宝。这有些颐指气使的味道,那可不好!已经不是至心施了!而且是透过别人而布施,这是有后世因果的:不是自已亲自去布施,后辈子得到福报时也一定要经过那个人才能得到,自己的福报是被他人控制的;因此应当要自己亲手去布施,不要透过别人。并且在布施时要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