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他们会遇到假圣人?因为他们过去世修集资粮都不肯真实布施,他们修集福德资粮时都用观想的:观想出许多米、许多财物,观想了很多以后再观想别人接受他的供养。结果是什么都没供养(大众笑)。这样到底是有没有布施呢?结果是没有布施。因为那都是他自己的内相分,没有具足身口意的布施,当然没有见道、修道所需的福德资粮,当然会遇到假名圣人。肯布施才会遇到真正的圣人 三摩地

2018-07-23

一、等我有了钱再布施一个修行者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禅师: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修行者:为什么呢,师傅?禅师:因为富有从布施中来呀!修行者:我很贫穷,连饭都吃不饱,该怎么办呢,师傅?禅师:饿了,等有了在吃。行嘛?修行者:不行,那还不饿死啊?禅师: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 三摩地

2018-07-23

6、在《杂宝藏经》当中,由于阿那律过去生曾供养辟支佛,因此而感得九十一劫的常住快乐、饮食不虞匮乏的果报。布施就像种田。世尊教导我们,布施就像种田一样,我们行善、修慧就好像农夫在田里种下种子,将来就能够得到福慧的果报,而且即使所作下的功劳微少,未来所获得的果利也会很大,所以就又把布施称为种福田。布施所种的福田不同,果报就不同。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 三摩地

2018-07-23

这菩萨就觉得奇怪:如果这样,这世界不应该叫作娑婆啊!我们来看到下一段,佛说:相庄严星宿积王,彼佛刹土亦有行菩萨乘,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成就忍辱,将护有情善自调伏,若诸有情以众苦具而来加害,悉能含忍终不放逸贪恚愚痴。善男子!由有如此诸善丈夫,是故彼界名曰娑诃。这意思就在说,娑婆的世界取这样的名,能够叫作堪忍,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在行佛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在前面几集当中说明了,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为了修学财神法,上师会先要求供养:你先拿一百万台币来供养我,我再传你这个法!还没有挣钱就得先赔钱。前年有人来问我事情,她为什么来问呢?因为她有个好朋友学藏密,非常有感应,一天到晚都会看见佛菩萨来感应,我告诉她说:你要警告你的朋友,快要出问题了!那都是鬼神化现的。果不其然,两个多月后精神失常了。为什么失常了呢?因为财物耗损嘛!而且在损耗了财物以后 三摩地

2018-07-23

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优婆塞戒 三摩地

2018-07-23

一菩萨的名义甲、破谬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点烛、供养的,是非常的多,尤其杭州地方为最盛。良善风俗,虽为全国冠;独惜许多善男信女虽认真烧香拜菩萨,而对于菩萨的实义,都莫名其妙!有的以为除却庵堂庙宇里泥塑的木雕的或玉石金银铜铁造成与彩色绘画的等等偶像以外,别无什么菩萨非菩萨的真义存在。问他究竟怎样是菩萨,都是哑口无言,而但认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为了修学财神法,上师会先要求供养:你先拿一百万台币来供养我,我再传你这个法!还没有挣钱就得先赔钱。前年有人来问我事情,她为什么来问呢?因为她有个好朋友学藏密,非常有感应,一天到晚都会看见佛菩萨来感应,我告诉她说:你要警告你的朋友,快要出问题了!那都是鬼神化现的。果不其然,两个多月后精神失常了。为什么失常了呢?因为财物耗损嘛!而且在损耗了财物以后 三摩地

2018-07-23

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非常之难。要经无数劫,无三心二意、不散乱心、真发一心去求,最后一定可以究竟无上道。所谓无上道即菩提。菩提---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又称之为真如、智慧。从初发心到究竟成佛都是同一个真如,它不变异、不生灭、不来去,所以说它是究竟的。世出 三摩地

2018-07-23

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非常之难。要经无数劫,无三心二意、不散乱心、真发一心去求,最后一定可以究竟无上道。所谓无上道即菩提。菩提---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又称之为真如、智慧。从初发心到究竟成佛都是同一个真如,它不变异、不生灭、不来去,所以说它是究竟的。世出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接着说,要供养智波罗蜜,要供养智方,事实上还有四个事情:第一个就是要庄严菩提,庄严菩提,佛陀就有说,是因为修智慧而获得初地,也就是说在佛法的修证上面,如果要获得初地以上的证量,他一定要有修智慧的法门,获得智慧才有可能。其实不只是初地,其实在三贤位的七住位以上,也都要有实证智慧,这样才能够说他能够获得三贤位的智慧,才有可能入于初地,依于见道的通达 三摩地

2018-07-23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三十中,先从教令有情安住预流果,乃至说到菩萨的种种功德的较量分别;最后说: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世间归依供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三十)从这段里面我们就知道说,菩萨摩诃萨他的种性是非常尊贵的,那应当也会使你越发的想要修证菩萨法才对。而在四阿 三摩地

2018-07-23

现在略说一二供养诸方。希望对学人而言,还是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而进一步来修学。假如说你求悟是为了智慧,是为了要利乐有情,而不是为了名闻利养,那当然还必须有一些知见是你应该知道的;在听闻思惟了以后,就不会使你在悟后目空一切,反而增加了慢心,成为悟后起修的障道因缘。菩萨一共有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假如过去生从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必须要修学各种的福德资粮:救济贫困、孝养父母、尊重师长、供养三宝等等,都应该做。2、必须修学信心很多人听到禅就吓坏了,心里面先自我设限:我哪有可能学禅!末法时代了,而且我这种根性怎么可能?先自我设限。但是菩萨再来者很多,因为还没有离开隔阴之迷,所以往往小看了自己,妄自菲薄。我们应当了解,听闻禅法而不畏惧,课诵学习《金刚经》而不害怕的人,这一种人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大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手捻起一支花,这青莲花据说是梵天天主所供养的。世尊用两指捻起来只是微笑,没有讲话,人天大众悉皆惘然,弄不清楚世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有金色头陀——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所以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眼藏,教外别传,嘱咐迦叶尊者。这个是不说而说,见色明心。又譬如说阿难陀尊者在世尊入灭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由是缘故,佛制结夏安居之事,规定夏天三个月雨季来临时,诸阿罗汉比丘皆不得外出行乞,以免踏死虫蚁等性命;一切凡夫比丘亦然,皆须结夏安居静修梵行,由信徒送来供养食物,以免外出乞食时,不慎踏杀虫蚁而遭外道诽谤。此是经律具载之历史事实,由此可知:阿罗汉尚且不免误踩虫蚁而致虫蚁殒命,何况修证粗浅之声闻出家初果人?何况诸在家初果人?行路时尚且不能离地四寸,何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不止上面所说的世间法,有许多人在修行之后,嫉妒心不但没有放下,反而更加地严重!看到别人修行的好——有贤、有能,或是修学善法,自己不但无法加以赞叹、向他看齐,反而生起嫉妒,心无法安住下来修学如来;甚至有些出家众不在佛法上精进用功,心思反而都在名闻利养上用心,当看到别的师父得到好名声,得到恭敬、赞叹以及四事供养等,心里就产生了忧戚、痛苦、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在王舍城就有了一件外道要陷害佛陀的事件,那时外道们去找信受他们的德护长者,对他说:大长者啊!瞿昙沙门还没有出现于世的时候,这里一切的阎浮提十六个大国,他们都归属于我,而且都是随意自在的相信我所说的话,都对我非常的恭敬,而且供养我、赞叹我,供给我各种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但是当沙门瞿昙出世出来弘法以后,这些大国都不再供给我衣服、饮食、卧具、 三摩地

2018-07-23

佛到贪庄严深林以后,消息不久便传开了;当天的中午,有许多人带著衣物前来供养佛陀,人数之多,竟占满了整个深林。佛说:我不需要任何利养,但是利养经常伴随著我而来。随后一万两千位比丘闻讯,也赶到贪庄严深林;佛对一万两千位比丘开示:利养本身是个大灾患,它会障碍修行人难以成就,乃至于身为四果的阿罗汉,也会被利养所遮障。比丘问:利养会造成哪些遮障呢?佛开示:利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