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有的人在学佛的过程里面,布施、起造佛寺、供养三宝、救济、劝募,做各种的福业,一直都很顺利。当他有一天开始修禅的时候,种种的逆境就出现了,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出现问题。这就表示这个人修学第一义的福报还不够,必须还要再去修各种福业,然后才可以来修禅。一个人如果接触到真正的禅法,也能够学会参禅的功夫,在这些过程里面,并没有什么障碍,那就表示这个人有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解脱道中的行者,有种种差异存在;其余的信解脱、法行、信行者等人,在解脱道中,他们是否都属於具足解脱功德的人呢?其实是有种种不同的!除了俱解脱、慧解脱的圣者以外,其余都是还没有获得解脱证境的,虽然他们的见地与观行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智慧境界了,却还必须再经由不放逸行的勤修以后,才能具足获得心解脱与慧解脱;即使是周利盘特伽已证八解脱,得到身证,却也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欝头蓝弗,跟佛当世的一个着名的外道,他证得非想非非想定,他有神通;他每天中午依于他的神通,飞行到王城接受国王的供养。结果有一天,国王有事要出城,他交代他的王女,也就是公主来代替他供养这个欝头蓝弗,这所谓的梵志,这一个有功德、有神通的修行人。当天欝头蓝弗如期一样的飞行到王城,从河边的大树林飞行到王城,来接受王女也就是公主的供养。公主依照当时印度的礼仪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他、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勤行精进,摄心念定忍于恶事,分别善恶,是故我言六波罗蜜因于精进。”佛陀慈悲特别提醒弟子要注意区分不同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乘起信论》讲记--论文:〖其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众罪恶业障故,或为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种种病缘之所逼迫;如是等事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销灭、善根增长。〗讲解:这一段论文是说初学的菩萨们,跟前面那一段所讲的稍有不同。前面那一段讲 | 三摩地 2018-07-23 |
|
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中品上生者,……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helli | 三摩地 2018-07-23 |
|
——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语译:如果有人能每天对自己建立这样的要求:凡有所施,先布施给别人饮食,然后我再来吃;如果我违背了这样的自我要求,我就先得发誓:要以更多的罚物每天供养于佛,如此处罚自己。每天这样要求自己,如果犯了这个要求,自己就生起惭愧心。如果能不违背这样的自我要求,这个人就具备微妙智慧的因缘了,未来一定会证得微妙的智慧。这种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并不是成佛了以后就每天尽只给人礼拜供养的,成佛之后还是要一天到晚利益众生的。你们看释迦世尊成佛以后,住在佛地境界中,因为大梵天王来请佛转法轮,佛因为应允要为众生说法,就在菩提树下整整七天,思索如何为众生宣说三界中的最胜法之后,才起念动身去鹿野苑度五比丘。从菩提场的正觉大塔,走路去到鹿野苑,当时走路要走多久呢?我们在一九年去朝礼圣地时,坐游览车从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1,生忍:《大智度论》:云何名为生忍?答曰:有两种众生来向菩萨,一者恭敬供养,二者瞋骂打害。尔时菩萨其心能忍,不爱敬养众生,不瞋加恶众生,是名生忍。如果有两种众生来这样对待菩萨:一种是恭敬供养,另一种是恶言恶语甚至打骂、残害菩萨。那么这个时候菩萨对众生的恭敬供养既不会升起贪爱,对做恶的众生也不会升起嗔恨,菩萨能够这样接受这样两种众生的对待,能安忍于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种种在三界中受苦,其实都是自作自受,在未来的无量世中,如果想要远离恶劣的共业,在共业中仍不受苦报,就应该修忍;若能加上供养三宝……等善净业,就可以免除共业的困扰;这是我们在五浊恶世中可以由自己决定及确实加以免除的业,成为别业,也就是共业之中有别业。所以持戒而不犯瞋、慢、愚痴,并且修种种善净业,自然就.会有别报:在共业之中有别报而不受痛苦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菩萨就觉得奇怪:如果这样,这世界不应该叫作娑婆啊!我们来看到下一段,佛说:相庄严星宿积王,彼佛剎土亦有行菩萨乘,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成就忍辱,将护有情善自调伏,若诸有情以众苦具而来加害,悉能含忍终不放逸贪恚愚痴。善男子!由有如此诸善丈夫,是故彼界名曰娑诃。这意思就在说,娑婆的世界取这样的名,能够叫作堪忍,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在行佛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为什么会是尊贵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30中,佛就已经这么开示了:「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独觉菩提,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则令世间佛眼不断,所以者何?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假使供养满阎浮提内阿罗汉。不如一大鹏鸟。此鸟先来。受菩萨戒故。四功德胜。受菩萨戒。喻如日光。无所不照。受声闻戒。犹如萤火。其光甚微。不可相比故。五受罪轻微胜。受菩萨戒之后。设使破戒。犹胜外道不受戒者。外道邪见。永沉恶道。无有出期。破戒之人。戒威力故。设堕恶道。受罪轻微。若堕地狱。作狱中王。 若堕畜生。作畜生王。若堕鬼中。作鬼中王。若在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shé)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说:“如果这个人已经在我座下出家了,你还杀不杀?”他说:“如果在世尊您的座下出家了,我就不杀了,并且我还要供养他、礼拜他。”佛就把央掘魔罗叫出来。波斯匿王看见央掘魔罗,心中恐惧,不知不觉近依佛座,希望佛保护他。人已经出家了,他还怕,你说央掘魔罗威德大不大?太大了!但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这是何等重罪?该说是穷凶极恶了!当然那九百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跟诸位报告:虽然我一直在帮大家建立功夫、建立信心、修学知见、乃至帮助诸位明心见性,而且不受供养;但是有的人背后还说我闲话,不知恩义;那我要不要生气?我才不生气呢!我生气了便是傻瓜。有时遇到了一只狗在那边,每天看见你从那边过就吠你,好象有不共戴天之仇;要不要生气?不要气。不光只是对人,乃至对狗也是一样。或者说有那一天——譬如说欲界天的他化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八、关于居士可不可以传菩萨戒?这有佛陀的开示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开示可以参考,这里只举示佛的教示,以供养大众。佛陀在律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说过:「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得戒,是中品戒。三者佛灭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瞋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自誓受戒前应当先于早上十一点之前,备妥灯、香、花、果、乳、酪、酥、饮食等物,但饮食不可用香辛类以及五辛类来炒熟供养。五辛譬如葱、蒜、韭菜、大头葱这类东西不能用。此外,我们做菜时也应尽量避免有辛味的食物,譬如萝卜、芹菜、香菜等。我们准备了这些供养物品供养释迦世尊,然后胡跪上香禀告曰:○○○今于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圣像前自誓,尽未来际皈命十方过去、现在、未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