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佛在经中曾开示:祂故意示现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导致自己身体如皮包骨一样非常瘦弱;可是这样的苦行不仅无法利益众生,而且自己的智慧仍然无法发起,所以世尊最后放弃修苦行,转修不苦不乐行,于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后,身体恢复健康,最后在菩提座下明心,成就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于夜后分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虽然 三摩地

2018-07-23

到了最后第四个阶段,则离开山林,披着粗布衣,手持水瓶、钵碗游历四方,超脱世事,接受布施供养。因此光明婆罗门与伽咤一同过了十二年的夫妻生活之后就离家,栖居山林中精进修持清净行,然后舍报后就生到梵天,成为色界天人。释迦牟尼佛讲完这则故事后,又再说明,当时的光明婆罗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世尊的前身;而当时与光明婆罗门结为夫妻的女人伽咤,正是释迦世尊成佛前为希达多太子时 三摩地

2018-07-23

她有一次看到一个证得缘觉果的人,进入城里面来乞食,她看到这样修行人以后,觉得心生欢喜,于是来供养他;这缘觉他也很好心,他吃完以后就现出十八神变。因为他想这长者的夫人,对他这么有信心,所以他就决定摄受她;而这长者的夫人看到这情况,就更加地欢喜;更加地欢喜下,她又发了一个誓愿,这誓愿是什么呢?“希望让我未来世可以证道,可以得到像这位修行人一样的道 三摩地

2018-07-23

迦叶!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沉没,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已,然复依猗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是名迦叶:五因缘故,如来于此沉没。迦叶!有五因缘令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 三摩地

2018-07-23

祗树给孤独园正确的读音是:qíshù/jǐgūdú/yuán,这个园林是怎样由来的呢?当给孤独长者去拜访一位好友,这位好友却没有专心招待他,半夜里一直在忙活儿;忙什么活儿呢?忙着准备供品,因为天亮以后要请佛来供养。给孤独长者就问:你是要请谁来供养?请国王还是谁啊?为何这么用心?从晚上忙到半夜,还要忙到天亮去呢?他的朋友说:对国王,我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佑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么 三摩地

2018-07-23

主持人:那我们正觉(同修会和基金会)祂具体是怎么实践的?活动是什么?张公仆老师:因为我们是从根源上着手,那加上平实导师他自己的身教,就是他不受供养的,他完全不受任何供养,他也不领任何的薪水,他反而自己拿钱出来护持,来帮助,就像刚才陆老师讲的,川震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所以我们正觉同修会跟基金会,大家都受到这个感召,所以我们大家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子一方面是能够报佛恩,一方面自己也能够在这个道业上努力修习,而能够在法上面得到功德受用,以法来供养佛陀;同时护持善知识,让善知识把这个能够弘扬出去,广泛地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能够得到佛陀,能够解脱于在无明中生死轮回之苦,这样子就是最殊胜的报佛恩。第七点就是要观罪性本空。要看到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恶业、一切罪业,没有真实不坏的相貌,这些都是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有人虽然得以遇到诸佛及菩萨供养、承事及修行,可是没有经过一万个大劫;而且中间遇到佛的形相,或者供养僧众,或者看见他人发菩提心,自己也跟着发菩提心;可是后来遇到不好的因缘,因而退失佛菩提,转入二乘解脱道。诸如种种,表示他对佛的开示所应具的福德未具足,所以十信位中进进出出,因而无法转入十住位中。在佛经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对佛开示产生信心、发 三摩地

2018-07-23

你能这样布施,就同时已经做了了义的布施,作了法供养了,所以这样就叫作大施主。佛陀说:如果能够这样教化众生,而且不单是对亲人眷属,甚至对冤家也同样能够无所选择地去布施的话,那么就叫作大施主。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所谓的大施主,一定就是拿出一般人拿不出来的大量钱财来作布施,譬如像全球首富比尔盖兹,和排名第二的富豪巴菲特,他们所作的慈善捐款,至少都有几百亿 三摩地

2018-07-23

寺院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来自佛的供养。由此使得佛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免费的教堂与中国的寺庙相反,外国的教堂没有门票。如果去教堂做礼拜,是否像寺庙那样给一点香火钱?做礼拜是不需要钱的,教堂里肃静庄严,是人们向上帝赎罪和感恩的地方,像是纯洁心灵的圣殿。西方的教堂,即使是有游客的教堂,里边也是庄重肃静,导游轻声讲解,人们默默参观,绝无大声喧哗者。我们有名的 三摩地

2018-07-23

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 三摩地

2018-07-23

让巴巴麻麻们感动的话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第22〉中说: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 三摩地

2018-07-23

哪五种呢?一是以欺诈的方法,表现自己有奇特的异相;第二是夸耀自己的功德;第三是为人占卜断吉凶;第四则是故意以高亢的音声,现出威仪,让人生起了畏惧;第五则是称赞供养者,以取悦供养者的心来换取衣食。这个都是属于邪命。另外,根据《佛说阿那律八念经》当中,佛陀也有这样的开示,开示说这个正命有俗与道两种内涵,俗是指世间法方面,道则是指出世间法方面。世间的正命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大苦难。譬如佛在《杂宝藏经》曾开示:只要对父母所作稍微不善,便获得大苦报,如果对父母稍作供养,得福不可计量。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名叫慈童女,其父早丧,钱财耗尽,因此帮人做苦力,以此苦力换得每日工资二钱,回家奉养老母,后来日得四 三摩地

2018-07-23

刚才主持人问到説,那这样子佛法它的精髓是什么呢?简单来説,这个精髓就是证悟真如、如来藏,而这个真如、如来藏,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大家一定都还记得佛陀拈花微笑,有一次大梵天王在佛陀即将入涅槃之前,他供养了金色的莲花给佛陀,佛就随手拈起了一朵花轻轻地微笑,当中大迦叶尊者就也对着佛陀轻轻地微笑,扬眉瞬目,在这一瞬间佛陀就将万法的本源真如、如来 三摩地

2018-07-23

正觉同修会悟后起修增上班课程-开演瑜伽师地论平实导师不仅完全承继玄奘大师所弘传三转法轮「真唯识量」,定期开讲详述「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并以释迦牟尼佛所传授之三乘佛法為依归,教授大乘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之实证,夜以继日為法忘躯,不為名利、不受供养,出资出力护持正法,不搞个人崇拜,没有架子,并以身作则,实践佛经所示的菩萨六度万行及中国古圣贤的行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内容,在《佛教之危机》《狂密与真密》等书中有详实的说明,例如:所领导的藏密之所有修行法门与知见,完全是邪淫法门与外道见;乃是双身淫乐之修法,以追求最大淫乐觉受之第四喜作为主轴,而贯通其‘生起’次第至‘’次第之始终全部行门,……身披佛教外衣,住于佛教寺院中,假藉佛教及僧宝名义,以出家身而贪着在家法,以出家身广受供养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让慈济人买回去改当佛像供养」的全新宇宙大觉者!……全然是「金钱与精神」的多重掠夺!而这些各种巧立名目的展现,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证严法师完全看在眼底」!并且雕塑画像的原始设计都经她「点头同意」!甚至她自己在所有慈济的活动上,站在自己的壁画与雕像之前,接受所有慈济人的跪拜供养。严格来说,慈济与证严法师,其实后来路线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更可以确定,如果有人否定了万法根本的如来藏是真实法,说祂只是方便说,因为这样的说法是违背佛陀的开示,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是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作为;即使是他身上披着佛教的法衣,但是他就连佛都称不上了,我们更别还傻傻地恭敬、礼拜、供养,继续称这样的外道假冒僧人为法师或高僧了。(原标题:表相出家众被称为第三僧宝)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