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正觉教团三乘菩提念法门系列的节目!我们是按照同修会所发行平实导师《念三昧修学次第》这本论著的内涵来进行我们的课程进度。我们主要这个阶段的课程是在说明:念法门的种种修行的知见以及要领。今天我们继续会讨论求生极乐世界九品之中应该有的基本知见,我们主要是以《说观无量寿经》为主要的经典依据,并且参考正智出版社由萧平实导师所著的《禅 admin

2020-07-06

  我们今天还是要跟各位分享学释疑。我们要分享学释疑的这个题目,今天是有人问到说: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是学吗?也有人说:那我只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好了,干嘛要学?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把这个问题作个说明。那什么叫作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呢?那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个是很多人都在说的一个经常在流传的一句话。其实,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未必 admin

2020-07-06

  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南无十方一切 admin

2020-07-06

  在这个娑婆世界,继于释迦牟尼以后接下来成的人,唯有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的圣弥勒菩萨。所以说在娑婆世界,当圣弥勒菩萨成之前自称成者,其实本质上都是大妄语者。我们来看《阿含经》中,为我们开示的《增壹阿含经》卷44:【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 admin

2020-07-06

  差异之处只是常见外道们不用法名相来弘扬,而各大道场都用法名相,来弘扬与常见外道们一样的意识心境界。─正觉同修会─────────────────二乘菩提自中国元末以来,已被广大弟子所普遍误会故;今时之与大陆教,乃至今时南洋之南传教,俱皆如是不免误会;总以为觉知心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中,总以为无余涅槃之中有清净无染之境界相可以使觉知心安住其中; admin

2020-07-06

  什么是道?道,顾名思义就是讲的道。那么讲了什么道呢?就是解脱道以及菩提道。但是解脱道函盖在菩提道里面,它只是菩提道里面一小部分;所以总括来说,讲的道就是菩提道,也就是成之道。既然有道,那么就一定有法,道只是一个总称,那里面有许多应该修学的法。而且,不同的道,所应该修学的法,也就有种种不同了。譬如声闻道就是要修四圣谛、八正道,缘觉 admin

2020-07-06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学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有些人他们认为只要不受戒,如果不小心犯了戒或造了恶事,或许就没有罪,也可能就没有报应,这样对吗?很明显的,这是不对的!因为不受戒的人,不小心犯戒或造了恶事,虽然没有戒罪,但仍然有性罪,因为还有因果律存在啊!而且一定有因果律存在。譬如说:一位没有驾照,不清楚交通法规 admin

2020-07-06

一直到进了门修行三、四十年了,觉得法渺渺茫茫、浩瀚无涯,无从入手实修,所以连意根是什么也都还不知道,当然更不知道这些内涵;直到进了同修会,或者有缘遇到诸诸大菩萨听受开示,才终于知道原来还有一个意根,原来是这样默默地含容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然后进而熏习三乘菩提,渐渐地才又了解到意根默默地含容的诸法,不只是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世间法,其实也包括十方三世 admin

2020-07-03

  例如清辨(自续派中观师)及护、安慧,以及自动继承于护之月称、宗喀巴等应成派中观传承者,彼等实质上皆以不离境界法之意识作为实证般若无分别智之标的,堕落于意识相应之五别境心所法中,正是不离生死轮回之我与我所执烦恼所摄。当眼识分别色尘境时,应成派中观师的意识心能了知、安住于眼识之现起没有自性的作意中,这是藉眼根触色尘之缘故才能成就,若无色尘境则眼识亦 admin

2020-07-02

  』此一人就是本来解脱之解脱人,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正道人;百丈禅师述说此解脱人与道人,却是不离五欲烦恼中之吃饭俗事;以此本来解脱之解脱人而说『所谓吃饭,即非吃饭,是名吃饭』,同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来说名具足色身。】 admin

2020-07-02

  三世诸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顾名思义是在说心,包括讲真心、妄心、众生心、菩萨心和心。一切世间的有情众生同具真心与妄心,并非只有一种心,而真心与妄心又在时时同步运作。无 admin

2020-06-26

昔迦叶时,有婆罗门,生一男,字迦毘梨,多闻第一,后出家沙门,虽通晓义理,却好胜量窄,长与人舌战,恶口以百畜之名骂僧,口业甚重,故而今生投作百头怪鱼,自食其报,故知身口意业,不可不慎。——《贤愚经》【如是我闻:一时,住舍卫国。乃至尊者大目犍连言:我于路中见一大身众生,比丘之像,皆著铁叶以为衣服,举体火然,亦以铁钵,盛热铁丸而食之。乃至 admin

2020-06-23

  法华经讲义(全套共二十五册)【作者】平实导师 书籍简介 本《讲义》演绎《法华经》隐说金刚心如来藏之意涵,兼及十方三世诸世界的广袤、深远,广涉般若密意及十方诸世界之法相,圆满收摄如来一代时教,故为圆教经典。而此中隐说之般若无上妙法密意,唯证乃知,是故如来说为经王,甚深难解以致误会者,古今所在多有。今于此套《讲义》中详述之,发瞶震聋而冀妙法 admin

2020-06-20

  第一辑-摘录精华篇《妙法莲华经》,今天要进入卷一,刚开始是〈序品〉第一: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阿耨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 admin

2020-06-20

  ’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便自谓言:‘于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弘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乐于小法;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 admin

2020-06-20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语译:【初亲近处的第二个部分,陀这么开示说:“文殊师利啊!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菩萨摩诃萨不应该于一切女人身 admin

2020-06-20

  这里世尊所讲的受持此经以外所修行的六度,跟一般弟子所讲的六度有些微不同;这里讲的布施当然不是如同三贤位中所说的初机菩萨的布施,而是悟后能够现观布施时三轮体空的六度万行。因为三贤位中的初机学人还没有实证般若,只能作财施以及无畏施,法布施其实还谈不上;但是能够受持此经的人,既然懂得如何书写此经,也懂得教人如何书写此经,表示他是通达第一义的人;否则便只 admin

2020-06-20

  且不说菩萨,从辟支的智慧来看他,就说有“不善之暗”了,也就是说,他对于因缘法并不懂。对辟支来说,四圣谛、八正道就好像是一个总相智,辟支的因缘法才是解脱道的别相智,因为所观深妙微细啊!所以从菩萨的智慧来看时,俱解脱阿罗汉还是有“不善之暗”啊!他的“不善之暗”就是不知道“名色缘识”的道理,就是不知道“ admin

2020-06-20

  告阿难,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做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法灭尽经》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藏经》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 admin

2020-06-19

  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法。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得证;坏一切烦恼 admin

2020-06-16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