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个就是说,我们只要张开眼睛看看周围,只要有修行的人(所谓修行的人)往往都会看到许多的样貌,比方说,有些人就是一辈子就专注于作善事,有些人甚至进了一个僧团之后,一辈子就在僧团里面担任一些职事,但这些职事却始终都跟佛法的义理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当然就是说“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修行路”。说实在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 admin 2018-08-05 |
![]() |
还记得上次所说的《华严经》地狱天子的事吗?如果说一个人,不管他之前出生的前辈子,或是之前他做了多大的恶业,他只要能回心向佛道,他只要勇猛、够勇猛,他的超劫精进是你没办法想象的。也就是说,他可能一刹那就可以度过一劫,更像地狱业道过来的,出生于天界的天子们,一下子就从凡夫地成为十地菩萨,所以佛道不可思议!因此你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呢,你确实是可以建立众生 | admin 2018-08-04 |
![]() |
01第三个殊胜是修学念佛法门,现世可以得利。有个人常常失眠,他当医生,我告诉他:“你只要持佛名号就好,当你睡觉的时候,心里面就念佛号。”他照我说的,每天一上床,就心里默念佛号,念到后来,在什么时候睡著了?不知道!总之好好睡了一觉。因为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人累了,精神太疲劳,变成亢奋的状态,就没有办法睡觉。02我们上次禅三也是一样,有的人参啊参 | admin 2018-08-04 |
![]() |
题目开宗明义就说明了佛法的修行,必须依靠识阴这个法来完成,它的关键是:识阴的组成中函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意识觉知心。一切的修行人,不论是佛门里面或是在佛门之外,修行者成就了错误的见解或成就了正确的见地,证得正确的智慧或是堕入邪见之中,这全部都是函盖意识觉知心的识阴所能够成就的事,都是意识觉知心才能完成的;五阴中其他四阴——色 | admin 2018-08-04 |
![]() |
所有全部的如来都很关心你,因为佛佛道同。那你知道全部的如来有多少?经典说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祇的数量那么多,就是没办法计算的意思。这么多,那每一位都很关心你,那每一位都会注意你。你如果要警惕自己不要贪取这种种的世间法的话,你可以想象:每一位如来都正睁著大眼来盯著你,这样你还贪取得下去吗?那我们说,这么多人,祂都有办法盯吗?当然有办法,因为经典说,如来可 | admin 2018-08-04 |
![]() |
因为你拿杯子看起来没办法利益众生,可是当你有回向心,就会有那个作意,你不一定需要念出来,你慢慢就有这样的作意,这样的话,你的作意,就跟你的无相念佛忆佛的功夫,慢慢是会一样的。因此当你走路没有遇到人,你还是可以不断地生起一个利益众生的作意,于“善作意”中安住,这跟二乘人的作意是不一样的。二乘人的作意就是最好你不要出现,当你出现以后,带给他的 | admin 2018-08-04 |
![]() |
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 admin 2018-08-04 |
![]() |
学佛了生脱死,不是可以强迫每个人都来接受的。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地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地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地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地方,你根本无有 | admin 2018-08-04 |
![]() |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著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 | admin 2018-08-04 |
![]() |
因为阅读或听闻来的只是佛法知识,不同于亲证,而佛法是要体验与亲证,才能产生证转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听闻之后必须以相应的定力作为基石,加以思惟整理,现前观察以及证实,才能产生智慧而加以运用。换句话说,所谓观行,就是在现象界中,将所闻熏的正知见实地去作观察,经过实地观察之后,确认了,因此而产生智慧,就叫作观行。但是观行之前,必须先闻熏正知见才能如法观 | admin 2018-08-04 |
![]() |
也就是说,赖耶缘起就是一切法的缘起,离开阿赖耶识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缘起缘灭,所以一切世间法的缘起缘灭,包括一切有情蕴处界的缘起缘灭,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乃至佛法解脱道中所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正理,以及佛菩提道的实相般若与一切种智,都依阿赖耶识而起,这就是赖耶缘起。因为阿赖耶识集藏了八识心王一切种子,也就是一切的功能差别,并且无始劫来恒不断灭地集藏有情 | admin 2018-08-04 |
![]() |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法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法、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法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法上用心,想要实证 | admin 2018-08-04 |
![]() |
什么是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咒,像学佛人普遍熟悉的〈大悲咒〉,全名就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亲光菩萨等所造、玄奘菩萨翻译的《佛地经论》中就详细定义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 | admin 2018-08-04 |
![]() |
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却又归结于第八识如来藏,或称阿赖耶识,因为前面七个识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法所能运用的、每天都在受用领纳的一切法,统统是由这八识心王辗转而出生的。八识心王在一 | admin 2018-08-04 |
![]() |
那不管是断哪一种生死,您一定先要从欲界的层次能够远离、能够超越,才可能说有佛法的初分的实证。以我们来讲,我们这是欲界的人身,我们表现出来的人、我、众生、寿者相,表现出来的贪、瞋、痴,都是属欲界的层次。换句话说,您、我不可能避离、跳跃过这个一楼(欲界),而马上说能够依于色界、无色界的法,而要来实证、而要来超脱;因为超越轮回必须以出离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为 | admin 2018-08-04 |
![]() |
近段时间来,佛教界延续了几百年以来对藏传佛教的争论——究竟藏传佛教是不是佛教?藏传佛教的上师活佛自达赖喇嘛至索达吉、多识等大小师都齐齐拍胸口言之凿凿:藏传佛教是高于佛陀、高于显教的金刚乘佛教、上师佛教,而北传佛教的大德高僧大都认为藏传佛教是具有浓烈的高原特色宗教文化,其教义、教规与真正佛教名实不符,检视之下,与传统中国佛教大相径庭,只宜 | 三摩地 2018-08-03 |
![]() |
贤劫千佛最后成佛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也有守护寺庙出家人的用意。 韦驮菩萨是贤劫中最后一尊佛,他在过去劫里跟释迦佛他们同为转轮圣王的千子,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千子同为兄弟。然后这些千子学佛之后各个发愿 | 三摩地 2018-08-03 |
![]() |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台湾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 | 三摩地 2018-08-03 |
![]() |
02那么世间人往往会觉得说,如果这个烦恼的起源,是因为在这个五项里面,有所匮乏引起的,那么我们何不努力工作,努力赚钱,让它们每一样都能够满足,这样不就能够远离烦恼了吗?的确,这个看起来,是远离烦恼的一种方法!可是实际上,这个并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如果我们有按照佛陀的智慧仔细去思量的话,光是按照现世间努力去赚钱,努力去工作,其实并不能够完全解决这 | 三摩地 2018-08-03 |
![]() |
歌曲《蓝莲花》的创作初衷是许巍写给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的表达了对玄奘法师的敬意整首歌曲有着浓厚的禅学味道没有激昂的曲调却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给人力量 多年前,许巍患了抑郁症,后来依靠佛法的力量走出了阴霾,从此也和三宝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声中,大漠余晖下,大师已然绝尘而去,为了还在被烦恼困扰的我们,为了一酬“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誓言。感动我 | 三摩地 2018-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