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 admin

2018-11-03

前会长之因性丑闻而下台与大力弘扬藏传教格鲁巴入门书《菩提道次第广论》有间接的关系,道次第强调依师,几乎不谈依经(经包含、法、僧),利于导归藏传教密乘(金刚乘)四皈依,宗喀巴大师撰写道次第的本意也是导归密乘。四皈依不是制,是藏传教密乘祖师所制,将上师凌驾于、法之上,有违制三皈依。言与祖语有冲突,也绝对依上师,加上藏传教密乘有&ldquo 三摩地

2018-10-29

四指。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乐见。难陀于彼缠绵恋着无暂舍离。染爱情重毕命为期。世尊观知受化时至。即于晨朝着衣持钵。将具寿阿难陀为侍者。入城乞食次至难陀门首而立。以大悲力放金色光。其光普照难陀宅中皆如金色。于时难陀便作是念。光明忽照定是如来。令使出看乃见至。即便速返白难陀曰。世尊在门。闻此语已。即欲速出迎礼世尊。时孙陀罗便作 三摩地

2018-10-14

现时研究禅宗文化,大都注重在六祖身上,其实,禅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自六祖创立中国教禅宗后,就由他的弟子们一代代传承,分蘖出五宗七家,应验了达摩的预言——“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也因此成为中国教的最大宗派,形成了十寺九禅,无寺不禅的盛况。禅宗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的心髓之学、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催生了唐宋文化盛世 三摩地

2018-10-14

盂兰盆节,亦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会,是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教徒举行的以供养三宝、超荐七世、现世父母及历代祖先、施食鬼神为内容的教节日。道教又称中元节,亦称鬼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之极,应即往解救。教徒举行盂兰盆会,其根据是《盂兰盆经》,此经为西晋竺法护所译。经中说:释迦弟子目连得到六神通,欲度 admin

2018-08-23

问:如何保证生生世世不谤法?若一不小心(非有意)谤法了,怎麽办?再来度衆时若因隔阴之迷而谤法的话,怎麽办?是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保稳? 答:菩提道的见道所灭异生性,要到入地之后才能完全的消除,在这之前都有可能因为被人误导而谤法、而堕入恶道。所以,如果要保证自己生生世世不谤法,唯一的方法,就是赶快证入初地。虽然入地以前,都有可能谤法;但是 admin

2018-08-21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二)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位菩萨想要修学大乘法的话,首先应当要知道,最初所行的根本之业,就是要依止一实境界来修学信解;因为信解力增长的缘故,就能够很快的进入菩萨种性之中。也就是说,一定是要依止一实境界来修学十信位的信解。而 admin

2018-08-21

   甚至很多朋友跟我说:教就是要人活在当下。   当下也不过是意识心不断的运作而已,是【行蕴】而已。而心经不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嘛。所以【当下】也是空的哦。所以【活在当下】这样的论调,怎么可能是法,不可能的。   而修行人,不是为了活在当下。而是看生灭不断的有为法中,如何去转【缘】。所以看到不是只有现在, admin

2018-08-20

教在印度,传播近千年。笈多王朝(320—730年)时期,中国高僧法显(334—422年)、玄奘(602—664年)、义净(635—713年)先后来到印度学习,带回大量经论。笈多王朝后期(535—730年)因六识论相似像法出现,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婆罗门性力派教义逐步渗入教。观世音菩萨托梦提示玄奘大师,“印度教正法将灭,尽快回国”。(大 三摩地

2018-08-16

导师会著作这本《阿含正义》,就是因为在2006年之前,教界或是学界普遍都把阿含当成是二乘的这种小乘的经典,而且认为说,法就只有解脱道,对于导师所说的如来藏正法产生很大的争议,于是导师就根据阿含,然后把阿含里面有说明到大乘法的这个部分,把它举示出来。因为我们如果举示大乘经典,他们会说这个大乘经典是后来集结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所以导师就特别在《阿含正 三摩地

2018-08-16

各位大法师,除了极力推广广论的北京x泉寺x诚法师,还有苏州x园寺济x法师、广东x寺x空尼师、x乘尼师等,如果已经接受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为正法,接受了广论末尾宗喀巴法师的劝告,接受了《密宗道次第广论》的灌顶,那么,比如x诚法师、济x法师、x寺x空尼师、x乘尼师,就都有资格双修。那么,x诚法师和济x法师等比丘僧,就可以找在家出家女众发生性关系,来“证菩提& 三摩地

2018-08-16

最近一个时期,各地政府对“净空学会”的清理引起无数人的关注,网上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心地淳厚、一心信的弟子们何去何从?以末学看来,一是万法无常,生死无常,无论是谁,无论他名气再大,弟子再多,如果背离门正法,到头来都难逃因果!智者当珍惜自己短暂的一生,切勿忘记 的告诫 admin

2018-08-16

我的菩提路(第三辑) 【作者】王美伶老师等合著 【出版日期】西元2017年6月30日 【书号】978-986-94970-0-8 【开本】32开,385页 【定价】NT$300/辑 书籍简介 自从正觉同修会成立以来,每年夏初、冬初都举办精进禅三共修,藉以助益会中同修们得以证悟明心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凡已实证而被平实导师印证者,皆书具见道报告用以证明法之真实可 admin

2018-08-16

但是在法中,真正的修行人却大部分是不畏惧死亡的。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 admin

2018-08-16

法的修行,是以实证生命实相的菩提智能为主轴,同时显示实证解脱生死的功德,但要实证法智慧之前,必须要有次法的福德作为辅助的资粮,且必须要修集一定的福德为先,所以次法就是实证法智慧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 admin

2018-08-15

我们都知道持戒在学过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戒法可以说是诸世尊为了让我们在修行路上,能够安全又快速的前进所制定出来的;戒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要作,以及什么不应该作。它是诸世尊以无量无边的智慧,对于因果之究竟了知,而为我们所制定的;因此,凡是子们,都应该要确实遵行。因为戒法是以利益子成就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来的;因此依之确 admin

2018-08-15

当然还有其他的经论之中,也曾经提到这一些所施物与未来果报的关系,譬如说《说布施经》、《大智度论》等等;这个部分,就可以自己阅读参考了,然后看看有没有是自己可以受用的。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又为我们开示了一些与布施法有关的知见:【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 admin

2018-08-15

然而能够依法修学,如所亲证而为众生说解脱道法、或者是菩提道法,众生闻法而有所增进,也同时成就自己将来亲证更胜妙法的因缘,那么其闻熏的道理,就类似前面所说的,大家自可触类而旁通了。现在来说:为什么法布施又兼而有财施的果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 admin

2018-08-15

各位菩萨:阿弥陀!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谈谈: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法相。上次说到,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七个法相中,谈到第五个法相:获菩提心。讲的是在亲证了菩提道的时候,也会分证解脱果,而这两者其实是汇归于唯一乘之中的。接下来谈谈第六个法相是:心不放逸。因为菩萨有了上次所说的自知罪过 admin

2018-08-15

阿弥陀!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admin

2018-08-15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