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些佛教信徒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在世间功名、婚姻、健康、财富等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常会到佛寺里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庇祐。甚至有些人,只带了少量的供品,所求的却比天还要大。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法会,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 | admin 2020-02-20 |
![]() |
如果是真发菩提心的学佛人就会了解,如果只是为了求取世间福德是不究竟的,终究还是常在三界六道当中生死轮转。所以,应该是要将所修的吃素、不杀或者放生等等福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道,这才是究竟常乐的唯一道路。另外,放生的方式,应该是在救急、在救活、不攀缘、不定时、不定地、随缘尽分去作就好。但是近年来,有一些团体打着佛教的招牌,高推放生的功德,号召了许 | admin 2020-02-20 |
![]() |
据统计,地区目前一年所宰杀吃掉的猪大约有七八百万只,吃掉的鸡更高达到三亿只!如果再加上牛羊鸭鹅以及鱼虾等水族类,一年吃进肚子里的生命,恐怕远远超过十亿只!这都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不了解包括这些畜生道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是未来佛;也完全不懂得《楞严经》当中世尊所开示的:由于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如来藏在收藏善恶业种,如果以人食羊, | admin 2020-02-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6集放生应有的正确观念及做法>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但是实际上,佛法不是只有这些而已。佛法可以依其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所谓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 | admin 2020-02-20 |
![]() |
他一想:那我要祂做什么?不,你还是要找到祂;因为,你不找到祂,你的佛道不能够完全的开展出来。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自心,你怎么有办法知道说,你可以依靠这样真如?你想的都是一个假想的、虚妄的、从你的意识心所施设建立的真如心,而不是真实的真如心,这样的话,永远还是没有办法作为依靠。所以,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佛法是说自归依处的,不是说归 | admin 2020-02-20 |
![]() |
本来,其实在戒波罗蜜也提到,在戒波罗蜜在讲到贪瞋痴的时候,贪是用其他方式而不是直接说戒贪,这个痴也是;可是对于瞋呢,佛陀没有让大家转圈的余地,就直接说瞋,你不可以故瞋,你不可以故意起瞋。什么叫故意起瞋?就是你已经知道瞋了,可是你还是继续;就是说你已经警觉了,你也知道说我不要继续瞋下去,可是你最后还是跟着瞋的这个作意一直追着对方打。所以,这样的话就是 | admin 2020-02-20 |
![]() |
要信佛,信佛有三身,佛有法身常住,佛有报身在色究竟天说法,佛还有千百亿化身在娑婆和他方世界度众生;所以佛当时在人间入灭了,祂不是断灭空。要相信佛有三身,相信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还有十种名号的功德,要相信佛有这样的功德才会信受声闻菩提。相信法,只要相信佛法所说的,如实去做,就可以证果。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学佛,但是不相信佛法可以实证;不相信佛 | admin 2020-02-19 |
![]() |
佛说断三缚结者得须陀洹果,须陀洹果就是刚刚讲的初果。那么得初果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为什么要证得这个初果?断三缚结证初果又叫作见道,见道是什么意涵?解脱道当中证得初果,就等于走到声闻解脱道的入口处了。登山或许有好几条路可以登上山顶,但是在声闻解脱道当中,就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可以登到,可以究竟解脱。所以,这个断三缚结,就有这样的一个意涵在里面。也就是说,只 | admin 2020-02-19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1集三界中的我见>正旭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第一个:如果真心是能够清楚明白,能够分别六尘,那么当祂清楚明白六尘的时候,就不需要识阴再来分别一次;也就是说,这时识阴是不应该存在的;识阴既不存在,受想行三阴也当然不会存在,那么五阴当中就剩下一阴;十八界当中六根六尘六识中的识阴不存在,剩下十二界,那么佛说人类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说法就变成是错的。所以真心祂是不能够清楚明白分别六尘的,这是第一个过失 | admin 2020-02-19 |
![]() |
譬如对佛的存在有疑:佛入灭了到底还有没有?如果都没有,那我学佛要干什么?不相信佛是常住于世间。还有对于佛的功德有疑:佛的十力、四无所畏这样的功德真的存在吗?祂真的有这样的功德吗?有这样的疑,就不会去断三缚结了。由于这样的人对佛有疑,当然不会去求取解脱。再来是对法有疑:佛法到底能不能实证?如果不能实证,那么佛就是一个没有证量的人。认为佛没有证量,就把 | admin 2020-02-19 |
![]() |
------正觉电子报第137期------《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03集菩萨妙陀罗尼>叶正纬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那当然就是说,另外一个要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因为佛法跟一般人所认知到的世间法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真正的佛法,绝对不会像一般的世间法这样子广为大众所欢迎拥戴。因为,一般的众生都是具足了贪瞋痴的,那么这一些的众生,大家所爱乐的法,就如同大家在演艺圈里面所看到的粉丝追逐明星一样;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你可以想像到,这样子所讲的佛法,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编按:因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今天继续讲这一个佛典故事。因为这个佛典故事里面有特别提到咒(即陀罗尼)这个字,我们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陀罗尼的义理,所以就旁征博引了一下。我们上次讲到的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到:菩萨要具有四种的妙陀罗尼,也就是菩萨的法陀罗尼、菩萨的义陀罗尼、菩萨的忍陀罗尼,然后最后一个是菩萨的咒陀罗尼。这每一种陀罗尼,弥勒菩萨都特别冠上菩萨这个字眼。换句话说 | admin 2020-02-19 |
![]() |
】(《大乘起信论》卷1)菩萨在人间示现时,会如同众生一般地投胎、出胎、受学、成长、病痛等等,完全和一般人一样,然后再应用四摄法或六度波罗蜜,乃至各种菩提行的因缘,以大悲柔软心以及广大的福藏与智藏,来教导所应该化度的众生,使得众生见闻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正理,以及忆念如来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佛地究竟功德,来增长众生的善根。前面讲了四摄法与六度波 | admin 2020-02-19 |
![]() |
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优婆塞戒经》卷7)我们就先看看这个部分。我们说当然在《优婆塞戒经讲记》里面,平实导师对于这个里面的内容有非常详细的解说,所以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如果可以的话,请大家一定要尽量有这个,手中要请一本平实导师这个讲记的法宝,自己逐字的研读,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受用。所以我们在这里的解说应 | admin 2020-02-19 |
![]() |
有人问说: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学蕅益大师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时再受菩萨戒。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如不如法?我们暂且不说。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佛说:【若离戒受有功德者,一切恶兽狮子虎狼应得功德,然实不得。以是因缘,受善戒者得无量福,受恶戒者得无量罪。】(《优婆塞戒经》卷七)正由于这个缘故,佛在别的经中说出许多种不该犯的恶律仪。律仪是指心意在身口上表现出来的威仪,律是针对身口的行为加以规范,而依戒律的规范而显现出来的仪态就叫作律仪,所以受恶戒的人有恶律仪,善人则有善律仪,圣人有圣人的律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常常听寺院里的师父说: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法,就要发菩提心。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世间宗教,就在于它不认为世间有一个高高在上、唯一主宰万物的上帝。而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过修学去除染污烦恼生起实相智慧,将来福德与智慧圆满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对佛弟子来说,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就佛菩提,也就是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