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陀说:【若说杀生祀祠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的人主张如果想要得福报,那么应该要杀猪、宰羊来供养鬼神,但这个道理其实是讲不通的。为什么呢?因为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人把很臭的伊兰树种子种下去之后,竟然会长出很香的栴檀树来。这就好像中国 admin

2020-02-20

所以说天上成就种种的胜妙宝,因此子女为他作任何的追福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如果他造了杀人、放火、毁谤正法或贤圣等等的大恶业而入地狱去了;这时候子女为他追福,同样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在地狱当中,时时都遭受着重大的苦恼,所以他一心一意都只想着如何逃避凄惨的痛苦,他根本没有时间想到孩子们为他追福所准备的物质享受;因为这就是地狱的果报。另外,世尊也说,如果 admin

2020-02-20

恒顺众生是弟子们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到底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不是学人对众生的一切要求都应该要随顺呢?譬如有学居士是机关的领导人,在面对必须喝酒吃肉的应酬时,是否应该为了恒顺众生而随缘跟着一起喝酒吃肉呢?又譬如有人学了,但却跟错师父走错路头,我们是否也依然应该恒顺众生,随着他的因缘而不把他拉回正路呢?如是林林总总的疑问,相信或多或少都存 admin

2020-02-20

人应该依止三宝、依止正法,而不应该依止于自己的私心。许多人都知道要护持僧宝,但是陀明白的交代过:怎么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这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那就很容易堕入表相崇拜之中,便成了依人不依法了;这样子想要真正地研读这一本《起信论讲记》,也会有所阻碍。在《阿含经》中世尊一再地交代,唯有证得四沙门果的人,加上即将证得四沙门果的四 admin

2020-02-20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不论是为了解厄、去病苦或者想要长寿,因此所造的善业都是只有世间的福德的;如果是真发菩提心的学人会了解,如果只是为了求取世间福德是不究竟的,终究还是常在三界六道当中生死轮转;所以,应该是要将所修的吃素、不杀或者放生等等福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成就道,这才是究竟常乐的唯一道路。三、应该如何放生?放生的方式,应该是在救急、在救活、 admin

2020-02-20

平实导师所著的《宗通与说通》课本第56页第2行,书上这样写着:【说法授人,令修法,如是之人名为法师。传授法之师,则有在家出家之别,是故法师一词,不单指出家弘传法之师,亦泛指在家弘传法之居士。】从平实导师说法当中,分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说法之师名为法师;第二点,说法之师有出家人、在家人之分,不单单是指出家人。今天针对这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 admin

2020-02-20

世尊在菩提伽耶道场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以后,在二十一天之中,对诸大菩萨众及人间根器成熟之众生,宣讲圆教及别教法门,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方广华严经》,内容主要是以别教菩萨及诸的自证圣智境界为主。《华严经》的妙旨乃是五时三教之第一时,也是始教;为了后时之三乘教法能够方便敷演,世尊在菩提场及诸天,以二十一天的时间说的莲华庄严;始自十信凡夫位,终 admin

2020-02-20

因为阅读或听闻来的只是法知识,不同于亲证,而法是要体验与亲证,才能产生证转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听闻之后必须以相应的定力作为基石,加以思惟整理,现前观察以及证实,才能产生智慧而加以运用。换句话说,所谓观行,就是在现象界中,将所闻熏的正知见实地去作观察,经过实地观察之后,确认了,因此而产生智慧,就叫作观行。但是观行之前,必须先闻熏正知见才能如法观 admin

2020-02-20

我们教徒选择素食,是因为长养慈悲心的关系。吃素对教徒来说,它不是一个强制的要求,而是因为修学法的缘故,逐渐发起的。我们刚修学法时,在教的立场,并没有要求每一位教徒都一定要先吃素。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法,受三归依——归依、归依法、归依僧。之后,并不需要马上吃素。乃至如果三归依后,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 admin

2020-02-20

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这都称为。修多罗则是指法,也就是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做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 admin

2020-02-20

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法之中。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 admin

2020-02-20

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呢?到底是要用religion这个意涵来说教是不是宗教,还是用法原来的意涵来说教是不是宗教呢?如果说,从我们这个宗教的概念已经被religion这个意涵异化以后所产生的宗教来看的话,教就不是宗教了。因为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宗教。如果从已经被religion,也就是说信仰这个字,也就是说我们宗教如果是代表religion,代表信仰、一般信仰的这个意涵来讲的话 admin

2020-02-20

我们知道,宗教这个名相并不是汉语里面传统的一个名相,汉语里面这个宗法制度,从头到尾形成中国的一个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宗教的这个名相;而从教进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有宗教的这个名相,而宗所说的,就是在指语心为宗的这个宗,所以宗教其实是法传进中国以后教的专有的词汇。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就是在指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 admin

2020-02-20

宗教一词一直都是教的专有用词,而不是其他的用词。而且,这个宗教指的就是宗门跟教下。宗门最主要就是在指,以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为标的的,这个就是宗门。所以,宗门虽然教在中国分成有八宗,但是,不是只有禅宗叫作宗门。虽然我们平常都习惯把禅宗称为宗门,把天台宗称为教下,所以叫作宗门教下,合起来叫作宗教;但是,只要是你依止着的教导、依止着的教示而修行,修 admin

2020-02-20

就是说,所开示给我们成之道,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面,那三藏十二部经里面所说的就是宗教。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就是在指心,教就是在指所说的教说。所以,语心为宗,也就是说所说的这些教理、所说的教示,就是以心为宗。什么叫作以心为宗呢?也就是说,必须要依止着这个心为宗谛。依止着这个心,哪 admin

2020-02-20

所以,如果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的话,这种宗庙宗族的祭祀,是有它稳定社会结构的功能存在;这是纯就整个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谈,而不是从法的角度来谈,我们后面会从法的角度来谈这一部分的问题。但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宗者,尊主庙,还有祭祀有四时、寒暑、日月星辰、水旱,从这边就能够看得出来,这其实还是以为说这个祖先能够赐福、赐祸,这个山河日月星辰能够主 admin

2020-02-20

有很多初学的在家居士,对于在家里如何设坛产生很大困扰,因此藉着这个机会来说明:在家居士如何在家里设坛。在家里设坛不免牵涉到摆设方位、位置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首先谈的是坛摆设的方位。在或者大陆,有很多家庭会牵涉到风水的问题,所以在家里设坛时,会请风水师来看,看看坛的方位可不可以,坛开光的日子吉不吉利,有没有对家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者 admin

2020-02-20

放下屠刀,立地成意思是说,一个造恶多端的人,只要能够及时的醒悟,并且决心改过,在忏悔罪业之后,一念之间就可以改往修来,发愿走上成的道路。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世间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和人们常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是一样的意思。立地成一词,也常被禅师用来警策学人,应当努力求证自己的实相心----如来藏之所在。譬如宋朝克勤圆悟大师,就常用这句话来开示弟子 admin

2020-02-20

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维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解经文去思维的话,又能依经所说而如实履践,也能够在此世减少恶因缘的现行,增加善因缘的发起,从广义来说也是可以增长福德的,那是因为熏习的力量不可思议 admin

2020-02-20

回向主要是看学人以什么样的心行来自我安立,而有不同的内涵。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就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能够感得之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