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一位菩萨他开始在这个世间跟众生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生说他到底要如何从我和我所中,去寻求一个菩提法与世间法的一个平衡?而陀就直接说:你对于个人的财物必须要不要贪著,乃至于他人的财物,当然是更加不能够贪著。在这个我所上的追求是众生所难免的,菩萨既然重新投胎到这个三界有之间,你就遇到同样的事情。因为你必须要让自己不虞匮乏,能够在世间安立,才能方便讲经 admin

2020-02-20

在末法时代正法弘传非常困难,因为有许多的人把纯粹是解脱道的阿罗汉法,当作究竟法在解说、在弘传!有许多人把生灭的意识心当作常住法在弘传,有许多人以意识心在定境中的境界当作是常住法在弘传,所以了义正法的弘传经常遇到这些人的抵制,乃至被扭曲为邪魔外道。因此善知识需要藉由广作法义的申论,以及对经典作解释写作成书;通过书籍的流通,让有心想要修学法的人,或 admin

2020-02-20

有位当事者他问到,他自从学以后,就非常谨慎自己的言行,在待人接物方面他就特别地小心,可是即使是如此,他还是陷入于这是非之中。他就对这情况非常地困惑,不知道如何是好。这边的回答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娑婆世界,是一个难以堪忍的一个世界,众生的根器差别非常的大,有的人他是属于贪比较炽盛,有的人则是瞋恚比较炽盛,有人是无明深重,他特别没有办法如理来思惟,与 admin

2020-02-20

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也有说:【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mò]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 admin

2020-02-20

上一集讲到的戒法的问题,其实所讲的并不是说戒不重要,上一集讲到说禅师出家以后,师父要为他传戒,他说:我才不要受戒,出家乃大丈夫事,应该要弄清楚道是什么,要先求证道,何须屑屑于细行?这个其实最主要是在说明,菩萨道乃是摄心为戒,而且必须要以法为上。也就是说,你如果二六时里面,整个心全部都是系心在法上面,全部都是系心在参禅上面的时候,哪有什么犯戒不犯 admin

2020-02-20

我们顺便说明一个与念求生净土有关的知见:就是当众生发愿要求生净土,并且在念法门上面开始实行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会增大一分。增大一分要作什么呢?就是为你出生一朵莲花,而那一朵莲花的出生以及那个七宝池的扩大,并不是阿弥陀一个人所成就的,而是由祂以及那位发愿要往生之众生的如来藏来共同成就。所以一个人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心志不变并且也在念了, admin

2020-02-20

有些人听了陀有关布施的开示以后,明了了由于有如来藏异熟性的缘故,所以今生所造的善业,在来世会得到百千万倍不等的果报;但是却认为,来世命终之后,今生所造善业的果报,就会完全失坏了,要再靠来生努力去造作善业,来积累后世的福德。但是这种见解其实是不正确的。世尊为我们开示说:【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 admin

2020-02-20

】虽然在家菩萨想要持戒清净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菩萨仍然会告诫在家的菩萨们,对于戒行还是要很谨慎、很用心的持守,因为持戒不犯对于子真的是很重要。因此在此段经文中,世尊开示我们要能够摄护六根,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不造作恶事,并且堪忍于种种的苦,而不做不正当的谋生事业;即使生在恶时,譬如五浊恶世连很小的戒律也不应违犯,不让烦恼污秽了自己的心,反而要修集忍 admin

2020-02-20

因此,菩萨就会依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样有利众生修学的次第,来开演六波罗蜜。我们先来大略探讨前前波罗蜜,随顺次生后后波罗蜜。菩萨因为慈悲的关系,对于众生之贫穷困苦,产生不忍之心,因此便欲行布施利乐众生。因为常常救助众生的关系,对于众生便会时常现起慈悲心;相对的,菩萨就会逐渐远离损恼众生的各种事情。因为这样的缘故,他自然就能够容易持 admin

2020-02-20

持戒在菩提道中,居于非常重要之角色,因此正确的了解自己持戒的类别与位置,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所持的是正确的戒法,也能够经由持戒而到彼岸,乃至能够成就道。因此今天我们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了解持戒与波罗密的关系。我们先引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有戒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戒,有戒有波罗蜜,有非禁戒非波罗蜜。是戒 admin

2020-02-20

若坐禅时,很清楚的就是修习定力,也就是依于无相忆、念、拜来提升自己的定力;因为一切修行无不以戒、定、慧为入门开始,既然已经三归五戒了,再来就要修学,不管是五停心观,或是说依于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以〈大势至菩萨念圆通章〉,而为了因应世人的需要,稍微作了一些改变的这一个无相忆、念、拜,类似于五停心观的让我们先把我们的妄心能够歇息下来,求得定 admin

2020-02-20

是三界至尊,是世间最上良福田,不但是功德田,也是报恩田。供的福德无量无边,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也许有人说: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已经示现入涅槃了,我们要去哪里供呢?《优婆塞戒经》卷3开示说:【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能如是至心供养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优 admin

2020-02-20

又譬如菩萨答应布施白米一千斤,里面却参杂了碎米,或者混杂了价格便宜的低劣米,或者偷斤减两等等,这都是不对的,这样的布施,会让众生对菩萨、对教,起了负面的看法,不仅对菩萨起了反感,认为那是菩萨藉着行善,而博取名声的伪善,而且还会障碍众生,未来修证三乘菩提的机会,罪过大矣!又菩萨不可以酗酒,因为酗酒以后,会使菩萨行为脱序,会让众生起反感。譬如常常看见 admin

2020-02-20

法的修行,是以实证生命实相的菩提智能为主轴,同时显示实证解脱生死的功德,但要实证法智慧之前,必须要有次法的福德作为辅助的资粮,且必须要修集一定的福德为先,所以次法就是实证法智慧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 admin

2020-02-20

真的是全知。可是不是全能,因为如果全能,祂应该弹指一下,所有众生皆应该要成。既然都说菩萨由大悲心生,那也应该慈悲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 admin

2020-02-20

其中声闻相信语的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以及缘觉自己推究而了知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就是说,二乘人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是无常、苦、空、无我,所以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消失了。接下来谈菩萨,菩萨的作法迥异于二乘人,以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为根本,并于探究生命实相之前,事先具备 admin

2020-02-20

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上集)我们常常听寺院里的师父说:“学尤其是修学大乘法,就要发菩提心。”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世间宗教,就在于它不认为世间有一个高高在上、唯一主宰万物的上帝。而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之性。只要透过修学去除染污烦恼生起实相智慧,将来福德与智慧圆满具足了就能成!所以对弟子来说,学 admin

2020-02-20

但是在法中,真正的修行人却大部分是不畏惧死亡的。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 admin

2020-02-20

《地藏菩萨本愿经》会在世间传诵,因为这故事非常地提醒我们孝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说你来到人间,可是当父母他们命终以后,我们能够作什么呢?一般的人对于生死之间的事是渺渺茫茫的;乃至儒家说法,这些事情是不可知道的;所以陀来说明了这些事情以外,地藏菩萨现身来说明说得更加清晰,因为地藏菩萨祂实际上是身,在华严部经典里面就指明说,地藏菩萨早已经成了。&nbs admin

2020-02-20

正信的弟子应该信受所说的正理,因为陀所开示的内涵乃是符合法界的事实,这是可以经由修行而得验证的,古今一切的实证者可以重复验证陀所说的正理。 我们知道,法界的事实是众生有八个识,就是前六识以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只有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才是法界的实相心。但是,有情众生的五阴乃是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产生出来的,并不是所谓的三魂七魄等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