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目前我们这个系列,预计给大家录制的第一个部分叫作《佛典故事》,第二个部分则是讲述平实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佛典故事》的部分主要侧重的地方,也就是希望对于许多广大的初机学佛人,希望透过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大家佛陀的教诲,并且从中引生大家对于学佛的兴趣;所以这个部分《佛典故事》的内容,会偏向于比较浅显而容易理解。在《起信论讲记》的部分,就会依据平实导师 | admin 2020-02-21 |
![]() |
同样的,一切的众生应当来想:你要亲近佛、亲近善知识,才能够真正得到这样的般若正义。可是亲近善知识的结果,你还是要乐于教导一切大众,这样让你来到你佛土的有情,都能够庄严、都能够往法身慧命的道路来行走。所以十方世界,除了以布施法来方便教导有情以外,一定要跟他说明三归五戒这样的正法,让他能够在正法中安住,然后发起菩提心,所以菩提心的发起是相当重要的。然而 | admin 2020-02-21 |
![]() |
菩萨即使因为一些小小的疏忽,但是他一定不会破坏他的知见,因为在十方世界里面,即使你破戒,你都还可以忏悔;即使是说你的戒是很难以悔的,但是你还可以重新来受戒,只要继续忏悔等等,遇佛光明这样的话,戒罪就可以消灭。乃至于佛有说,即使你今天在第一个上半夜的时候,或是说在一个,一天印度算六个时辰,你在第一个时辰里面你犯了重罪,但是你第二个时辰你就警醒了,你知 | admin 2020-02-21 |
![]() |
菩萨经过这种思量以后,他才知道说,那我要怎么样去让自己的禅定的先前方便能够长养呢?甚至说禅定之后,慈悲喜舍要达到无量,我一样应当让这慈悲喜舍的心能够长养,那我要怎么作呢?这时候佛陀就告诉我们说:如果是说有怨恨你的人,你要心里面生起一个平等作意的心意。这作意就是说:怨恨的有情他只是诸缘相聚来聚合的,他因为跟我前世、宿世有一些因缘在,所以今世对我不礼貌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且地藏王菩萨也曾经在经典中告诉我们:你要修学禅定之前,你应当能够将自己的烦恼,譬如说佛法所说的五盖,你应当先予降伏。因为修学禅定,有禅定前的先行的方便,如果你五盖没有修除,对世间还有这么重的贪爱之心,欲界法的男女还没办法从梦中里面能够作种种的降伏,乃至不起一念;这样的话,你是很难在禅定中可以长养的,甚至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在男女欲中的心行。虽然只是 | admin 2020-02-21 |
![]() |
然后大家会认为我只要打坐,就应该可以得到禅悟----可以开悟、可以明心;然而在佛法上所说的禅定跟禅悟----明心见性的禅----是不同样的。禅定当然可以让众生产生必要的定力,但它本身实际上是属于静虑,也就是说静虑它本身就是要让你安止在一个地方,它要作禅思,作禅定的思惟,让你的心能够安止,然后可以思绪;思绪如何能够长养自己的善根,断除自己的恶念、断除自己的恶习。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且他在入地以后,会起不可思议的精进法,所以就会顺着佛法的安排来成就这个佛道。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中不断地检肃自己,等于透过威仪可以提醒自己的正念,来修持自己的善心而不懈怠,在这一切诸行中,即使丧失了身命,我们也不要舍弃佛法;即使有人威胁我们,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你的变化异生,就不会变成畜生、饿鬼、地狱;乃至于你不断地发起善心所,想要成就佛道不断地回向。不断地回向自身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回向自己成佛之后可以广摄无量无边的众生,也一样能够成就佛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心念永远不退,就能够感召佛的光明摄受,在一切时一切地都能够得到佛的恩慈。所以即使到地狱法界中,还是可以如前所说,佛就可以将你救拔出来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一般人不知道怎么样让过去的业能够消失,或是让恶业转成比较小的小恶业,不至于感果;感生到自己会失去性命,然后没办法修学佛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好好的来受戒、持戒,而且受戒、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情况下,不会因为你事后的破戒,原先的持戒就会失去它原有的功德。以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证得道果,她就劝勉大家说:我之前就是在迦叶佛 | admin 2020-02-21 |
![]() |
精进波罗蜜多是能够决定一切众生是不是能够成就佛道的重要原因;虽然学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可是三大阿僧祇劫里面,到底会不会快速可以成就佛道,就是在于精进。精进它的意思也很单纯,就是四正勤;就是说,正精进里面勤奋的精进。所谓的四正勤的道理就是如此,已经生起的恶,不管它是恶念,不管它是恶业、恶行,你就要想办法把它破坏,让它销毁、让它消失。所以因为这样的恶念 | admin 2020-02-21 |
![]() |
菩萨就如是来方便引导大家,可以去除因为钱财而生起的这些愤怒、恶意、恶念,这个就是菩萨能够作的;而且菩萨在当中还会去如何方便带头亲近三宝,能够放一些因果的书籍,让大家知道说,这世间还是有因果报应;如是方便摄受众生次第进入佛门。所以菩萨在这个世间,虽然说是修学忍辱波罗蜜,实际上是在建立自己个人未来的道业;因为你透过了建立与众生的因缘,你就容易不在世间上 | admin 2020-02-21 |
![]() |
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也就是说,诸佛之所以能够调伏众生,都是因为忍辱的缘故;所以忍辱即是成佛的正因,而无上正等正觉则是忍辱的结果。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佛果呢?因此菩萨若能好好修学忍辱之法,对成佛之道,将会产生莫大的帮助。然而忍是什么意思呢?忍又分为哪些种类?我们应该如何来修忍呢?所谓忍,就是能接受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觉得阿外这么有福报,和自己缘分也好,就忍不住说,你福报好,不如来学佛吧,这样可以保证未来生也会圆满顺利,因为只有学佛才最安全。阿外回答:虽然我不反感佛法,也愿意和你讨论,但真的没有学佛的愿望。一语惊醒梦中人,小编顿时清醒过来,问自己:两位闺蜜到底谁的福报大?真的需要重新理一下思路!小本经常情绪波动,有时甚至说活着太没意思。仔细想来,其实是对这个 | admin 2020-02-21 |
![]() |
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的话,我们假设把它比喻作人,那么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这三种人当中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他都不晓得;那么第二种人跟第三种人:第二种人就像什么?就像佛法当中说这个人他知道镜子里面的影像是不真实,他可以说是有解脱的智慧,他不会执著镜子里面的影像,但是他没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没有去找到那面镜子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佛法三乘菩提的讲说,在上一个系列当中,为大家说明了三乘菩提的意涵以及学佛的知见,这个系列我们要为大家来解说念佛法门。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是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 | admin 2020-02-21 |
![]() |
业是学佛人熟悉的一个名词,像常听人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或者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着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 | admin 2020-02-21 |
![]() |
在佛法内容的主轴三乘菩提当中,无论是以佛菩提般若智慧,或者二乘声闻菩提的解脱智慧,同样都要面对生命中一个根本的严肃课题:那就是如何透过佛法的修习来解决生死的问题?如何挣脱无始以来生命在世间系缚、六趣轮回无穷尽的苦?所以我们应从透过佛法的智慧,正确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开始,清楚且正确地观察生命中苦的现象、苦不断形成积集的过程、苦灭解脱的涅槃境界,以及如何 | admin 2020-02-21 |
![]() |
金庸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中有一部叫作《天龙八部》,这个名词虽然是出自于佛经,但读者千万别误以为他的内容就是经典说的天龙八部,那可是完全不相干的。欲界天中除了天人之外,尚有天、龙、夜叉、乾闼婆(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蟒神),因此将这八种摄属人非人的众生就合称天龙八部,或称八部众。佛陀在人间或在天上说法时,天龙八部 | admin 2020-02-21 |
![]() |
】(著述者: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二辑178页,正智出版社)因此修行主要是要修意根,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就是要清净自己的意根,当然意识心要有正知见才能慢慢影响和说服意根。而我们每个众生在三地满心之前都有胎昧!每一世我们刚出生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完全忘记了往世的所有事情,我们到底有几个老婆也都完全不记得了!到底 | admin 2020-02-21 |
![]() |
换句话说:如果只有意业而没有口业和身业来配合,单单有意业,不会成就三界中的善恶业行,只是让自己心的业种在熏习改变而已,这是不会影响到正报的,所以说意业的贪瞋痴等三件事是业而不是道:所以佛说:这是因为自不行故。也就是说,意业中的贪瞋痴还没有透过口业和身业来实行,所以就没有成就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所以不会影响到正报的。另外身跟口所造的身三业、和口四业七件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