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在法中,真正的修行人却大部分是不畏惧死亡的。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 admin

2020-02-21

那么这一些都是在心地上用功,这才是真正的苦行,修这样的苦行,才是会对成之道是有所帮助的。所以,外相上的苦行,并不是真正的苦行,是与解脱道或者菩提道是无关的。世尊的弟子之中,以大迦叶尊者为头陀第一,换句话说就是苦行第一,虽然在外相上也示现种种的苦行,但仍然不是因为外相上的苦行而证果。因为解脱道的法是要断我见、我所执与我执,而菩提道的法是要证如来 admin

2020-02-21

我们来介绍业是怎么来的呢?常常有人修学法时不断地埋怨自己,老是说自己的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讲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呢,但是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有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有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了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 admin

2020-02-21

对这些世间法贪著,在法上,我们说这叫作我所执,对我所的执著。譬如,有些人买了贵重的东西,本来应该要正常使用,才能发挥这个东西的价值,可是他却舍不得拿来用,宁可摆在那边当装饰品;自己不用,也不让其他人使用。也有些人把银行的存款数字,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每天在数字上斤斤计较!像这样的人,都是我所的执著很重的人,贪著身外之物。可是这些东西能保有多久呢 admin

2020-02-21

法中说到:凡有出生就一定会有死亡,有生就必定会有后面的老死。当众生一出生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衰老了,衰老到一个程度,就会进入死亡;这个过程任何众生都避免不了,包括我们自己也已经像这个样子,经历了无数的出生与死亡。也就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来来回回,虽然现在我活着,但未来一定会有死亡的一天。所以,丧葬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众生都避免不了的。如果我们不是进入 admin

2020-02-21

在经教中开示说: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维摩诘所说经》卷1)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不可以执著说,自己领悟到的法义一定是已经最究竟了,认为这些法义我完全都懂了等等;那对于修学就会产生障碍而无法更上一层楼了。因为对于法的领受内涵会随着修证层次而有差异,这是一直要到地才能究竟的,所以在圣教中有开示说:如果有人自言尽知法或者出诸经中相违过失 admin

2020-02-21

(《大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3)也就是因为往世之业力的关系,导致其有相应之五阴身,而接下来有其相应所能了知的境界相。譬如与人类在共同环境生活的畜生道,其领受之六尘境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以昆虫来说,诸位观众都可以想象,它所了知的境界相就只是那么狭小,即使以世间法来说,它们能够熏习到的法真的是很有限。乃至于比较大型的动物与人模拟起 admin

2020-02-21

因此如果不是有菩萨的开示,大家都很难去发现这六尘事实上是有外六尘与内六尘的差别,而自己的识阴是不曾缘取外六尘,而是只有缘取内六尘的;而因为有外六尘与内六尘的差别,相对的就有外六入与内六入的差别。因此除了对于五欲六尘的法义需要如实理解之外,连带的我们也要知道六入之法义。在《阿含正义》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说:【因为有六入,而又迷于六入的缘故,全都误 admin

2020-02-21

这种别离的痛苦,在法里面就是爱别离苦,是八苦之一;是说心爱的人、事、物与我们离开而引生的苦。在法里,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法,其中苦圣谛就是在讲众生种种的苦,可以归纳为常见的八种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众生的苦不外乎可以归纳为这八类。有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苦的体会特别深,就像故事中的这一对父母,就 admin

2020-02-21

今天略谈的题目是: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在陀快入灭时,身边有许多的弟子们围绕着,而且都非常的悲泣,陀就说:我要离开了。你们还有什么在法上的或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赶快问我。当时身边的弟子们都只顾着伤心,大家默然无语。这时候陀就主动的开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涅槃经》卷3)陀说完这句偈颂后,就跟这些弟子们说:你们应当知 admin

2020-02-21

陀说的第三句偈颂,生灭灭已,如何是生灭灭已呢?就是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无明痴、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欲爱,以及一切的烦恼相。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当中的自我贪爱以及邪执的断除,是必须历缘对境深心体察,不能只是在知见上。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 admin

2020-02-21

当前许多修行人无法证得初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对识阴的内容不如实知,往往把识阴中的某些境界,特别是意识心的变相境界,当作已经不是识阴、不是意识的境界了,当作是已经亲证实相心如来藏,或名真如的开悟境界了;也有人错将六识心的自性----见性、闻性乃至知觉性----误认为性,就自称已经开悟了;也以这种错误的认知,而为别人印证为开悟,如此师徒共同堕入了大妄语业中,其 admin

2020-02-21

《杂阿含经》卷8:【告比丘:善哉!善哉!于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以得解脱;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谓意识法。】(《杂阿含经》卷8)这段经文特别强调,对于意识及其相应法都不想要再出生了,就是断除生死根本的人,如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 admin

2020-02-21

三界九地任何的苦都是因为有识阴才会存在,除非它断灭了,否则识阴永远都会与一切法的苦性相应,所以才会开示说︰有受皆苦。这个部分是从三苦、八苦的领受来现观识阴的无常变易,透过现量的观察与体验来灭除对于识阴我所的执着;对于识阴误认自己是常住而真实不灭的法这种邪见就会断除。接下来,我们再从识阴的集苦这个方向来了解识阴的相貌。识阴六识心的功能就是了别六尘; admin

2020-02-21

我们看经典怎么说:【(告慈氏):若我重患之时,求亲爱人,慈心瞻省扶侍我身,摩擦沐浴供给饮食,病瘦医药种种相资;虽则如斯,而于我身病苦之中无相代者,况于未来而能救我生死大苦。而我此身于现在世中无依无怙,何况未来。我身既然,有情亦尔,自我及他皆无恃怙,是故归依真实三宝。何以故?以常住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典说,有人可以帮忙我们世间种 admin

2020-02-21

可是我们看到陀在经典里面就有说到,在世间里面,最有福德的人就是转轮圣王,就是国王,特别是金轮王,他可以管辖四大洲,他的福德是最为广大的,可是金轮圣王对于他的七宝,他能够永远去拥有它吗?陀也曾经说过,祂以前也经常作转轮圣王。在《长阿含经》里面就有一段经文,在描述以前陀在过去世祂的本生的情形。经典里面说:【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阿弥陀!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这几个讲次,我们是要跟大家谈五蕴。我们之前约略讲过五蕴,为什么要谈五蕴呢,这里再稍微给大家复习一下。之所以要谈色、受、想、行、识这个五项内容,最主要是希望让大家透过这个五项内容,更精确掌握什么叫作我;如果我们一旦掌握了什么叫作我之后,我们就有机会能够真正的对治烦恼、减轻烦恼,或是到最后究竟解脱于烦恼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阿弥陀!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典故事》单元,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众经撰杂譬喻》卷上之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标题是当观无常以离众苦。经文不长,内容是这样子的:【一切众生贪着世乐不虑无常,不以大患为苦。譬如昔有一人遭事应死,系在牢狱,恐死而逃走。国法若有死囚踰狱走者,即放狂象令蹈杀,于是放狂象令逐此罪囚。囚见象欲至,走入墟井中,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阿弥陀!欢迎您收看《典故事选辑》。今天我们要讲的典故事是优婆斯比丘的前世与今生,我们将藉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三毒心对于有情三世流转的影响。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时代,有一个国家叫作罗阅祇国。在这个国家中,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有两个儿子;兄弟两个人都长大了,富有的商人就将家中的事业,交给两个儿子来经营。而当年轻的哥哥到了要结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阿弥陀!欢迎您收看《典故事选辑》。今天我们要讲的典故事是莲华女悟无常,我们将借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释迦牟尼所开示的五阴虚妄。在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作莲华(莲华就是莲花的意思),她的姿色非常的端正,长得非常非常的漂亮,而且身材也非常非常的好,可以说在那个国度里面是美若天仙;而因为她长得这么的漂亮,所以全国的王宫贵族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