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因为善于接受父母们的敕命,也同样善受师长与善友的教敕,无量世如法奉行之后,就能得到身臃满相;因为你能够接受他们的教敕去做正确的事情,身体就健康,一世一世的改变成好的种子,成之后当然就获得身臃满相。接下来又说:〖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膞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膞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如 admin

2020-06-08

  那到地的时候,当然这个如来的第八识,已经圆满成就了国的庄严,那么祂所摄受的、所庄严的这个清净土,当然就是由如来所住持。所以一个莲华座,含摄了一切如来所摄受的世界,当然就是说,一个莲华座祂是一个如来身,同时也充满了一切世界。《华严经》这一句话为前提,我们再来看看,从《梵网经》中怎么来说明。比较详细的说明的内容是这样子的:是诸子,谛听善思修行, admin

2020-06-08

  这个大乘光明三昧指的是进入了初地之后,要能够真正通达大乘的修道的过程跟内容的话,是应该要求诸的加持;而诸的加持可以令入地的菩萨,能够获得大乘照明三昧,能够对于后面的修道——十地的修道,能够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是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也就是《楞伽经》里面,有这样的一段经文:【(告大慧:)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神力,所谓入菩萨大 admin

2020-06-08

  菩萨要这样去度众生入无余涅盘来灭度他们,这个才是在「度众生」的事相上应该了解的真实义;说的是这个道理,而不是依文解义。--------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大乘正宗分〉第三 admin

2020-06-08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admin

2020-06-08

  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 admin

2020-06-08

学基础学习导引:学释疑三归五戒十善业五时三教烦恼业力与轮回三法印四圣谛五阴十八界四禅八定六波罗蜜什么是教学释疑学释疑(一)【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3.html学释疑(二)【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5.html学释疑(三)【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7.html三归五戒学与三归五戒 admin

2020-06-07

实证教学习导引:学正知见三乘菩提概说宗通与说通入门起信阿含正义胜鬘经讲记不二法门识蕴真义学正知见【共55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58.html学正知见二【共48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0.html三乘菩提概说【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2.html宗通与说通【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 admin

2020-06-07

  《成唯识论》卷3.玄奘菩萨云:「若不摧邪无以显正」《大方广华严经》卷33〈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知识者。能摧异论。善能安立摧邪见故。」《大方广华严经》卷21〈21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菩萨摩诃萨。以法施等诸善根门。如是回向。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悉得诸无尽法门。分别解说诸法门。摧灭一切外道邪论。令辞理穷屈。」《大般涅盘经》卷3〈4长寿品 admin

2020-06-06

  说业报差别经》云:“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说恒水经》云:“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受菩萨戒仪》中也说:“三归五戒得人身。”《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 admin

2020-06-06

子当以之正法永住为己任,若二者得全,则当兼具之。若情势不能两全,则宁当灵龟,不忍成其为钝鸟也。以灵龟为法忘躯,而至迟七返人天,必成俱解脱圣者;钝鸟则仍永沉生死,虽受人间不明究里之子所崇拜恭敬,而出离无期。又灵龟以荷负法重任,而非放逸故不修禅定,一生为法忘躯,舍寿时虽不免病痛之苦,而无碍其智慧正念,子何惧乎哉!又此灵龟于法之弘传,功业勋 admin

2020-06-03

问四、后得无分别智是否即是“无分别中广分别”?后得无分别智与别相智相同吗?还是有所不同?二者皆含摄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二者以何时开始?到何时圆满?二者即是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乃至含摄地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吗?明心时一念相应,即始得下品平等性智和下品妙观察智,一直到初地入地心时圆满;见性时一念相应所得智慧亦含摄其中吗?明心与见性所发起之智慧,都 admin

2020-05-31

  著名的藏密宁玛派(红教)教主、五明学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是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高级病房死的,他生前曾无数次给弟子说文殊菩萨告诉他会活到多少多少岁,经常说的岁数都不同(也许骗人太多,他自己都迷惑了。)。他死后开法会时我也在色达,当时有很多人,见他遗体要承诺念“阿弥陀”300万遍(念再多我们都能做到,一生念门弟子的荣幸。可是,一 admin

2020-05-28

所谓“一国土无二出世”及“一时无有二出世”,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一个意思,就是说,在一尊陀所教化的区域内,在其教法驻世的时段内,在这期间,是不可能再有其他陀出世度化众生的!这是一个规矩!即典中经常提到的:决定无有一土中有二如来俱时出世!欲使一时二出世,无有是处!二尊不并化!世无二之号!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 admin

2020-04-28

”然一切有情真心非能遍一切处示现,未到地故。《八十华严》卷30云:“譬如真如遍一切处。”乃是地境界,非菩萨七住明心或初地明心所得境界,恐众生误会故,于卷30内又云:“譬如真如是境界。”虽已提示,依然有许多人误会。若道每一有情众生之真心遍一切处示现者或说为遍满虚空者,此人不是真悟之人。一切有情之真心本体,若未修至地者,皆 admin

2020-04-15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陆续发生过许多次重大的疫情,这次的新冠病毒又更为严重,表面上看来,这些都是病毒入侵所造成,但是从背后更深一层来看,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呢?我们今天就从因果、法的角度,来说明一下。中国自古就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说法,而在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说明我们的起心动念,所造 三摩地

2020-04-12

 而本会上课及听经者属於门的稀有人物,或已悟、或今悟、或将悟,应予最严密的保护,令不失道器及正法力量故。 因疫情缘故,今年禅三改在五月举行,以策安全,但因某些地区的同修无法前来参加,故减为二梯次;但每梯次多录取九人,减少遗珠之憾,一并周知。 于防疫期间,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扩散而影响防疫全局,是故本会回复上课、讲经的日期不得不一延再延, 三摩地

2020-04-12

  如是经律是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所说者。是名菩萨。”---《大般涅槃经》“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说是已便入涅槃。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我说四大无有寿命。若有经律作是说者。是名说。若有随顺所说者。当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随所说者。是魔眷属。”---《大般涅槃经 admin

2020-04-08

《远惑趣道》中对《大乘庄严宝王经》真伪的判定一、《大乘庄严宝王经》卷4说:【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彼法师礼拜供养。」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如见功德圣地,又如见福德之聚、如见珍宝之积、如 admin

2020-04-08

近几年网络弘扬法日益热烈,门派之争法义讨论不绝于耳,别有用心的某些人乱扣帽子,谎编网文,期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教中的外道法和相似法,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对于某些宗派的质疑和批评,也成了教徒某些门派之间的斗争工具。为了打击异己,某些弟子不能依理依据如理如法,而是不惜造妄语业,自创邪教名单广为传播,可悲可叹。如此种种,当不是我门弟子所为,望 admin

2020-04-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