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再看《阿含经》,在《杂阿含经》第八十经,佛陀说到圣法印,并讲圣法印可以令修学佛法的人知见清净。只是在说圣法印内容时,谈有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有些人就认为佛陀在这里是说三三昧,没说三法印。其实,三三昧就是三法印的意思。查阅《阿含经》其中的经典,有非常多关于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或是空、无相、无愿,或者空、无相、无作,阐明三三昧就是三 三摩地

2018-07-21

佛陀所教的真理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更大的范围叫作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范围谈到的菩提,里面有菩提这两个字;关于菩提,我们说,我们可以用《心经》上面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些叙述的文字来描述菩提。其实菩提谈的就是,我们在《心经》上面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佛陀说:有为法是依无为法才能存在的,而无为法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所依,所以称为法身。如果没有如来藏,就没有二乘菩提可说,因为二乘菩提是依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观察的,具足现观了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才能断除我见、断尽思惑,所以缘起性空观是依蕴处界而有的;可是,蕴处界却又依如来藏而有,佛在《阿含经》说:这个识─如来藏─来入胎、住胎,才会有色身,才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佛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十八种差别。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 三摩地

2018-07-21

392,a11)所以唯有实际得到大涅槃者之如来,可以说有真正解脱境界,这解脱究竟境界根本不是小乘人所能够知道于万一的,真正的解脱道,真正的解脱实义,是不能够离开涅槃而有他说,所以如来世尊才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毕竟解脱即是如来!」因此为了安慰二乘人,所以便将非如实的二乘解脱,如是灰身泯智的修证,当作解脱而说!只有不清楚如来实义的人,才有可能在小乘法中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可以从所说的内涵以及所讲述的道次第,是否符合三量的标准,举例来讲,看是否符合佛陀至教量圣教量的说法,是否符合现量实证的内容,也是否符合比量逻辑推论的这个道理。所以必须要符合三量。我们相信每个人都不愿意被人家误导,可是众生被误导的情形还是非常非常的多。所以说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要往成佛之道迈进的过程当中,我们都不希望被误导。因此说,检查每一 三摩地

2018-07-21

-----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05-28 (原标题: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三摩地

2018-07-21

当时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里面,有一位阿那律尊者,因为佛陀呵责他懈怠,他就努力用功不休不眠,结果眼睛弄坏了;当这个眼睛、眼根弄坏之后,就跟这个可爱的眼根爱别离了,这就是苦。声闻人通过从三苦、五苦、八苦的观察,了知在这三界里面,没有一处可乐的,都是苦。再比如,出生时是一个有缺陷的(身)根,这就是怨憎会苦。我们这样观察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三界六道里面 三摩地

2018-07-21

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脱而尚未具有解脱知见时,就名为身证。若是具有见地了,但是仍然执著欲界法,无法脱离欲界生,很努力修行以后也只能是二果人,不能成为三果 三摩地

2018-07-21

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只能令人成阿罗汉之法;单修阿含解脱道之实证,只能够使人成阿罗汉,并不能够使人成佛,所以佛陀入灭以后,没有一位证得解脱道极果的大阿罗汉,能够敢绍继佛位而自称为成佛。所以,解脱道是佛世尊为了接引畏惧生死轮回,而急切想要解脱分段生死轮回的二乘人,而从佛法中把较易成就的这个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这样子现量观察、比量观察完了,你也可以从至教量──也就是从佛陀所说的圣教量上面来印证。佛在阿含部的经中有很多地方这么说:眼、色因缘生眼识,耳、声因缘生耳识„„乃至意、法因缘生意识。这很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意根与法尘作为助缘,意识才能生起;不论是有念的意识或者离念的意识(不论是有念的灵知或离念的灵知),都是要以意根及法尘为助缘才能出生 三摩地

2018-07-21

佛陀祂是亲自示现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上,祂是正遍知觉。祂的正遍知是无远弗届的,不是只有在三千大千世界教化众生而已,祂在其他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一样没有休息在教化世间。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贪瞋痴、远离一切无明;祂不用休息,而可以尽未来际来救护一切有情来脱离这生死的苦海;佛陀的智慧是无上的,他没有一个止尽;佛陀对于一切世间的法,完全了解,这就是我们说的佛的 三摩地

2018-07-21

佛陀还有第三种身,称为应身及化身;应身是说祂往世所度的徒弟们,在人间道业成熟的因缘时节到了,所以降神母胎,出生在人间,这就是应身,是感应我们大家道业成熟的因缘来生在人间。那么世尊示现入灭以后呢,就以化身来感应有缘人,所以直到现在仍然还有很多人会梦见释迦牟尼佛,或者在定中得到佛陀的召见,这就是化身。报身与应身、化身都依法身无垢识而出生,没有法身就不会 三摩地

2018-07-21

祂还有另一个本来就在的涅槃性;关于涅槃,不晓得诸位学佛以来有没有思索过涅槃的意涵?当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五阴十八界都灭尽,没有任何一法存在了,是不是断灭空──缘起而性空呢?佛陀在阿含中说过:阿罗汉们所证的涅槃是清凉、真实、寂静、常住不变。显然,无余涅槃中不是断灭空,所以不该单以缘起性空来解释无余涅槃。那么,真实而常住不变的无余涅槃中究竟是什么?当阿 三摩地

2018-07-21

当你这样实证佛法以后,出世弘扬这两个主要道——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完全依照佛陀的真实意旨去弘扬,这样的佛法布施,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甘露法施。-----平实导师《甘露法门》--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原标题:佛菩提道和解脱道方属佛法中的“甘露法门”) 三摩地

2018-07-21

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了,我们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佛法跟外道的不同;为什么我们归依于三宝、归依于佛法,而不归依于外道?这一个层次,乃至第二个层次:为什么在佛法当中,我们主要是修学大乘,而不归依于小乘作一个定性声闻人?这两个层次,我们在这个单元我们简单来说,外道把不生不灭法讲错了,而一些错误的认为说:大乘法是佛涅槃之后,这一些论师们因为对于佛陀永恒 三摩地

2018-07-21

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示,阿支罗迦叶被牛抵触而死之后,他是往生到何处?他是往生到哪里去呢?他有没有证果呢?因为这是修学声闻菩提,所有想要实证佛法的人,最关心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就跟这些比丘说:阿支罗迦叶已经般涅槃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法、次法。所以佛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什么是第一记呢?就是声闻的最高果位,就 三摩地

2018-07-21

这时候教团当中彼此互相埋怨:“难道真的没有人,可以把毕陵叫来吗?难道真的要派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长老,才能把毕陵给带来吗?”此时佛陀来到僧团,佛听完了大众的禀告之后,只说了一句“你过来”!于是在一瞬间,毕陵就出现在佛的面前,毕陵尊者对佛禀白说:“佛啊!我不骄慢,我也不会自大去轻蔑于人,只是当我才想要开口呼唤诸位长老和尚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1

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示,阿支罗迦叶被牛抵触而死之后,他是往生到何处?他是往生到哪里去呢?他有没有证果呢?因为这是修学声闻菩提,所有想要实证佛法的人,最关心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就跟这些比丘说:阿支罗迦叶已经般涅槃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法、次法。所以佛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什么是第一记呢?就是声闻的最高果位,就 三摩地

2018-07-21

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示,阿支罗迦叶被牛抵触而死之后,他是往生到何处?他是往生到哪里去呢?他有没有证果呢?因为这是修学声闻菩提,所有想要实证佛法的人,最关心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就跟这些比丘说:阿支罗迦叶已经般涅槃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法、次法。所以佛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什么是第一记呢?就是声闻的最高果位,就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