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此派的特点:1,是不承认《解深密经》等佛陀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是了义经。2,否定阿赖耶识的自证分,也就是否认有阿赖耶识的可证,否认万法唯识、三界唯心。3,并以此邪见组织“大乘佛菩提道次第”,误导众生。此派的观点错误严重。故我国不传,后来被传至西藏,得到了阿底峡、宗喀巴的厚爱,极力推广,破坏佛教之严重!月称梵名Candrakīrti,西藏名Zla-bagrags-p | admin 2018-07-22 |
|
弥勒菩萨是佛陀在经典中亲口授记的此娑婆世界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月称说阿赖耶识无,而弥勒菩萨证明阿赖耶识决定是有!!!当弥勒菩萨与月称的观点不一致时,难道您会相信月称的观点而否定弥勒菩萨的观点? (原标题:弥勒菩萨的正论对月称论师谬论的批驳) | admin 2018-07-22 |
|
此派的特点:1,是不承认《解深密经》等佛陀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是了义经。2,否定阿赖耶识的自证分,也就是否认有阿赖耶识的可证,否认万法唯识、三界唯心。3,并以此邪见组织“大乘佛菩提道次第”,误导众生。此派的观点错误严重。故我国不传,后来被传至西藏,得到了阿底峡、宗喀巴的厚爱,极力推广,破坏佛教之严重!【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古 | admin 2018-07-22 |
|
如第一件破僧事件的提婆达多,因为对佛陀起嫉妒心想要取而代之,要追随他的人出去对出家不久的年少宣说:你们只要跟随我,不要去跟随佛陀;你们只要尽形寿守着五法——就是尽形寿乞食、着粪扫衣、不食盐酥、不吃鱼肉、还有露坐,你只要受持这五法,很快就可以证果。提婆达多订立这种简易的法则,就是要年少的僧人来归依他。这五法当中饮食就占了三法,所以就是属于饮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遭受种种的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十无尽愿不是依着大悲心而发,而是只想着自我修证的私心而发,因为有私心就不是清净,那就不是《解深密经》所说的增上意乐清净,当然也永远无法成就究竟佛道,具足佛陀的果德。从这里来看,众生无边誓愿度,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既然是诸佛在因地行菩萨行时所发,乃至成佛之后也永不舍弃的殊胜大愿,那么诸佛成佛当然就不会选择像经典上所说的大部分众生都不得遇佛、不闻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对于帮助祖先乃至鬼道有情,其实世尊也有开示相关追福的正理,这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卷5佛陀早已开示有关“为祖先追福”的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行者可以先布施给有修行的人,再透过这个有德修行者的咒愿回向的功德力的方式,然后让鬼道的祖先得到福德的这个方法。我们来看经典怎么说,《菩萨优婆塞戒经》卷5〈杂品〉世尊是这样开示的:“是故智者应为饿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国王以一件金缕袈裟供佛,佛陀随后将其转赐给徒众时,诸比丘见其华丽非常,谁也不敢接受,唯独弥勒安然受之,并将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乞食。一些比丘因此而产生议论,他听了也丝毫不放在心上。弥勒在《楞严经》中说: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在《法华经序品》中,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佛陀是如何降生人间成佛的?一般八相成道指的是最后身菩萨从兜率陀天下来,示现入母胎、住胎、出胎,然后成长出家修行,一直到成佛、转,与入涅槃的过程,而在我们这个世界,这是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在经典里面也开示,从过去的毗婆尸佛是如此示现,现在释迦世尊也是如此示现,乃至未来的弥勒尊佛,也将如此示现成佛。譬如在《长阿含经》卷1中开示:【比丘!当知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说人是非,不对!如理如法指出人的邪知邪见,则善莫大焉!何以故?佛陀指出众生之过恶,是为了救护众生而遮止众生造恶故。目前国内佛教界有一种象就是:对于正常的佛法辨正,教界的人士大都会以扣上“自赞毁他”或以“诽谤佛法”的帽子,来反驳对方,作避逃避的理由!自赞毁他是表扬自己修行好,贬低别人的修行。摧邪显正,则是把错误的法列出来,拿正确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的活动以及仪式吗?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是〈因由分〉,这一段是在叙述佛陀聚集宣说这部《金刚经》的起因;所以,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说法的聚会。我们可以再举《大般若经》的,里面佛陀开示的,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里面:【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从十方界所事诸佛中没来生此间,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说佛事二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佛教的事,或者是关于佛陀的事,而佛教就是佛陀的法教,所以,佛教的事可以说就是佛陀的事。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内容记述佛陀大目犍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法于佛,佛告诉目犍连,应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可令其母脱离苦难,后世演变为盂兰盆供与盂兰盆节。3、殊胜地位。古典戏剧目连救母的故事原型即源于此经,自梁武帝后所行盂兰盆节或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有益于民间之孝行,故该经堪称佛门另一大孝经。该经虽只有八百字,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长劫菩萨道之行止是以六度、十度为总纲而衍生出无量无边的菩萨万行,所以种种善行莫非都是菩萨要亲自一世又一世经由与数不尽的眷属众生结缘而彻底实践的!为了能于长劫流转中道心坚固,恒时承蒙佛菩萨的护念,而能确实履践菩萨万行,增益身口意三业,让我们首先熏习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佛对佛陀示敬之基本礼节及意涵。本内容摘录自平实导师在《楞伽经详解》第一辑(第72页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佛陀在律典之中也有对类似的律仪而有所开许,因为佛陀在律典当中认为说:信佛法人一心与,若舍去,便应食。律典上是这样说的,是说信佛法人一心与,若舍去,便应食这样的圣教开示,而不是将这些统统丢弃。一样的可以食用,而且这样作,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勤俭环保的概念,并不是一味地丢弃来处理。而且有时候,有的人他会感应鬼神,因此对于这类的食物食用之后,就会产生不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事这两个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佛教的事,或者是关于佛陀的事;那究竟是什么事呢?答案可能会因为一个人对于佛教以及佛陀的了解而有所不同。还没有深入经藏,对于佛教以及佛陀只有初步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佛事就是供佛、拜佛、念经、诵咒的这些仪式,或者是在佛菩萨形像前举行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一般所称为的这些的活动。这样的认知到底对还是不对呢?我们不妨先来探讨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我们依世尊的定义,出家与否并不是指表相上是否有剃除须发、着染衣的身出家为标准;而是以能够依着佛陀的圣教,发无上菩提心,以大慈悲来饶益一切有情,并且修学三乘菩提成就佛道,作为真出家的标准。但是,目前在台湾以及其他有表相佛法存在的地区,普遍都有偏邪错误的观念,认为:现比丘、比丘尼相的出家二众就代表住持三宝、表相三宝当中的僧宝,所以是远远高出在家二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关于搭衣,三条衣、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在古时候佛陀的年代,跟现在正好相反。刚开始时的僧团中,关于所穿的衣服,他们有贴身的衣服,还有出外穿的衣服,然后还有乞食应该具备的,或者要面见佛陀时应该具备的较好的外服。可是当时出家人的衣服,都是从尸陀林──也就是弃尸林,那边去捡来裁制而缝制的。也就是说,贫苦人家有人死了,用粗布包裹好了以后,就请背尸人(有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就有说:对于这些咒术,如果说它是属于遮道法,那佛是不做这件事,是不做这件事情的。譬如说《长阿含经》卷十三:【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或能令住,种种厌祷,无数方道,恐吓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又能为人安胎出衣,亦能呪人使作驴马,亦能使人盲聋瘖痖,现诸技术,叉手向日月,作诸苦行以求利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