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21]“甘露王菩萨”于CBETA中华电子佛典完全无考,改查“甘露王佛”则见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佛说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22]《瑜伽集要燄口施食仪》:“甘露王菩萨摩诃萨。”《嘉兴藏》册19,页201,下23。 [23]《瑜伽集要施食仪轨》:“甘露王菩萨摩诃萨。”《新纂卍续藏 | admin 2022-06-23 |
|
(2)查“安位菩萨”,仅出现在《佛说佛名经》[8]、《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9];从经文脉络,可知是特定菩萨的名号。 (3)本会旧版《安座法会》仪轨称颂“安位王菩萨摩诃萨”的用意是:没有一位佛弟子有能力为某一尊佛或大菩萨的圣像安座,因此必须奉请安位王菩萨摩诃萨来统理一切现场安座事宜。 (4)但当从法界整体思考时,很明白唯 | admin 2022-06-23 |
|
知道了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的意涵,这三障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佛说佛名经》中这样说:所言三障者:一曰烦恼障、二名为业障、三是果报障。此三种法,更相由籍:因烦恼故,所以起恶业;恶业因缘故,得苦果。又此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呵啧:亦詺此烦恼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亦詺此烦恼以之为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亦詺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 | admin 2020-06-08 |
|
知道了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的意涵,这三障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佛说佛名经》中这样说:所言三障者:一曰烦恼障、二名为业障、三是果报障。此三种法,更相由籍:因烦恼故,所以起恶业;恶业因缘故,得苦果。又此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呵啧:亦詺此烦恼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亦詺此烦恼以之为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亦詺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 | admin 2020-06-08 |
|
如《佛说佛名经》有这样的圣教:所言三障者:一曰烦恼障、二名为业障、三是果报障。(《佛说佛名经》卷1)《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也说:三种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大智度论》卷5)首先来说烦恼障。《瑜伽师地论》中说: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瑜伽师地论》卷29)这意思是说,烦恼障所说的烦 | admin 2020-06-08 |
|
如《佛说佛名经》有这样的圣教:所言三障者:一曰烦恼障、二名为业障、三是果报障。(《佛说佛名经》卷1)《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也说:三种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大智度论》卷5)首先来说烦恼障。《瑜伽师地论》中说: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瑜伽师地论》卷29)这意思是说,烦恼障所说的烦 | admin 2020-06-08 |
|
![]() |
】 14、《佛说佛名经》卷第二【次礼十二部尊经大藏法轮。…………南无大方等如来藏经】 15、《菩萨璎珞经》【曾闻如来藏如来秘要慧 名曰普严土菩萨璎珞经】 16、《合部金光明经》【何者非化身非应身。是如来法身。善男子。是法身者二无所有显现故。何者名为二无所有。于此法身相及相处。二皆是无。非有非无。非一非二。非数非非数 | admin 2018-08-09 |
![]() |
”(《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 | admin 2018-08-05 |
![]() |
14、佛说佛名经卷第二次礼十二部尊经大藏。…………南无大方等如来藏经15、菩萨璎珞经曾闻如来藏如来秘要慧名曰普严土菩萨璎珞经16、合部金光明经何者非化身非应身。是如来法身。善男子。是法身者二无所有显现故。何者名为二无所有。于此法身相及相处。二皆是无。非有非无。非一非二。非数非非数。非明非闇。如是如如智。不见相及相处。不见非有非无。 | 三摩地 2018-08-01 |
《佛说佛名经》7.《金刚心陀罗尼经》8.《梵网经》9.《央掘魔罗经》卷四10.《佛说佛医经》11.《菩萨善戒经》12.《分别善恶报应经》13.《受十善戒经》1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15.《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1.《楞伽经》十卷本,卷八,遮食肉品第十六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食肉者,当知即是众 | admin 2018-08-01 |
|
![]() |
(《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着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着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佛说佛名经》有这样的圣教:所言三障者:一曰烦恼障、二名为业障、三是果报障。(《佛说佛名经》卷1)《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也说:三种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大智度论》卷5)首先来说烦恼障。《瑜伽师地论》中说: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瑜伽师地论》卷29)这意思是说,烦恼障所说的烦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