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三类人,他是要求佛菩萨乃至龙天的加被,保佑全家平安,然后事业顺利;心量大一点的话,他可能进一步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第四类人,他是想要达成经典中所说的某一个目标。有的人是要求神通,有的人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听说佛的智慧无量无边,所以他是要求智慧的。第五类人,他只是单纯的就很喜欢课诵,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想想说,可能是因为对佛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从人天善法、解脱道法,乃至于佛菩提道法,所以才说以佛菩萨因缘故,这个世间才会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可是,为什么说声闻缘觉乘他没有办法摄受与自己同一种种性的有情,而必须要由菩萨来摄受呢?这是因为说,声闻缘觉乘的有情,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亲证解脱,一旦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五阴身俱灭,已经没有阿罗汉、辟支佛在这个世间出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否定了意根与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主张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妄称如来藏只是施设假立的名相,就是只承认说一切有情众生只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这样主张的人当然会进一步否定,佛菩萨在经论中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认为那只是一种学说思想。但是,识阴六识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能够自己存在的自体性;纵使是禅定境界中的意识细心,乃至到了非想非 三摩地

2018-07-22

存在神通吗?有哪几种?(神通,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佛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当中,这样子记载,说:【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人非 三摩地

2018-07-22

就福慧来说,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这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以菩萨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这六度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还有禅定这五度是属于福德,般若一度则是属于智慧。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三世十方一切的诸佛菩萨大圣主们,全部统统都是修这四种法要,来实证三乘菩提的内涵;所以,我们要如何广结善缘,就要注意这四个要点。与善知识及众生来广结善缘,要符合三量的内容,智慧为先导,这样来成就佛道,证得解脱。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9集如何才是广结善缘?>正伟法师(原标题:怎么才能广结善缘?)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三世十方一切的诸佛菩萨大圣主们,全部统统都是修这四种法要,来实证三乘菩提的内涵;所以,我们要如何广结善缘,就要注意这四个要点。与善知识及众生来广结善缘,要符合三量的内容,智慧为先导,这样来成就佛道,证得解脱。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9集如何才是广结善缘?>正伟法师(原标题:如何才是广结善缘?)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要了解,诸佛菩萨的所作,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在道业上面进步,所以常常有很多种情形是以起信为主。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佛菩萨在你用功的时候,或者用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偶尔会因为某些根器的众生他需要鼓励,需要鼓励他才能进步;所以就示现瑞相来鼓励这个行者,让这位修行人能够生起信心,因此看到瑞相而更加努力往前进步,让这个缺乏信心的人能够提起信心乃至信力。我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我们在实践回向的时候,内心之中乃是至诚心的祈愿诸佛菩萨的显冥加持;因为这样殷重至诚心的缘故,更可以感应诸佛菩萨的摄受加持,那也可以透过佛菩萨的加持感应道交,或者现前加持,或者不现前加持,而为我们作证或加持。因为诸佛菩萨都是以大悲心为首,诸佛如来都是誓愿利益一切众生;因此,在我们至诚心、殷重心的回向的同时,一定能够感应祂们能够感应众生的心行,而不 三摩地

2018-07-22

同样的情形,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人说,传说某个大名师乃至是什么大菩萨转世,因此对于那个假冒的佛菩萨产生了迷信盲从的偶像崇拜,这样偶像崇拜乃是迷信盲从没有智慧。这一类人非常多,因为假冒佛菩萨名义的人非常多,不外乎就是要骗财骗色,广捞信众的钱财,他们对于三乘菩提的智慧根本没有实证。这类的假冒佛菩萨很多,因为众生对于佛法的知见不了解,所以被他们笼罩。因此,众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佛陀希望正信、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是以佛菩萨开示的四依道理而行,希望一切正信佛弟子们,要依循于对法理事实的验证而信受,而不是依循于对于古今某一有情众生而信受;因为佛法乃是依循法界实相的真实法理,而不是偶像崇拜于某位有情而失去理智。不仅如此,佛陀还教我们,要依循于法理的本身内涵而行菩萨行,而不是依循于语言文字的表相而已。很多人学佛读经典,乃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至心忆念诸佛菩萨,以为自己忏悔来作证,同时自己心得决定而改往修来,同时勇孟地发起菩萨的菩提大愿,这样能够广行菩萨道,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此至诚心的忏悔的人,一定可以感应诸佛菩萨加持而灭罪。我们来谈谈理忏的部分。理忏就是实相忏悔,也就是说一个证悟的菩萨行者,他可以实践实相忏悔,以自己转依真如体性的方式来忏悔过去的罪业。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说,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不用限制自己说,我们在对待长辈的时候,一定要让长辈觉得很不方便,要想:他们就是因为没有熏闻过很正确的佛法,所以这一生中,往往按照他们的习惯,所以得不到诸佛菩萨的呵护。可是他们至少有福德,而且我们有过去生的因缘,与他同为家中的眷属,所以应当想办法摄受他们,而不要在一些锅碗瓢盆,以及吃荤、吃素里面多所计较。宁可自己吃素的地方比较窄小,但是自己的心志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果没有佛菩萨的教导,众生对于生命现象与生死轮回的了解,将是非常有限以及无法看到完整的面貌。如果我们常常亲近善知识熏闻正知见,与建立正确的佛法八识论架构,那对于这些生死现象,就能够有正确的理解,而不会再模煳不清了。依据《瑜伽师地论》卷1中的开示: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 三摩地

2018-07-22

地藏王菩萨有说到,既然是大家都有罪业的话,就有可能会有果报,那应当怎么作,才可以让果报不要在今世来作种种的障碍呢?因此地藏王菩萨说到:在十斋日的时候,可以来读诵这部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透过这经典的熏习,可以让每一位有情可以重新反省,知道因果的锐利、因果的恐怖,可以知道因果如实不会消退,也可以知道佛菩萨的圣号是如此的庄严,可以解消众生无始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愿意经常诵经,代表他对于佛法有信心,也因为常常诵经的关系,让他的信心越来越坚固,使得信根能够逐渐成就;同时未来世碰到这部经典,或者经中所出现的佛菩萨名号、佛法名相等等,也都会觉得很欢喜而希望进一步修学。因此藉由读诵经典,也可以把这些善净法的种子,种进心田之中带到未来世去,届时便很容易与佛法相应,因此利益当然是很大的。即使对于经中的某些义理无法完全理解,但是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日用饮食当中,经常有葱蒜无法避免,应该诵持楞严咒,由诵持此咒之故:「纵经饮酒、食噉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卷七)我们要指出的是,修道主要的障碍是在于重戒的无法持守。很多人一再的触犯重戒而不自知,由于触犯重戒,欲保住人身,尚且不得,何况能证三乘菩提?触犯重戒者,即使已证三乘菩提,若未及时忏悔,亦无法保住见道功德。哪些重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在某些情形下,累劫所具善根因缘,值遇诸佛菩萨及善知识的开示加持,因此能够趣向佛道,再配合自己的修证及福德智慧的增上,若得佛的大慈大悲大愿与威神力摄受,亦可在往生某佛国净土之后,便没有因烦恼之现行而退堕者,例如往生极乐者之上品上生及中品上生之人,甫生西已,即得烦恼障现行悉断之殊胜果报。-----《正觉电子报》第74期般若信箱(原标题:如来藏本来具足,世 三摩地

2018-07-22

在得人身之后仍有可能因为习性的关系,再度犯下五逆恶业而轮回不已,应当在某个善根因缘下,得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教导而发起菩提心修学正道,这样经由修学佛法熏习转变种子,并且能实证佛法,一步一步如实的修证,最后还是会成就佛道;但因为此世造作大恶业,因此未来修行至成佛之时间将极为长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是杀无明父、杀贪爱母、杀五阴阿罗汉者,反而可以加速成佛 三摩地

2018-07-22

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才能够观照诸法空相,熄灭人我差别,这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比丘听完之后,心胸豁然开朗,舍却罣碍,认真学道,一本初衷,终于得以证果。各位觉得,故事当中的这位树神,只是一位鬼神吗?不是的,他很明显的就是一位菩萨,但是不一定以佛的外相显现的这样一位菩萨。所以,如此可以了解菩萨道修行的长远性与连续性了吗?这些先来到人间的菩萨们,弘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