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五位百法如是次第展转生已,世间出世间法生焉显焉,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脱道,悉摄其中。然此百法一一法中,各有三三昧,唯初地菩萨满心者所知,不许明言。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转识灭已--入无余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经》所述之“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么成佛之道当中呢,也是这个样子,一个人证得如来藏,就是走到了佛菩提的入门。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就譬如异生凡夫位以及解脱道的初果到三果,乃至佛菩提道上还没有进入八地以前的第八识,都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的体位,祂的函盖面很广,乃至初地到七地的圣位菩萨由于起惑润生的缘故,所以也都还是在阿赖耶识位。第八识心又叫作异熟识,譬如解脱道的无学位圣人阿罗汉与辟支佛,又譬如八地以上的诸地菩萨,包括等觉菩萨也都含摄在异熟识的范围。佛地的第八识心叫作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时整个佛教界的大环境,对以如来藏为主轴的佛菩提道修证,仍然是懵懵懂懂,所知极为浅薄,到处都充斥着常见、断见,乃至各种外道邪见异说。平实导师为了救护被邪见所误导的众生,以无比的悲心和深妙的智慧,撰写《宗通与说通》,来阐述世尊所说成佛之道的正义,普愿善根福德具足的菩萨们,都能因此书而离开邪见罗网的笼罩,大步的迈向成佛的康庄大道。末学很高兴能够再次的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贤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其中的十住位又叫作「十发趣」;十发趣,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层次让你发起那个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的解脱道;这叫做十种发趣,也就是十住心。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这都是习种性的人。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 | admin 2018-07-21 |
|
初住菩萨经由财布施(资助印行善知识的书籍)来含摄法布施,这个内容意义非常深远!因为只有法布施可以让有情建立佛法正知正见,能够让有情知道如何是生死之苦,怎么样能够断除生死之苦而脱离三界!可是财布施的未来世果报只能在欲界中领受,在欲界中只能够脱离贫穷!而只有法布施能让有情断除无明(能够断除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来修学解脱道,来修学佛菩提道!可是财布施 | admin 2018-07-21 |
|
大乘所修佛菩提果亦复如是有深浅广狭之别。复次,佛究竟位之佛菩提果,亦必具足四种涅盘--具足二乘解脱果之有余及无余涅盘。既已现见二乘菩提之证悟有深浅之别,当知佛菩提果之修证过程亦必有其深浅之异,佛菩提果函盖二乘解脱果故。 复次,菩萨六住位中,现观能取所取皆空;如是印定随顺二取空已,般若正观犹未现前,直至触证自心真如--第八识阿赖耶,在此大乘真见 | admin 2018-07-21 |
|
大乘所修佛菩提果亦复如是有深浅广狭之别。复次,佛究竟位之佛菩提果,亦必具足四种涅盘--具足二乘解脱果之有余及无余涅盘。既已现见二乘菩提之证悟有深浅之别,当知佛菩提果之修证过程亦必有其深浅之异,佛菩提果函盖二乘解脱果故。复次,菩萨六住位中,现观能取所取皆空;如是印定随顺二取空已,般若正观犹未现前,直至触证自心真如--第八识阿赖耶,在此大乘真见道位亲自领受 | admin 2018-07-21 |
|
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等十回向行,而具足道种性,配合进修一切种智而渐渐通达般若,完成相见道位之观行,发起初分道种智;再发起增上意乐,于佛前勇发十无 | admin 2018-07-21 |
|
今天讲的是“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成佛之道》第28页。我们经常听到善知识提到“佛菩提道”这四个字,可是佛菩提道的真实内涵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清楚,因此藉这个机会加以说明。所谓的佛菩提道就是成佛之道,是菩萨成就佛道所必须经过的五十二阶位,这五十二阶位是菩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 | admin 2018-07-21 |
|
在进入大乘佛菩提道中求证真如之前,必须先修得定力;见道后方有真见道时应有之功德受用现前,否则皆只是干慧而无实益,乃至成为大妄语人,舍寿后下坠三涂,诚可怜悯。以是缘故,《大宝积经》卷57云:【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1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53,弥勒菩萨也说:【又复依止静虑律仪,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 | admin 2018-07-21 |
|
由于真善知识知道明心需要有种种条件来庄严,如果条件不具足而让他开悟,将会害了他,让他退转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识宁愿让他继续圆满明心所应具备的种种条件,再来让他破参,一者不会害了他,二者未来悟了,也不容易退转。从明心七住满心阶位,来观待从十信位一直到破参前的七住位为止菩萨的种种行,包括了两种:一者,为了满足对佛开示应有的信心,不畏风寒、不畏寒暑去闻 | admin 2018-07-21 |
|
佛法之内涵,唯有二主要道---解脱道与佛菩提道,除此以外,无别佛法。解脱道者谓:断除我见及我执,于声闻法中即是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也。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 | admin 2018-07-21 |
|
八正道中的世间八正道,是以基本人伦为基础,教导佛弟子们在世间生活,若能遵照八正道之正理实践,就能建立良好的品德,培养慈悲为怀、温良恭谦的心性,以作为修证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基石。三、 出世间八正道八正道中的世间八正道,是以基本人伦为基础,教导佛弟子们在世间生活,若能遵照八正道之正理实践,就能建立良好的品德,培养慈悲为怀、温良恭谦的心性,以作为修证 | admin 2018-07-21 |
|
阿罗汉在具足十种断除烦恼的智慧以后,他就把痴结给断了;但是他还有佛菩提道的无明还没有断尽,所以阿罗汉并不是一个真正断痴的人。再来说慢,慢有七种;与人较量,高抬自己,就是慢(较量于他,令心高举)。但是还有一种慢,是阿罗汉必须断除的,就是我慢:把五阴当中的一阴,当成常住不灭的我,然后依于这样的一个常住不灭的我,觉得让自己的五阴存在于三界中,有喜乐。那这 | admin 2018-07-21 |
|
有人可能会问说:佛教不是有谈“五乘”吗?为什么只谈“三乘菩提”呢?没有错!佛教是有五乘,也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还有佛菩提乘”,一般宗教或者心灵成长的团体,都有在人间教人家如何改变命运,譬如有些人他的命运非常坎坷,他希望能够在当世改变命运!也有人在教人升天的方法,因为在人间里物质非常的缺乏,如果能够往生到天堂 | admin 2018-07-21 |
|
如果阿罗汉们随后闻佛说大菩提成佛之道,能够心生欢喜而回小向大,进修佛菩提道,经由明心的七住位证得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经所说之般若别相智;复又能不起自满之心,继续进修诸地所修之一切种智,而生起无生法忍进入初地,能断尽思惑而不断之,留一分思惑以润未来世受生,向诸地进修;从此以后,开始进断分段生死的习气种子,并进修无生法忍之一切种智,地地增上。一直到初地 | admin 2018-07-21 |
|
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弟子,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集对佛法以及三宝的信心。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即使在表相上已经受了三归依,但其实这并不能算是具有清净信的佛弟子;那么他们也就一定没有办法安忍在佛菩提道上来修学。基本上,这样的人并不能够称作是佛弟子,当然也就更称不上是一位菩萨了。另外,我们在第五集当中有说明了,无论是佛宝、法宝还是僧宝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众生都有的自心如来藏;所以,除了归依佛法僧三宝之外,我们还应该要了解所谓的三自归,其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这五心逐渐坚定,也就是相信依于自心如来藏,并且在诸佛菩萨的护念以及教导之下,确实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逐渐生起了大作用力;将来在十信位满心的时候,就能够初次的发起大菩提心,并且发愿朝向佛菩提道来迈进。譬如,世尊在《杂阿含经》当中有过这样子的开示: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若圣于如来发菩提心所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