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菩提就是佛菩提。(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7月初版首刷,页312。)佛菩提所说的内容是包含三乘菩提的,所以又名大菩提。(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7月初版首刷,页312-313。)只有佛菩提才能称为大菩提,因为佛菩提函盖二乘菩提,又具有二乘菩提所无法断除的习气种 admin

2020-06-08

  佛菩提不一样。前面两个人:第一种是声闻圣人,听闻而相信佛说的另有一个本识出生名色,当名色全部入灭以后还有本识常存,不是断灭空;因此可以无所恐惧而断尽我执,出离三界生死。第二种是缘觉圣人,生在无佛之世,不必经由别人开示,他自己推断出一定是有一个本识,才能有这个名色引生的十因缘、十二因缘法;因此他也愿意灭尽自己而不受后有,捨寿时灭尽自己而取无余涅槃。第 admin

2020-06-08

  他们得要在蕴处界等事相上,凭着断我见、断我执、断我所执而捨弃六尘中的各种劳累;但这种修行方法是与法界实相的真理无关的,而且也是一世便能成就的解脱果,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的佛菩提果不同,所以文殊菩萨评论说:「非是长修学;」说他们的修行法门,不是长久修学才能完成的佛菩提道圆通法门。(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 admin

2020-06-08

  三乘法所谓的佛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其实本来都是从唯一佛乘中分析出来讲的,三乘菩提都应该摄归一佛乘,所以唯一佛乘的道理其实就是第一义乘。(节录自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3月初版首刷,页281。)大乘法乃至三乘菩提的一切法,都是以如来藏这个第八识法身为中心而贯串的;是包括二乘菩提的缘觉法、声闻法在内,全部都贯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诸法都是空相,所有的佛菩提,所有的解脱道,都是依如来藏为体,而从我们的五阴、十八界的现行,来说佛菩提智,来说解脱道的知见;当你入了无余涅槃的时候,只剩下这个第八识真实心,什么都不存在了,所以也就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也就统统不存在了,苦集灭道的智慧也全部都不存在了。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admin

2020-06-08

  再过去就是要走佛菩提道的次第进修种智的路,把这个经由佛菩提道所证悟的禅宗的解脱道放在一边,不去取证无余涅槃;回过头来,再来走佛菩提的大道——修学一切种智。现在末法时期,有些大法师说:禅宗哪里有三关?骗人的啦!其实就只是一关而已,哪儿有三关?可是,当你明心之后,又加上眼见佛性的时候,你将发现:这两关真的是截然不同,这两关是很显然的完全不同的 admin

2020-06-08

  从这里可以了知,菩提就是觉悟真心如来藏,菩提道就是佛菩提的法道,是让菩萨成佛的法道,不是成就二乘声闻缘觉的法道。--------《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67集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一)》游正光老师「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其性寂静。何等名为寂静二法﹖舍利子!于内为寂,于外为静;何以故﹖眼性是空,离我我所;如是耳鼻舌身意、意性是空,离我我所。若如是知,名之为寂;如 admin

2020-06-08

  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等十回向行,而具足道种性,配合进修一切种智而渐渐通达般若,完成相见道位之观行,发起初分道种智;再发起增上意乐,于佛前勇发十无 admin

2020-06-08

  有的人是贪瞋性的凡夫根性,有的人则是愚痴性的凡夫根性,有的人是适合修学人乘的凡夫根性,有人则是适合修学天乘的凡夫根性,这些人都不适合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佛法。前两种人是不可能修学佛法的,乃至人天乘的善法都不可能修学;第一种是人间贪财造恶的众生,或是贪财而不造恶,以正当的手段努力积聚资财而不肯行善。第二种人是愚痴无智而无法修学佛法的众生,再怎么教导 admin

2020-06-08

  如是无始无明,函盖全面之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是无始无明之存在,乃至现行,皆不遮障众生之解脱三界中分段生死;是故不回心之定性阿罗汉,虽然未破无始无明,虽然未知无始无明,然亦无妨解脱于三界之分段生死苦;无始无明是实相般若所破者故,是佛菩提道初见道时所破者故;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苦者,唯须断尽一念无明烦恼即可,一念无明烦恼即是二乘圣人所断之见惑与思惑,即是意 admin

2020-06-08

  (《成唯识论》卷9)也就是在佛菩提道中,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随眠,就是属于修行上粗重难断的障碍,因为这两种障的断除,如果没有发利乐有情的广大心,是无法断除的;所以历经了十地的修行,入了等觉位,还要百劫修相好,而且要修集非常广大的福德,才能够究竟断除烦恼障的一切习气种子与所知障的一切随眠。所以在修学的过程当中,许多境界的对治是随着修学的提升、心量的 admin

2020-06-08

  世尊不忍众生久处漫漫长夜、求出无期,故开示涅盘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二门;犹如欲界六天之天主以甘露水润泽一切众生,佛亦如是,欲令众生永断生死,得究竟安乐,故传此二种出世间甘露法门,是真究竟不死药也。如《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诸梵天王以偈赞佛云:「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此之谓也。世间的甘露有二种:第一种是人间的甘露,第二种是欲界 admin

2020-06-08

  但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其实并不符合佛菩提道当中所谓的菩萨。菩萨一定具有慈悲心,但是有慈悲心的人不一定是菩萨;因为慈悲心只是菩萨所具备的条件之一,除了慈悲心以外,菩萨还要具备其他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如果说有慈悲心的人就是菩萨,那么菩萨就会遍及各种宗教,各种宗教都有菩萨,那这样的一个认知就不合理了。那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呢 admin

2020-06-08

  所以菩萨所证的菩提,不是因为断我执烦恼而去证得的,而是我执烦恼还很深重的时候,就证佛菩提了。这就是禅宗的开悟破初参,所以禅宗祖师破参后的我执习气大多仍很重;而且破参后也不急着求证有余涅槃,而是在救度众生同证般若上在用心,希望有更多人从此可以永离三恶道。--------平实导师《心经密意》菩萨由于证得这个真心以及意根妄心并存不灭,可以一起去到未来世,所以他能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真实可证呢?也就是说,不管是解脱道或者是佛菩提道,所证的法一定是真实而不是虚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说五阴十八界本身是藉因藉缘而出生的,不是真实的,你要去求证解脱道的话,那么所证的一定是真实。也就是说,你对于生灭法本身已经如实了知了,既然它是生灭法,它就不是真实法;那你证的解脱道所依止的,如果还是生灭法的其中一个法,譬如说意识心的离念灵 admin

2020-06-08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开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够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开悟的菩萨们,才能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尽所有的无明。-----《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1集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周正铭老师 admin

2020-06-08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开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够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开悟的菩萨们,才能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尽所有的无明。-----《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1集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周正铭老师 admin

2020-06-08

  说通就是启发佛法中的童蒙,也就是对佛法都没有正知见的人,为他们说法,为他们建立佛法的正知见,犹如白色的布一样,可以随意染成各种颜色,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未来成佛之准备;宗通乃是为真正的修行而说,为他们说第一义谛明心见性的法,为他们说建立第一义谛明心见性所需具备的次法,使得他们未来能够圆满具足证悟的因缘,乃至于证悟后次第修学,般若智慧日日增上, admin

2020-06-08

  (《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所以,从这里的圣教开示,我们就可以知道,回向的真实义乃是希望一切的菩萨,他在努力的去利益众生而广集了无量无边的广大福德的时候,这样利益众生广集善根的同时,菩萨再透过一切的善净行的实践,总和的来回向;希望以此回向的功德势力,来增上自己以及众生在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上的实证,能够这样圆满成就;依这样的善净法来回向,来成就无有颠倒 admin

2020-06-08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而这个部分的法义平实导师也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当中,有开示马鸣菩萨所说的:「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2   63   下一页»   共1244条/6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