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可是佛菩提道得要有福德做基础,因为佛菩提要以福德及智慧来庄严,两法缺一不可。乃至等觉菩萨福德那么大了,最后还要百劫修相好,那时内外财都施,修足大福德以后才能成佛;所以想要庄严菩提,就得要乐于布施。到了等觉菩萨的阶段,要眼睛就挖给你,要手就砍给你;要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就送给你,你要我的命,我就把命送给你,所以说“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rd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要讲随力施与呢?因为你是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你的存在毕竟比那个来跟你乞求财物的世俗人重要啊!你懂得修学佛菩提道、修学解脱道,他们不懂;他们跟你乞求了财物去,只是为了生活比较好过,或者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已。乃至有的人来跟你借钱、讨钱,他并不是真的生活难过,而是挥霍无度!所以常常要向你借钱花用、饮酒。所以你们布施时应该要有正确的知见:随力施与。不必打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各位菩萨能够跟相应,相信都是在多劫以前,就开始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所以,相信各位很快就能够满足十信位的内容,甚至早已经具足十信位的修学了。十信位还是凡夫位,要到十信位具足,初次发起大菩提心,才能真的称为菩萨;当入了初住以后,才真正开始进到菩萨道的修行。而一位菩萨之所以能够发起菩提心,是有许多不同的因缘的。譬如说,有一些众生在修行外道法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3

就说菩萨发菩提心的时候,这菩提心是超过一切世间所有的事情,因为一切世间事不跟佛菩提道相应的;唯有菩萨发起这佛菩提道、这个成佛之心的时候,这个菩提心就第一次被点燃了。在很早以前释迦牟尼佛曾经在地狱的时候,祂看到跟祂一起推着这个火车的另外一位众生(同样是地狱有情)受到苦难的时候,还受到这狱卒不断地鞭打这样的刺痛,他发出很惨烈的哀嚎。因此释迦牟尼佛在因地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这大悲心不是由别人教导之后才发起的,纯粹是自己观察思惟而生起的,并且也不是以求证最终的佛菩提道——佛菩提果而来发起的;那么以这样的发心,当然不是了因而是生因。既然生因,那就如同我们在前一集当中曾经讲过说:生因就好像种子一样,有能生芽结果的作用,它不像了因,只能够像灯一样照着物品,让结果更加显著明了而已。释迦牟尼佛就由于大悲心这个生因,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即使在表相上已经受了三归依,但其实这并不能算是具有清净信的佛教徒;那么他们也就一定没有办法安忍在佛菩提道上来修学。基本上,这样的人并不能够称作是佛弟子,当然也就更称不上是一位菩萨了。另外,我们在第五集当中有说明了,无论是佛宝、法宝还是僧宝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众生都有的自心如来藏;所以,除了归依佛法僧三宝之外,我们还应该要了解所谓的“三 三摩地

2018-07-23

恐怖畏惧佛菩提之心是一般人常有的,且不说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们的退心更多;你如果光告诉他说怎么样去修解脱,不必专为众生而三大阿僧祇劫辛苦修行,他们就会努力修学;如果你告诉他超越了二乘菩提的佛菩提道,他心里就会生起烦恼。诸位可以观察:我们同修会中,有多少比丘、比丘尼修学大乘菩提呢?不多嘛!这表示他们对佛菩提没有恐怖畏惧之心。会外一般的法师们听到明心与见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在世间轮转,根本不知道有佛菩提、二乘菩提,但是菩萨为什么发四宏誓愿呢?因为发觉大部分的人求佛菩提,或求二乘菩提时,往往受种种的大苦恼,却仍然无法如愿证得;因为众生在求证二乘菩提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求大乘菩提呢?现在是众生最有福报的年代,古时的祖师们,光是为了求证解脱道,草鞋要穿破多少双?浆水要喝掉多少钱?想想就知道了,他们都是几百里地、 三摩地

2018-07-23

〗讲记:有很多种的两个原因,所以要发大心来修学佛菩提啊!第一以比量来观察诸佛如来:过去的诸佛如来,未来的诸佛如来,都和自己一样,一直都有这种人间的色身在受种种的苦恼;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说诸佛如来以往与我们一样,因为有这样的色身存在,所以能修学佛菩提道;如果没有这个色身作为工具,就无法修学佛菩提道啦!诸佛如来以往既然都有这个色身,能修学佛菩提;我 三摩地

2018-07-23

法上也一样,总是把二乘解脱道当作佛菩提道的行门。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菩提法,特别是在你说到已经明心开悟之时,他们就一定会生起烦恼。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第一章第一节<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原标题:佛菩提道五十二阶位之六种菩萨性)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要注意的是:自身受苦时,不管怎样的苦恼,心中都不要厌恶佛菩提道,也都不会后悔走上这条路。我想:一定有人后悔走上佛法这条路,并且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后悔过。但是我也想:“大多数的人都想过:‘我若不走这条路,无量劫以后还是得要走这条路。’”总不能一直流浪生死,最后总有一个终结生死的时刻吧!可是要如何终结呢?结果还是得要走这条路,没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在世间轮转,根本不知道有佛菩提、二乘菩提,但是菩萨为什么发四宏誓愿呢?因为发觉大部分的人求佛菩提,或求二乘菩提时,往往受种种的大苦恼,却仍然无法如愿证得;因为众生在求证二乘菩提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求大乘菩提呢?现在是众生最有福报的年代,古时的祖师们,光是为了求证解脱道,草鞋要穿破多少双?浆水要喝掉多少钱?想想就知道了,他们都是几百里地、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气质之类的福德乃是世间法所摄,佛道的修证乃是福慧兼具,若不知、不问、不管,或忘却菩提心的前提与内涵,只是专顾履行善业的结果,至多只能是人天有漏有为的善业果报,是不能出于轮回而有解脱的智慧,更不能知佛菩提道的智慧、功德;只有发了菩提心、持守菩提心,才能使所修的福德聚集在正修行上,进而求得真正的解脱及佛菩提智。佛法之所以珍贵,之所以异于外道,此为其 三摩地

2018-07-23

在进入大乘佛菩提道中求证真如之前,必须先修得定力;见道后方有真见道时应有之功德受用现前,否则皆只是干慧而无实益,乃至成为大妄语人,舍寿后下坠三涂,诚可怜悯。以是缘故,《大宝积经》卷57云:【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1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53,弥勒菩萨也说:【又复依止静虑律仪,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 三摩地

2018-07-23

更何况求悟二乘圣人所不能证之如来藏妙法呢?此人须多以世间善法、人天善法加以调柔,使其心性改变以后,才可授以佛菩提道证悟之法。二者、要观察修学者能否深信因果,乐于持戒、布施。对一个不信因果报应,不乐修学持戒、布施之人,连未来世的人道、天道都保不住的人,哪有能力修证三乘菩提、得解脱而证实相呢?因此世尊在四阿含中,对初机学佛者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待 三摩地

2018-07-23

而在四阿含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较量分别,可是往往从初果向说到阿罗汉,再说到辟支佛向、辟支佛的功德,接着就直接跳到叙述分别佛的功德那个部分,而中间诸大菩萨的功德往往略而不说;这其实就说明了,声闻人对菩萨所证的智慧与功德是难以了知的,因为声闻法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个极小部分而已。从这一段中,你既然已经明白说菩萨种性是这么尊贵,乃至于说未入七住位,就只是心得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七、能指导禅子悟后起修者,并非徒以明心为已足;并且有禅定功夫,也通达经教,能教导悟后起修的方向及禅定功夫;也能帮助已悟的善修解脱道、佛菩提道,通达无碍者,这样的善知识,是可遇而不可求,极难值遇。第八、遇真善知识,应当承事修学,不可生起世间表相之知见来障碍自己。第九、能不惮劳苦,举办短期精进共修,帮助禅子们明心见性者,方是真正善知识。第十、寻觅真善 三摩地

2018-07-23

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等十回向行,而具足道种性,配合进修一切种智而渐渐通达般若,完成相见道位之观行,发起初分道种智;再发起增上意乐,于佛前勇发十无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心经宗通》 《心经宗通》——借《心经》通达解脱道、佛菩提道、禅宗公案之宗旨MasteryofSchoolTenetsintheHeartSutra【作者】萧平实述著【出版日期】2012-10-01【书号】9787547504413书摘平实导师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及佛菩提之般若种智,将《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演讲之方式,用浅显之语句和盘托出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