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菩萨如是依佛菩提道之次第而进修,方能依序渐修而入初地——见道通达位,正式修学增上慧学。是故一切大乘行者当务之急乃是亲证自心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无有不证藏识而能契会般若中观者;若不亲证自心藏识,尚且不能契会般若中观,更何况能够继续进修相见道位所应修之别相智慧,于最后见道位圆满通达而得实证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成就初地的无生 | admin 2020-07-23 |
|
……正觉总持咒也真的很好用,只要有人愿意持诵,护法菩萨就来拥护!从正觉总持咒中,就可以衍生而讲出整个佛菩提道,而且函盖了二乘菩提;因此当你念这个咒的时候,护法菩萨们都知道是正法,自然知道持咒的人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于是就来护持;这时,那些鬼神们不赶快走掉,还能留着干什么呢?我们正觉的书一样有这种特性。所以如果有人修学佛法而出了问题时,就 | admin 2020-07-23 |
|
即使像这样被说为“在这个诱人的开悟陷阱,步步深入很难脱离”,禅子们一样无怨无悔,莫说一生这样过,十百千生也这样过,因为他们是佛菩提道的真正学人。即使今天琅琊阁写手解释他的批评是专指平实导师与正觉教团,并非评论古时广大禅宗丛林学人,然而这只是诡辩,所以者何?恶评正觉教团时,即等于恶评中国禅宗一切禅师,所悟殊无二致故。中国禅门这些毕生出家的专 | admin 2020-07-12 |
|
由于菩萨修行佛菩提道,须经历三大无量数劫不畏生死,以及努力修学才能成就,不像二乘利根的人,一世精进修行就可以入无余涅槃,而且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再也无法利乐众生,其所度的众生仍然有限;所以菩萨救护众生的法身慧命,与众生所结深厚的善缘,简直无法想象,二乘人也无法思议,故名为菩萨不可思议。这也是菩萨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的方法,从三乘菩提的修行内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说佛法当中基本上是两个主要道,就是佛菩提道和解脱道。那上品中生的菩萨,他不仅是要了解解脱道,而且到了极乐世界是纯说第一义的正理,也就是说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你要在七天能够实证而且到了明心,听佛开示明心,也就代表说,你在娑婆该要有的资粮的建立,还有障难的排除也很重要。所以说这时候到了七天以后,应时就能够蒙佛菩萨的加持之力而能够到十方,历事十方诸佛 | admin 2020-07-06 |
|
然而即使只是说出来世成佛名号的授记,假如你就是被授记的菩萨,可想而知,你当时的心境会是如何踊跃呢!世尊摄受守护众生的善巧方便,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永远知道在什么时节因缘,用什么样一种方式来摄受众生,令其继续而坚定地往佛菩提道上迈进。须摩当时听闻世尊的授记之后,深生信敬,五体投地,又发了更大的誓愿:持此施綖所有功德,于未来世,盲冥众生,为作眼目;无归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知道须摩得度的因缘到了,为了要使须摩他的佛菩提道更加快速地成就,也因为知道须摩会因为能够供养世尊而发起清净的誓愿,所以就慈悲接受须摩供养线缕的这个事情。看起来这一缕丝线,并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但因为所供养的是无上福田的世尊,所以未来所得的果报,就是无量报,这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之所开示过的。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29集贫人须摩 | admin 2020-07-06 |
|
至于解脱道的慧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它的修法,就是要参禅来悟这个如来藏,知道我们的身心乃至山河大地,简单说就是五阴、十八界都是因为有如来藏才能够现起。所以这两者的不一样,在于解脱道它是要断一念无明,也就是要断烦恼;那佛菩提道呢?它是要断无始无明,就是我们所说的所知障,也就是尘沙惑。至于解脱道的部分,它就是一念无明的内容,它就是包括见惑 | admin 2020-07-06 |
|
同样的道理,世尊观察众生的因缘,知道众生若是能够及时得到某一种程度的福德,就可以在佛菩提道的过程之中,更快速地成就,而同时可以利乐很多的有情。因为前面已经说过,能够供养到世尊,他的果报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怜悯众生的缘故,世尊才接受他的供养。 换言之,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依然是事出有因。假如观察众生的因缘是不成熟的,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发菩提心,只是知 | admin 2020-07-06 |
|
那出世间的八正道,全部都是要引领着佛弟子,往着解脱的道路去走,往着佛菩提道的道路去走的;往着这个方向去走,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才是真正的学佛人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所以,得四意志以后,才能够真正的得到空、无想、无愿:因为五阴的空,所以能够得到五阴空相的观行智慧;那因为这样子,五阴它本来就是无想;五阴它是因为蕴处界诸法和合而成,所以它是依他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弥勒菩萨是在未来长远的佛菩提道修学中,即将被我们依止、奉侍并学法的当来的第一佛。那么未来亲值弥勒菩萨成佛以后,将使我们的大乘法上的道业能够迅速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的大乘佛菩提道的修学,将来能够持续不断快速地前进,也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去依止、奉侍,乃至于归依于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而在龙华三会,二乘声闻解脱道解说完毕以后,这个时候就会开始第二转 | admin 2020-07-06 |
|
那么佛讲了什么道呢?就是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但是解脱道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它只是佛菩提道里面一小部分;所以总括来说,佛讲的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既然有道,那么就一定有法,道只是一个总称,那里面有许多应该修学的法。而且,不同的道,所应该修学的法,也就有种种不同了。譬如声闻道就是要修四圣谛、八正道,缘觉道就是要修十因缘、十二因缘。可不管是声闻 | admin 2020-07-06 |
|
虽然我们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但是往佛菩提道迈进的当下,就如同在一个两侧都是断崖,也就是说右边是断崖,左边也是断崖,我们在两边都是断崖的中间里面,开着我们的车子,这些跟烦恼的果报,就如同两侧的断崖,会断送我们的生命,甚至于法身慧命。我们再进一步假想一下:我们在两边都是断崖的中间道路上开着车子,这时候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因为疏忽而掉到右边,或者掉到左边 | admin 2020-07-06 |
|
![]() |
那么佛世那一些大阿罗汉,既证阿罗汉果得声闻菩提,也证因缘法具足因缘观成为缘觉,但是又回心修学佛菩提,于是又把他们往昔多劫亲随释迦如来所闻熏的、在佛菩提道中所实证的佛菩提种子,经由当时意根陪同意识闻熏之后,从如来藏中勾引出来。于是佛陀说般若诸法没多久,施予教外别传的机锋时,他们又重新证悟了!可是他们的意根并没有站出来告诉觉知心说:“欸!咱们过去 | admin 2020-07-03 |
然菩萨习行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仅是佛菩提道中之见道位入门,仅得总相智;若欲通达见道位满足而入初地,尚有极多别相智须深入进修、实证及现观,然后始能进入初地而名为见道通达位之菩萨摩诃萨;必须于所亲证之阿赖耶识即是一切种子识、贯穿三世之入胎识无分别识,现观此识是出生万法之根源,是一切种智之智体;如是通达佛菩提道所应修证之内涵与次第而进入修道位中,方名初地 | admin 2020-07-02 |
|
《心经》是佛法之中般若诸经的精华,所有言说语句皆以围绕法界实相心第八识而说,依般若智慧讲佛菩提道的次第修行,依据实相心而说解脱道的涅磐境界和佛菩提道的般若智慧境界。同时也是在说禅宗学人由证悟如来藏心、眼见佛性直至过牢关而证得有余涅磐的种种境界。《心经》所论述的解脱道并非是以二乘菩提由现观十八界和五蕴的虚妄而断我见我执,取证声闻缘觉的解脱果,证得无余 | admin 2020-06-26 |
|
他们都住在欲界中,天魔竟拿他们无可奈何;所以只要有这种大乘法的大比丘住在人间,天魔都觉得好恐怖,所以大乘法中实证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大比丘,最有资格承担怖魔这个威德名称。那么,又说这一些人都是阿罗汉。阿罗汉至少要有三个德行。末法时代有一些胆大的学人自称证得阿罗汉,可是并不具备这一些德行。十几年前从南洋来的、或者传进来的法义,他们所谓的阿罗汉并不具备这 | admin 2020-06-20 |
|
所以因为这三苦的缘故,在生死中去领受种种的热恼,心中便有烦热苦恼而无法灭除;但是遇到了佛陀以后仍然有所迷惑,因此对佛陀所传授的佛菩提种种金银珍宝,他们不懂得爱乐,迷惑于佛菩提道而没有一切种智的智慧,只是想赶快把三苦灭除就好,所以他们都是爱乐执著于声闻小法。然而大迦叶是俱解脱者,他自己这么承认说:“今天世尊令我等思惟佛菩提,蠲除了诸法戏论之粪。& | admin 2020-06-20 |
|
想想看,人天应供欸!结果在佛菩提道中被说为焦芽败种。历史上的焦芽败种是哪些人?就是第一次五百结集的时候,那四十几位的阿罗汉,以及其余三果以下的圣者和凡夫们,那些人就是佛法中的焦芽败种,因为他们决定不回心。所以菩萨们听完了那一些不回心大乘,也未证得佛菩提果的阿罗汉与三果以下的声闻人诵出大乘经的时候,几乎要晕倒,当然要求他们修改经典内容,因为他们宣称自 | admin 2020-06-20 |
|
也许有人想:“修证大乘法,证第八识如来藏,这是天经地义的,为何还须要忍?”然而诸位要想想看,你们学佛以来,是何时有听闻到人家说“要证第八识才能算是佛菩提道的入门”?你追溯的结果,就是第一次看见正觉同修会的书,或是读到正智出版社的书,才第一次对自己作了这样正确的教导。以前是没有人这样教导的,所以大家学了二十年、三十年,对于佛法的内 | admin 2020-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