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又佛菩提道中之涅槃正义及其实证之理,乃我佛世尊为菩萨种姓者说,不为声闻人说,更非为不肯一一实修六度之未发起菩萨性者说。三十年来,每见末法时期之大师,率以学罗汉作为学佛,亦以声闻解脱道误认为佛菩提道;诸多学佛人迷于大师之世俗名声等表相而尽信之,错将凡夫大师所知之声闻罗汉道误认为佛菩提道;复因诸大师悉以错会之罗汉道误认为正确之解脱道,致诸学人连解脱道之 | admin 2019-11-22 |
|
十回向的如梦观成就了,修证佛菩提道的圣种性与道种性就具足了,自身的执着性也已经消除掉很多,以后凡有所作,都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不是为了自己,这就是异生性永伏了。 这三贤位的无我观——如幻观(世界如幻)、阳焰观(人生如戏)、如梦观(菩萨道如梦)的修行圆满具足了,就能发起圣种性及修道性,再继续进修唯识学的五 | admin 2019-11-03 |
|
而大乘菩萨行者亦修证诸法空相而证人我空,更复熏修般若实相智,由证得第八识真如心如来藏而生起般若智慧,现前证知诸法之本源即是此第八识真如心如来藏,故能发起般若智,现观一切法界皆由此第八识而有,现观一切法界之根源即是此第八识心,故能进修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学,乃至一切种智之修证直至成佛;断除三界惑及尘沙惑是成就佛菩提道的正因,实证真如心及一切种智得大 | admin 2019-09-06 |
|
证真如者名为真见道位菩萨,面对二乘菩提及诸外道凡夫,此菩萨虽名圣者,然于大乘佛菩提道内明修习过程中仍未得入圣位,阶在三贤,故名外圣内凡之菩萨。谓菩萨真见道后,依无生法忍,仍有相见道位的非安立谛三品心必须修学,始能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进程,将满第十回向位;进而修学大乘四圣谛之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如是加行完成时成慧解脱阿罗汉,勇发十无尽愿而得清 | admin 2019-09-02 |
|
同理,大乘法中的法师该怎么样定义?应该说:如来藏真实有,阿赖耶识可以亲证;继续进修而使第八识留下异熟识的名称、舍弃了阿赖耶识的名称;再从八地心继续进修舍弃了异熟识的名称、改名为无垢识,这个如来藏妙法才是佛菩提道的根本。五阴虽然虚妄、十八界虽然虚妄,但是必须“从有入空”以后,还得“从空入假,双照两边、不堕两边”,住于中道而行 | admin 2019-09-02 |
|
又佛菩提道中之涅槃正义及其实证之理,乃我佛世尊为菩萨种姓者说,不为声闻人说,更非为不肯一一实修六度之未发起菩萨性者说。三十年来,每见末法时期之大师,率以学罗汉作为学佛,亦以声闻解脱道误认为佛菩提道;诸多学佛人迷于大师之世俗名声等表相而尽信之,错将凡夫大师所知之声闻罗汉道误认为佛菩提道;复因诸大师悉以错会之罗汉道误认为正确之解脱道,致诸学人连解 | admin 2019-09-02 |
|
次法(上、下册)─实证佛法前应有的条件 【作者】张善思居士 上册【出版日期】2017年06月【书号】978-986-93725-8-9 下册【出版日期】2017年08月【书号】978-986-94970-5-3 【开本】32开,共2辑 【定价】250元台币/辑 书籍简介 次法的熏修是学佛的基础建设,非唯求人天之善者所修,解脱道学人欲求断结证果,乃至大乘佛菩提道中求明心见性的 | admin 2019-09-02 |
|
以古方今、以今监后,知彼影响必然深远,遗毒后人将无穷尽,信其法者皆将永无实证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可能,故必须正视此一后果;印顺之中观实即西藏密宗之中观,观乎密宗所有中观见,除古时觉囊派的如来藏他空见中观以外,都不外于常见、断见戏论,故必须广破之,以免继续遗毒今人与后人。 内容试阅 《中观金鉴》上册 第一章从部派佛教之发展,正观中论缘起&nbs | admin 2019-07-29 |
|
如是见解,是将深奥广大的佛菩提道,浅化为粗浅易解的罗汉道;再将凡夫与外道所无法理解的罗汉道,浅化为世俗生死意识境界之人间道,妄称意识所知的人间道放下烦恼即是解脱道的正修。举凡信受如是理论与行门之修行者,皆将无法真实成就解脱道,无能出离生死痛苦;更无法实修成佛??之道,离佛菩提道益发遥远,永无触证佛菩提之时。 推究其永远堕落凡夫、异生境界之原因,即 | 三摩地 2019-06-25 |
|
因为法乐无穷,怎么会想到说要到处去攀缘,觉得去攀缘真的是没意思,因为讲来讲去都是三界中的事,对佛菩提道来讲实在没有营养,它无法增长你的佛菩提道;所以懂得寂然,才是真懂佛法的人。——平实导师法语 凡夫俗子最怕无聊、最怕寂寞;真正学佛之人喜欢无聊,喜欢寂寞。无聊者,意为拥有许多空闲时间,不知如何自处,是故觉得无聊。真正佛子怕有聊—&md | admin 2019-06-19 |
|
但菩萨修行不仅止于如阿罗汉修证解脱道之只断烦恼现行,还要断尽烦恼之随眠种子;更主要是在修学佛菩提道,求证大菩提果,故在世时不全在断烦恼取证“有余涅槃”上用心,也不许断尽思惑,而是一边修学道种智,一边修学三聚净戒,自度度他,累积福德,故不一定已证“有余涅槃”;但在死后出现中阴时,有能力可以取证“中般涅槃”入“无余涅 | admin 2019-06-19 |
|
佛法讲的是三乘菩提,也就是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二个法,一个是阿罗汉、辟支佛解脱生死的轮回,一个是菩萨成佛的方法。三乘菩提的修行方法都要有善知识来领导,才有办法实证,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密宗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强调密宗的上师就是善知识;但我在密宗找了三十年,从未碰到一个善知识。有人说我运气不好,福德不够,这个小弟承认;但若说我智慧不够、有眼无珠,所 | admin 2019-05-01 |
|
如是无始无明,函盖全面之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是无始无明之存在,乃至现行,皆不遮障众生之解脱三界中分段生死;是故不回心之定性阿罗汉,虽然未破无始无明,虽然未知无始无明,然亦无妨解脱于三界之分段生死苦;无始无明是实相般若所破者故,是佛菩提道初见道时所破者故;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苦者,唯须断尽一念无明烦恼即可,一念无明烦恼即是二乘圣人所断之见惑与思惑,即是意 | admin 2019-04-24 |
|
《心经密意》 所谓的无始无明,就是《胜鬘经》所说的无明住地,也就是众生因为不明白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的内容不同以及不明白三个阶段的演变,而产生的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等恒河沙数佛菩提道中之修所断烦恼,以致过恒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所生的上烦恼,这 | admin 2019-04-24 |
|
譬如:对出生前的往世究竟是真实的,或者只是人为的施设;此世死后有没有未来世,来世的说法是否真实,或者只是人为的想像与施设;对于“前后际三世贯串而从来不曾间断的心”是否真实有;对于五蕴内法的状况与内容,对于外法是否能被自己所领受,对于自己是否有一个能联通内外的法,而且对于善恶业、无漏业将会造成的果报;对于佛的修证内容,对于佛法解脱道及佛菩提 | admin 2019-04-24 |
|
可是要断尽这一个无始无明的住地烦恼就没有那么快了!要多久呢?菩萨依止佛菩提道修学,必须经过菩萨五十二个阶位,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经过这五十二个阶位,然后大概将近三大无量数劫才能够把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断尽和成就佛道。所以这五种住地烦恼的前面四种,跟最后一个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是有很大很悬殊的差别,这也一并为大家介绍。再来,《胜鬘 | admin 2019-04-24 |
|
就譬如异生凡夫位以及解脱道的初果到三果,乃至佛菩提道上还没有进入八地以前的第八识,都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的体位,祂的函盖面很广,乃至初地到七地的圣位菩萨由于起惑润生的缘故,所以也都还是在阿赖耶识位。第八识心又叫作异熟识,譬如解脱道的无学位圣人阿罗汉与辟支佛,又譬如八地以上的诸地菩萨,包括等觉菩萨也都含摄在异熟识的范围。佛地的第八识心叫作 | admin 2019-04-17 |
|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示现让世人看到,我们走解脱道或者走佛菩提道,最后的成就必然是有别于世间法(而弃舍一切世间法),必然是有别于世间人追逐五欲的成就,所以必然是要以(弃舍五欲的)出家相来示现,所以必然会有出家的过程。世尊在成道之前历经六年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麦,非常辛苦。世尊做这样的示现,是为了要告诉当时在古印度许多的修行人,苦行不能解脱、不能成佛。因为 | 三摩地 2019-03-06 |
|
如是循环不断,终而复始,直到无量劫后忏除外道邪见种子,方能不再沦堕三恶道中;然后久修佛菩提道,终始无数劫而历事九十九亿佛之后,终究不得实证,即使“顺忍”亦不可得,如是果报之事实具载《佛藏经》中,尚可查验。 而我佛门一向多有外道邪见流传者,究其原因,则是三乘菩提难可得证,以是缘故心外求法自以为是,乃至被附佛外道诱惑而致沦落双身法中以为快 | admin 2019-03-04 |
|
到回向心的时候,是说因为对佛菩提道已经能够信心坚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积极在世间五欲上用心,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回转过来——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的福德,也就会心心念念、坚定的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对佛菩提具足了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各位可以发现回向表示说自己所关注的部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人天福报。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息息相 | admin 2019-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