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释迦牟尼佛降生在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佛经里面说:只为了一件大事因缘。也就是要告诉众生、引导众生,让我们知道万法的表面是缘生缘灭,可是万法的根源是真实如来藏;就好像一颗水晶球,万法的生灭现象都只是水晶球表面所映现出来的影像,可是水晶球的本体却是从来不生不灭的。在佛陀四十年中的说法,由浅至深,前后按照的程度,分成了五个时期、三个部分的教法。大致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里面说:在一生当中,如果能够持七天的八关戒斋,也就是作过七天出家人的生活,没有其他特别重大的罪业,那这个功德就足以让佛不堕入恶道,而且往生到天界享受诸般福报。意思是说,光是能够依止声闻戒而出家,他的福德、功德就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了!如果我们更发起大心要自度度他,不但要证得四果阿罗汉,还要能够成佛,那我们就要修行大乘的佛菩提道,也就是菩萨道;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中说到,构成这个世界共同的、最细微的物质叫作四大,也就是地、水、火、风,又叫作四大极微,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四大极微所构成的。《楞伽经详解》里面有说到:有情身中四大元素的自身,以及创造色身的自心如来所含藏的大种性自性等等,都是依着自心如来而具有常住不坏之性;四大、大种性自性等等,它不在异与不异的二边之中。就是说四大的本身是没有自性的,四大极微的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经论中看到阎罗王的名相,我们应当思惟的是,佛为什么要——为众生来宣说,阎罗王的种种相貌的差别?是要警示我们一些事项呢,还是要为我们宣说菩萨的种种不可思议?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2集佛教相信阎罗王吗?>正钧老师(原标题:佛经中的阎罗王是什么样子?) 三摩地

2018-07-22

”其他类似佛经中的典故非常多,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由这些的经典中佛陀开示的圣教都可以说明:佛教是强调学佛人应当孝顺父母的,而佛陀本身的前世的行谊更是确实地在履践孝养父母。此外,我们可以再从几项佛教中重要的法义,来印证佛教对孝顺父母的重视。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由于,本来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国文化的或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所以很自然的在中国地区,古时候中国地区的人们,当这些人们接触到佛经,传过来的佛经的时候,也必然会想办法,用原来我们所理解的意境跟所习以为常的这些解释,来看待佛经。所以,当一般人看到《金刚经》里面写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 三摩地

2018-07-22

实际上,愚痴这个字其实在佛经里面,佛陀就不断的对于一些的外道,乃至于说对于教内的这些们,只要他们所说的偏离了佛法的正道了,并且执迷不悟的时候,世尊也都会训示他们说:愚痴人啊,你们应该要好好的想一想。所以,光是从这一点道理来看,我们应该要回归,看看说当善知识在说谁对谁不对的时候,这个其中所牵涉到的法义的状况。再过来就是说,有了清净庄严的道场,并且也有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子讲,各位同不同意呢?所以,同样一个问题再问各位:不同的人经历了同一个境界,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是小小的不同还是大大的不同呢?可能你会说:老师!那至少我们两个人去看一朵莲花,也许我们两个人所见容有不同、心境会有不同,所联想出来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我们见到的都是一朵莲花,不会变成玫瑰花啊!答案其实不然!在佛经上,特别是在三转法 三摩地

2018-07-22

那到底为什么是我们总有这么多烦恼呢?佛经中开示:欲界众生受制于三大:一个是饮食欲,就是众生对于各种美味的饮食大多会产生贪爱;第二个是睡眠欲,众生会因为耽于睡眠,所以心中多有昏暗,没有办法勤修于道业;第三个是淫欲,一切男女都会互相追求,产生贪染的心,行各种的欲事。所以佛陀在为众生开示的时候,都会依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这个人能够信受了、心地柔软了 三摩地

2018-07-22

那佛教呢,佛的教导里面,佛经经常教导学人说:学佛人要相信因果。但是,造了恶因以后,将来所面临的恶果是不是固定而不能改变的?我们就来看一看佛经里面怎么说。那佛法中,有时候你造的因是固定的,就说你已经作了,作了善业、恶业,这个造了善业、恶业就是造了善因、恶因,这个因定了以后,那果报并不定。也就是说,你造了善因,会得到什么样的善果,当然得到善果是必然;但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真的是如佛经上所说的,菩萨众遍布十方三界,各各以自己的因缘来摄众度生。就像是在《法华经》中〈普门品〉里面,赞叹观世音菩萨:【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只是这一件事 三摩地

2018-07-22

问题四、请问佛经和佛教文物,主要是印刷品和录音带、光碟等,特别是别人放置的结缘品,日子久了,风吹日晒雨淋,破损了,脏了,旧了,已不堪使用,或者没人要了,应该如何处理才好呢?我们的回答是:如果还可以使用的佛教文物,就尽量不要丢掉,也许还有人用得着,可以试着与人结缘,假使真的已经不堪使用的佛教印刷品,可以把它撕开以后作为资源回收,录音带和光碟也可以依照 三摩地

2018-07-22

念诵佛经;3.持咒,如《大悲咒》、《总持咒》(特别注意:千万不要持诵伪咒和伪经,如:六字大明咒、喇嘛教咒语)等;4.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要我们佛子亲自念诵,不是用放念佛机那种播放。声音不要很大,但要充满整个房间,佛圣号、佛经、咒交替来念诵,并时时回向。5.请正法道场在做功课时帮忙回向。我们身边的亲人生重病,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欠他(她)的 三摩地

2018-07-22

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世尊有开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或者「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亦即有情往生时,若有道友眷属于旁围绕念佛加持,若遇善根深厚者,能因诸佛菩萨及诸莲友的围绕而施予无畏,因此往生者较不易受冤亲债主的干扰,能帮助往生顺利,此往生者因莲友助念的功德加持,并非此人所说单单依靠助念者帮助亡者「现出佛念」而已。 三摩地

2018-07-22

(原标题:佛经因果问答) 三摩地

2018-07-22

问、拜读《明心与初地》,对于萧老师的见地以及文学涵养十分佩服,但觉得部分细节叙述得不是很完整,例如: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两种说法无形中改变了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同时,在佛经里佛陀留下了许多度化妇女的事迹,后来甚至创设了比丘尼僧团,使女性不但可以修行,还可以弘法,甚至接受男女信徒的礼拜,这是直接肯定了妇女可以修行,不仅可以修行,还能成道。我们在今天看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惊人,如果把时间推回二千多年前,就会知道佛陀是多么有智慧和勇气,他的远见、开明、革新、开风气之先,到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世间人来说,要看到佛陀亲身说法,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透过佛经的演教,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没有更易过,因为佛是真正的真正的的大觉者!祂出过一切人天之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祂究竟了知,所以祂叫正遍知——正遍知一切的事情有这样的道理;这个地方有这样的道理,这个地方,这个道理并不成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看待世间人,在幻想一个世界,他可 三摩地

2018-07-22

……正如上面所言,我们实在没有时间和篇幅在此详细的解析基督教,只是想向师兄指出,含有部分人天善法内容的基督教在西方两千年来横扫那些鬼神之道的原始宗教和巫术、无往而不利,直至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长期没有佛法的西方社会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教化意义,可是当它来到了东方直接面对博大精深的佛教时,所下的种种结论却常常是张口便错、动念便乖,犹如稚童妄 三摩地

2018-07-22

我自礼佛门圣贤——这是关键!佛经原文:尊者本来。有一狗子。日日于耳。窃为说法。其狗命终。生第六天与魔波旬。共坐一床。魔王思惟。此天大德。乃与我等。为从何没。而来生此。寻观察之。知从狗身。彼沙门者。相辱乃尔。遥伺尊者入禅定时。持一宝冠。着其头上。既从定起。觉顶有冠。寻便思察。知魔所为。即以神力。感魔使来。化其狗尸。令似髴饰。而告魔言。汝遗我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