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正觉同修会悟后起修增上班课程-开演瑜伽师地论平实导师不仅完全承继玄奘大师所弘传三转法轮「真唯识量」,定期开讲详述「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并以释迦牟尼佛所传授之三乘佛法為依归,教授大乘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之实证,夜以继日為法忘躯,不為名利、不受供养,出资出力护持正法,不搞个人崇拜,没有架子,并以身作则,实践佛经所示的菩萨六度万行及中国古圣贤的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证严法师若有自知之明,一辈子安于作个名高权重的凡夫出家人,也就罢了,却因事业的成功、版图的扩大、信众的崇拜,而逐渐自我膨胀,跨足于对佛经加以妄说,以一种浅知俗解而权威自信的语言,诠释佛法的理趣与修证,意图崇显其个人亲证的境界,将凡夫境界妄称为初地圣者乃至佛地境界[12],这一个自欺欺妄语的过失,也只有正觉同修会看得出,并辨正之:证严法师者,乃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佛经上也曾开示:如果有人常行大布施但却于戒行轻忽乃至犯戒,则未来世就难受生为人,堕落畜生道去了。......每个众生的业报因缘各各不同,有的众生有遇见佛的因缘,但在世间法的福德却不好,甚至没有饮食的因缘;有的众生世间福报虽好,却没有见佛得法的因缘。就好像有一只黑蛇虽然是畜生,却可以时时抱著宝珠而躺著睡觉;另有一位已证阿罗汉的圣者,却常常托空钵而得不到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刚好佛经过了就问:你为什么要哭啊?盘特说:哥哥讲我再不进步的话就要我还俗,佛就安慰他说:你跟着我出家,是依靠我——佛而得到成就,不是依靠哥哥。所以呢,佛就带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拿了一支扫把给他,然后要盘特念诵扫地,把这一句话当作一首偈。盘特从此之后呢,每天就是拿着扫把扫地,口中就念诵着扫地、扫地、扫地。佛告诉他:你年老出家,现在会念这一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印顺法师强调的是人菩萨行,而佛经所说的维摩诘居士和善财童子当时都已经超出了佛法中所说的人的概念,是解脱了六道轮回的菩萨摩诃萨。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在描述维摩诘居士时说: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刚好佛经过了就问:你为什么要哭啊?盘特说:哥哥讲我再不进步的话就要我还俗,佛就安慰他说:你跟着我出家,是依靠我——佛而得到成就,不是依靠哥哥。所以佛就带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拿了一支扫把给他,然后要盘特念诵扫地,把这一句话当作一首偈。盘特从此之后,每天就是拿着扫把扫地,口中就念诵著扫地、扫地、扫地。佛告诉他:你年老出家,现在会念这一首偈还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除烦恼习气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多读佛经、多听法,多思维经中所讲的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多思维贪嗔痴等烦恼习气的害处等等,然后对照这些去思维自己的各种习气是否正确,很多牵挂是否必要。慢慢地就可以吧一些烦恼放下,习气淡一点,定力也就容易进步,因为修定的时候心不那么散乱不定了。另外有些人,烦恼习气似乎也不重,定力也很强了,能够在未到地定中保持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三摩地需要断夫妻正淫吗?亦即心与身俱不淫,如下列佛经所说?或是需要某一更深阶段才要断?《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百千劫,只名热沙。………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妙悟、皆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一个人智慧过人、知见具足,通过阅读佛经或善知识的著作,他也可以知道佛性的名义,但这仅是见性的解悟。如果他的定力不足,即使知道了什么是佛性,他也无法眼见。眼见佛性,需要一种很强的内摄外缘均等的动中定功夫,如果没有这种功夫,别说是人间的大善知识,就是十方诸佛一起来到他面前,都没有办法帮他眼见佛性。无法眼见佛性,就无法发起相应的解脱功德受用和实现般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过五根五力的关系,佛经、声闻圣者和菩萨的论著中是如何具体定义精进根、精进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的记载。北传杂阿含659(七)经记载何等为精进根?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是名精进根。北传杂阿含力相应678(六六六)记载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行而得之法必是生灭法,非如佛经所说本来常住不灭之法;假使有人把妄心意识修到绝顶的纯清,进入非想非非想定中,极长时间住在离念境界中,仍然是意识,不能改变意识心成为真心如来藏;因为能觉能知、能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的意识,以及能处处作主、时时作主的意根都不具备真心的体性,永远都不可能藉由修行来变成第八识真心。若有人想要藉由修行将完全不具备真心体性之妄心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遭受如此侮辱伤害,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反而以他仁慈的心,悲愍的说:「真令人为他们痛心、惋惜啊!他们少福无慧不知亲近佛世尊,不曾听闻佛经,才会无知的做出这样的恶事啊!」于是发誓说:「我将来成就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一定要来度化这些人。」释迦菩萨往昔修学六度波罗蜜,安忍于一切法,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求圆满成就佛菩提道之修证,就是像这般的安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只是杀畜生,因为畜生看不懂佛经,听不懂人所说的话,牠无法修行;所以如果你是杀了畜生,你也受了戒,那你只是犯了轻戒而已。在菩萨戒的当中,犯戒——犯杀生戒,它需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根本、方便跟成已。那到底有没有根本呢,还需要加上其他的条件来配合。所以,如果说我们要判定一个人,他是不是具足犯杀人戒的条件,大概要有五个。第一个,对方一定是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出曜经卷四》★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爱恋于女人,堕于大怖处。或吞于铁丸,或饮烊铜汁。有二热铁山,彼此来相合。昔时耽欲者,于中受苦殃。受斯苦楚时,都无救护者。——《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轮回,无有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欲界来说,欲界根据佛经有介绍,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欲界整个会毁坏。当这个世间的天象开始变动的时候,大火焚烧,然后,一切都不安稳;不安稳的情况下,最后天上人间都一切败坏,即使是地狱也是如此。因此败坏下就产生一种结果:这边的人就继续往生到或者说应当到其他世界去了。如果地狱他受报还没有结束的,他就到其他地狱继续去受报。那哪些地狱呢是会受报这么长久的?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接着我们来看佛经的开示内容,《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第8〉: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 | admin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