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虽然胜解行位的二乘俱解脱三明六通无学,回心大乘而明心及见性的菩萨阿罗汉们能够如此示现,在大乘通教里面就称为佛地——也就是通教佛;但是通教所说的佛果,解脱境界虽然同于八地初心,从别教般若修证内涵的阶位来说,也只不过是十住位而已,所以说,他还不能称为已经具足得到佛法身。因为,他所能够说的法,不能像别教的初地菩萨说得那么深细,因为这个回心大乘的 | admin 2020-06-08 |
|
刚开始进入佛法中修行的时候,因为烦恼粗重,妄心攀缘不断,所以无法克制去造作恶业的冲动,而难以止息烦恼。因此,佛陀有施设了一些方便法,让修行者的攀缘性能够安忍下来;例如在小乘法中的初步施设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来作为入道的初门。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75集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三)》杨正旭老师三轮体空,必须是实证境界,不应以意识思惟而妄想之;这是智者才能了知的境界,是未断我见而坚决认定意识为常住的不生法的索达吉您所无法知道的;未证悟如来藏所以无法发起般若的凡夫众生,虽然有缘能够闻知此一名相,或再能够听闻善知识解释其意,而谓施者、受者与施物三相,都是缘起性空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邪见与佛法》第二章第三节<大乘解脱之二种无我--无住处涅盘之修证> | admin 2020-06-08 |
|
当他证得佛菩提的时候,他就不害怕堕入断见、常见,不怕堕入断灭边,也不怕像常见外道那样轮回;因为这个缘故,他也不害怕胎昧,所以他敢在未离胎昧的阶段就发愿再来人间受生,再来自利利他,这就是菩萨在未离胎昧之前,便敢发愿再来人间受生而住持佛法的缘故。因为他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虽然三世的十八界都是无我,但是有一个常住不坏的自心如来、自性弥陀,可以常住 | admin 2020-06-08 |
|
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个粗的绳子,有这样一个粗绳—主要的绳子—来提振这中间的网;同样的道理,能够支持住我们整个佛法当中修行不坏的,就是要依于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说的四种法要。在大乘里,我们称呼它四种法要,其实在小乘的经论里面也有提到,完全是相等的一个概念,它叫作四预流支;依于这四预流支,我们才能够证得预流果,乃至更上的二 | admin 2020-06-08 |
|
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个粗的绳子,有这样一个粗绳—主要的绳子—来提振这中间的网;同样的道理,能够支持住我们整个佛法当中修行不坏的,就是要依于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说的四种法要。在大乘里,我们称呼它四种法要,其实在小乘的经论里面也有提到,完全是相等的一个概念,它叫作四预流支;依于这四预流支,我们才能够证得预流果,乃至更上的二 | admin 2020-06-08 |
|
一旦亲见了,方知佛法大意就在一切六尘之中。众生若觉,何物不说解脱法?何处不说解脱法?那一条路不是解脱之路呢!然后从眼见佛性的这个境界,深入去观察思惟,便见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虽然空无形相,却能够在一切四大五阴、六根六尘之中自在运作,并且经由佛性,在一切的相上示现。这就是念佛圆通章里面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念佛圆通章 | admin 2020-06-08 |
|
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也就是说出家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这叫作声闻法中的正统解脱戒;受出家戒具足,目的是为求出三界,所以叫作解脱戒。但是除了这个解脱戒以外,还有别种的解脱,解脱境界各不相同,所以名为别别解脱;由于别别解脱,所以有种种与别别解脱相应的戒法存在。这个别解脱戒,当然不是宗喀巴讲的别解脱戒;宗喀巴另外施设,把别解脱戒的名称套 | admin 2020-06-08 |
|
对三宝的信一定知道自己学的法是佛法,而外于佛陀所传的法,再也没有比佛陀所传的法更高,而所谓超越显教的法。如果说今天你亲近的善知识告诉你,他的法门是超越显教的法,能快速成佛的,你就要检讨了。既然是超越佛法了,那它是佛法吗?那就不是佛法了。这样的话,这里的信就要检讨,因为信不具足;既然信不具足那就不能进入住位,所以信佛、学佛要能够以经典中佛陀的开示,当 | admin 2020-06-08 |
|
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21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是佛法吗?》孙正德老师 | admin 2020-06-08 |
|
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继续修学比较深的佛法。十信位修学没有满足的学子,如果听闻甚深佛法,往往会心生烦恼;我见、情执严重者,当他听到善知识所讲的了义佛法和自己信受的老师所讲的法不同时,甚至会犯下诽谤、诽谤善知识的大恶业。如是果报,《大乘方广总持经》等经典具有明确的记载:诽谤、诽谤善知识的人舍报后,来世即出生于地狱中,受苦无 | admin 2020-06-08 |
|
分别解说诸佛法门。摧灭一切外道邪论。令辞理穷屈。」《大般涅盘经》卷3〈4长寿品〉:「我涅盘后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糺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将欲灭之。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 | admin 2020-06-06 |
|
![]() |
又灵龟以荷负佛法重任,而非放逸故不修禅定,一生为法忘躯,舍寿时虽不免病痛之苦,而无碍其智慧正念,佛子何惧乎哉!又此灵龟于佛法之弘传,功业勋著,释迦岂有辜负之理?诸大菩萨又岂有辜负之理?若二者难两全,余宁取灵龟之受苦,不羡钝鸟之自如也。------摘自《钝鸟与灵龟》 | admin 2020-06-03 |
![]() |
另“无分别中广分别”是指第八识之了别性,不是指意识修行开悟之后所发起的智慧;譬如能了知七转识心行、能知如何摄取四大成众生身、能了知众生色身之种种运作、能记存众生的业因、能了知如何让众生所造业因种子接受善恶种种果报,皆无差池,这就是第八识所了别的内涵,不是意识觉知心所了别的内涵;第八识还有不可知执受,能对业种、身根、山河大地…… | admin 2020-05-31 |
如今,在色达还有很多想追求佛法,但被魔障遮住双眼的可怜人们,能够跳出魔道的少之又少!法王临死前,还嚷着要吃肉包子(临死都不忘吃肉),这也着实让他身边的弟子高兴了一阵子,以为他的病情好转。可转眼间就和弟子阴阳相隔。也好,总比做饿死鬼好!当年买他成都住房的一名江浙籍女弟子(此人2004年在色达出家),曾吹牛说火化法王的地方曾出现西方三圣,后来我到色达问了一 | admin 2020-05-28 |
|
![]() |
甚至在佛陀出世之前,人间那些独自觉悟却不广传佛法以度众生的辟支佛(但有“佛”之名,而并非自觉觉他圆满的佛陀),也都将灭度无余。如《阿含经》中说:“如来在兜率天上欲来生时,净居天子自来在此相告,普敕世间,当净佛土,却后二岁,如来当出现于世,是诸辟支佛闻天人语已,皆腾在虚空……是时,诸辟支佛即于空中烧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 | admin 2020-04-28 |
![]() |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陆续发生过许多次重大的疫情,这次的新冠病毒又更为严重,表面上看来,这些都是病毒入侵所造成,但是从背后更深一层来看,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呢?我们今天就从因果、佛法的角度,来说明一下。中国自古就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说法,而在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说明我们的起心动念,所造 | 三摩地 2020-04-12 |
![]() |
(3)此种说法附和藏密修法,亦是密教部所摄的经典;此「经」中的说法,已经构成支持藏密双身法的本质,成为出家人可以行欲的根据,使得双身法可以成立,严重违背出家戒律,乃是佛法戒律之所严禁者;近代西藏密宗行者,往往据此而作娶妻生子之行为根据,故有许多藏密活佛娶妻生子,严重违背佛教戒律,不值得认同。【[本书编案:平实导师已因他人寄来此咒出处的经本, | admin 2020-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