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法一门极唯心地。余皆椎轮也。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肆。同昙一灵一等推为颜冉焉。复与杼山昼公为忘形之交林下之游。黑白二徒多从求益焉。唐洛京佛授记寺慧苑传释慧苑。京兆人也。少而秀异蔚有茂才。厌彼尘寰投于净域。礼华严法藏为师。陶神练性。未几深达法义。号上首门人也。有勤无惰内外该通。华严一宗尤成精博。苑依宝性论立四种教。为有四类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则凡 三摩地

2018-07-19

过虑将来佛法谁堪捍御谁可阐扬。奏召天下英髦学兼内外者。集于洛京福先寺。大建论场。氤为众推许。乃首登座于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论。竖立大义六科。敌论诸师茫然屈伏。一行惊异曰。大法梁栋伊人应焉。余心有凭。死亦足矣。及乎大驾西还敕令扈从。乃有小疾上表。帝降中使赐药并方诏曰。法师将息。朕此药并方甚好。服食必差。所患痊愈早来西京。其顾遇也若此。仍属此际一行迁神。 三摩地

2018-07-19

又纂百家诸儒士三教文意表明佛法者。重结集之。手笔逾高著述流布。至先天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示终。嘱循轮王法葬之。年八十七。会稽王师干立塔铭焉。唐太原府崇福寺宗哲传释宗哲。西河平遥人也。稚岁而有奇相聪颖天资。既寻师范砥节饰躬。属玄奘三藏新翻诸经论。哲就其门请益无替。凡几周星。备穷诸典。若指于掌。于奘门下号为得意哲犹隋慧布之题目焉。后因讲唱厥义日新。时谓之为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根本。宗乎大毗卢遮那。为诸佛所依。法之根本者陀罗尼是也。至于出生无边法门。学者修戒定慧以总侍助成。速疾之要无以超越。又述示教指归共一十余言。皆大教之钤键也。出弟子绍明。咸通年中刻石记传焉。论曰。无漏海中震潮音而可怪。总持言下书梵字而不常。未闻者闻。闻光音天之余响。未解者解。解最上法之所诠。圣贤饮之为醇醪。凡劣啜之成糟粕。若夫有缘则遇。无道则违 三摩地

2018-07-19

闻脂那佛法崇盛。泛舶而来。以多难故累岁方至。开元己未岁达于广府。敕迎就慈恩寺。寻徙荐福寺。所住之刹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于四众。大智大慧二禅师。不空三藏。皆行弟子之礼焉。后随驾洛阳。其年自正月不雨迨于五月。岳渎灵祠祷之无应。乃诏智结坛祈请。于是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躬绘七俱胝菩萨像。立期以开光明日定随雨焉。帝使一行禅师谨密候之。至 三摩地

2018-07-19

htm  5、吉林开山屯镇(26号文件)     净空及其“净空学会”打着弘扬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举办的各类交流、培训、讲座及私自印刷或未经有关部门允许大肆散布宣扬净空个人思想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及其他宗教用品等形式的各种渗透活动。    点击:http://www.ilj.gov.cn/zwdtSjgl/Directory/showDir.jsp?k 三摩地

2018-07-19

随有修行佛法之处。悉当令其施汝饮食。善男子。以是因缘为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从今常当施彼圹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善男子。如来为欲调伏众生故。示如是种种方便。非故令彼生怖畏也。善男子。我亦以木打护法鬼。又于一时在一山上。推羊头鬼令堕山下。复于树头扑护猕猴鬼。令护财象见五师子。使金刚神怖萨遮尼犍。亦以针刺箭毛鬼身。 admin

2018-07-19

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槃者常住无变。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有漏非无漏。非色非不色。非名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物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非闇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断非不断。非始非终。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阴非不阴。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如是等法甚深微密 admin

2018-07-19

将非诸佛法僧所作。答言非佛法僧。我所作也。乃是烦恼之所构集。以直心故信有佛性。信佛性故则不得名一阐提也。以直心故名佛弟子。若受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种各千万不足为多。是名菩萨质直心也。云何菩萨修治于戒。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不为生天不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鸡戒牛戒雉戒。不作破戒不作缺戒。不作瑕戒不作杂戒。不作声闻戒。受持菩萨摩诃萨戒尸罗波罗蜜戒。得具足戒 admin

2018-07-19

深信佛法众僧是常。十方诸佛方便示现。一切众生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不信如来生老病死及修苦行。提婆达多真实破僧出佛身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正法灭尽。是名菩萨信心具足。二者净戒具足。云何名为净戒具足。善男子。若有菩萨自言戒净。虽不与彼女人和合。见女人时或生嘲调言语戏笑。如是菩萨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令戒杂秽。不得名为净戒具足。复有菩萨自言戒净。虽不与彼女 admin

2018-07-19

言有因果有佛法僧。是名信正。言无因果三宝性异。信诸邪语富兰那等。是名信邪。是人虽信佛法僧宝。不信三宝同一性相。虽信因果不信得者。是故名为信不具足。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缘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复何因缘名不具足。戒有二种。一威仪戒。二从戒戒。是人唯具威仪等戒。不具从戒戒。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 admin

2018-07-19

」当你修学佛法是不是「为善」?是嘛!你修学佛法,总不可能是为恶;修学佛法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抹脖子,把自己彻底杀掉;不但要杀一世,而且无量世都要杀掉;所以「为善被害」,一定会被害死。从另一个方向来说也真的是「为善被害」,因为当众生的五阴造作各种善事时,一定是为了求后世生天享福、求眷属、求合家平安等流转生死的种种法,于是死后必然要再世世流转不停;那么真实 三摩地

2018-07-19

所以,“了众生心行”所说的“众生”,是指自己五阴中的觉知心众生,不是指别人那个众生啦!所以对“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的“知、了”的定义,得要稍微了解,否则就会误解佛法了!既然能了众生心行,这个菩提心是有知的,当然是有知有觉而不是无知无觉的纯属名言施设。可是这个知是第八识菩提心的知,所讲的知并不是六尘中的见闻觉 三摩地

2018-07-19

所以许多道场把意识心修行清净一念不生之后,故意不去了别六尘,就说是证得无分别心了,那其实仍然是意识觉知心,其实是仍然在不断了别六尘的,不是真的无分别心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是大乘佛法的正确修行方法,是错误的修禅方法。真实的佛法,是继续保有意识觉知心的分别性、了知性,而去亲证另一个在六尘外能做种种了知的第八识如来藏,祂从来都不分别六尘中的一切法,这才是 三摩地

2018-07-19

「拈花微笑」是娑婆世界禅宗中脍炙人口的公案,是人间最不可思议的佛法密意,二千多年来,禅的智慧流传在人间,开启了世人法身慧命的明灯,照亮万古长夜。禅学渊源于印度,盛兴在中国。真正的「禅」和「禅思」、「禅定」都没有关系,当佛陀最初开演佛法的时候,当时的小乘人(解脱道修行者–声闻、缘觉众)所注重的是「禅思」,他们信受如来所说的智慧之语,将所听闻熏习 三摩地

2018-07-19

有人问:“如何是佛法大意?”赵州讲:“庭前柏树子”自己去看。有人问:“如何是佛法大意?”药山惟俨禅师讲:“问取露柱。”露柱就是古时候插在地上,专门绑驴马缰绳用的木桩,叫做露柱。这一些都属于眼见色而明心。第二门:听到声音,从耳根而入。譬如香严智闲禅师在开垦竹林的时候,把瓦片丢出去,碰到了竹子,“空”的 三摩地

2018-07-19

如果这个人还主张他也悟了,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成佛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已经成就世间最大的妄语,未来恐怕很难善了,不能不慎啊!所以说:“一悟即至佛地”的说法乃是方便说,并不是究竟说;唯除最后身菩萨悟了就是佛以外,否则,任何人开悟明心,只不过是七住满心菩萨而已,并不是佛,距离佛地还很遥远呢!当菩萨悟了,并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参禅事毕& 三摩地

2018-07-19

这样说法,如果没有佛法正知见以及没有证悟的人,真的很容易被这样的知识所误导,说那是正确的,因此跟随这些知识修学佛法;可是对证悟的人来说,那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误导众生很严重。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顿悟与渐悟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说法?后学告诉你: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或许有人会继续提出质疑:“你有 三摩地

2018-07-19

大家都看不懂,又何有弘扬之效?还有连曾证悟之舍利佛、王子法财,尚且会没善知识摄受而退失,那又何能期盼网络上,连看都看不懂的网友会接受第八识?既无弘扬之效,还不如贴佛法知见文,还能法施大众啊!7.既然公案无益于人,那贴文者只会让人有好为人师之嫌啊!如真是借贴公案而存好为人师之心,表示其心已不正,我执深重啊!8.既爱贴公案,是否代表其已悟?因未悟者,自己都 三摩地

2018-07-19

禅道满肚,于佛法上看即有,于世法上看即无。后到白云老师处,被他云:『尔总无见处。』自此全无咬嚼分,遂烦闷辞去。心中疑情终不能安乐,又上白云再参先师,便令作侍者。一日忽有官员问道次,先师云:『官人!尔不见小艳诗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官人却未晓。』老僧听得,忽然打破漆桶,向脚跟下亲见得了,元不由别人。方信『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