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不舍佛法。虽示随顺一切世间。而常行一切出世间法。此乃火宅尘劳中真方便也。学般若人。舍此方便。而随顺尘劳。定为魔所摄持。又于随顺境中。强说道理。谓烦恼即菩提。无明即大智。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言。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如此之流。邪魔恶毒入其心腑。都不觉知。欲出尘劳。如泼油救火可不悲哉。尘劳之俦。为如来种。 三摩地

2018-07-19

亦无禅道佛法可以传授。才说有传有授。便是邪法。何以故。不见金刚经中道。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著实而论。说真如佛性。说菩提涅槃。说理说事。说邪说正。尽是非法。那堪更说有玄有妙可以传可以授乎。不见先德有言。说个学道。早是接引之辞耳。又何曾教尔起模画样。特地驰求来。所以云。拟将心意学玄宗。状似西行却向东。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无多子。久长难得。人世间尘劳中事无尽无穷。拨置了一重又一重来。如连环如钩锁相续不断。志意下劣者。往往甘心与伊作侣伴。不觉不知被伊牵挽将去。除是当人夙有愿力方肯退步思量。永嘉又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若如是思量。蓦然向思量不及处见得。无一物底法身。即是当人出生死处。前所云无所得法。不可以有所得心求。便是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世间法。若见其真实。一切无差别。亦此理也。其差别在人不在法也。忠义奸邪与生俱生。忠义者处奸邪中。如清净摩尼宝珠置在淤泥之内。虽百千岁不能染污。何以故。本性清净故。奸邪者处忠义中。如杂毒置于净器。虽百千岁亦不能变改。何以故。本性浊秽故。前所云差别在人不在法。便是这个道理也。如奸邪忠义二人。同读圣人之书。圣人之书是法。元无差别。而奸邪忠义读之。随类 三摩地

2018-07-19

别无佛法指示人。若信不及。一任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细读来书。乃知。四威仪中无时间断。不为公冗所夺。于急流中常自猛省。殊不放逸。道心愈久愈坚固。深惬鄙怀。然世间尘劳。如火炽然。何时是了。正在闹中。不得忘却竹椅上事。平昔留心静胜处。正要闹中用。若闹中不得力。却似不曾在静中做工夫一般。承有前缘驳杂今受此报之叹。独不敢闻命。若动此念。则障道矣。古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至妙。日用如何用心。如何体究。望慈悲指示。真净曰。佛法至妙无二但未至于妙。则互有长短。苟至于妙。则悟心之人。如实知自心究竟本来成佛。如实自在。如实安乐如实解脱。如实清净。而日用唯用自心。自心变化把得便用。莫问是之与非。拟心思量早不是也。不拟心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一一如莲华不著水。心清净超于彼。所以迷自心故作众生。悟自心故成佛。而众生即佛。佛即众 三摩地

2018-07-19

近年已来禅道佛法衰弊之甚。有般杜撰长老。根本自无所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无实头伎俩。收摄学者。教一切人如渠相似。黑漆漆地紧闭却眼。唤作默而常照。彦冲被此辈教坏了。苦哉苦哉。这个话。若不是左右悟得狗子无佛性。径山亦无说处千万捋下面皮。痛与手段救取这个人。至恳至祷。然有一事。亦不可不知。此公清净自居。世味澹薄。积有年矣。定执此为奇特。若欲救之。当与之同 三摩地

2018-07-19

未尝不在佛法中。又于日用动容之间。以狗子无佛性话。破除情尘。若作如是工夫。恐卒未得悟入。请于脚跟下照顾。差别境界从甚么处起。动容周旋之间。如何以狗子无佛性话。破除情尘。能知破除情尘者。又是阿谁。佛不云乎。众生颠倒迷己逐物。物本无自性。迷己者自逐之耳。境界本无差别。迷己者自差别耳。既日涉差别境界。又在佛法中。既在佛法中。则非差别境界。既在差别境界中。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知见不亡。生死命根不断。则不敢如此四楞著地入泥入水为人。盖众生根器不同故。从上诸祖各立门户施设。备众生机随机摄化。故长沙岑大虫有言。我若一向举扬宗教。法堂前须草深一丈。倩人看院始得。既落在这行户里。被人唤作宗师。须备众生机说法。如击石火闪电光一著子。是这般根器。方承当得。根器不是处用之。则揠苗矣。宗杲岂不晓瞥脱一椎。便七穿八穴是性燥。所以集眼藏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世法打作一片。且耕且战。久久纯熟。一举而两得之。岂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乎示谕。钟鸣漏尽之讥。为君上尽诚。而下安百姓。自有闻弦赏音者。愿公凡事坚忍。当逆顺境。政好著力。所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平昔学道。只要于逆顺界中受用。逆顺现前而生苦恼。大似平昔不曾向个中用心。祖师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 三摩地

2018-07-19

⑦(本站备注:虚云老和尚以后,真正的禅宗法脉已经断绝,改革开放以后更只有表象佛法了)清代少林仍为曹洞宗法脉传承。从元代雪庭福裕开始,制定了七十辈号的曹洞宗法系世谱,据《新编少林寺志》记载为:“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清。净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 三摩地

2018-07-19

遭“罪”流放,不忘佛法克勤禅师从京都天宁寺回四川后,传法时与在四川组织抗金的右丞相张浚相友善,积极向张浚推荐徒弟宗杲,并嘱咐道:“杲首座真得法髓,奇不出,则无支临济宗唉!”张浚回朝后,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邀请宗杲担任临安径山能仁寺禅院十三代住持。宗杲到后,先正宗风,倡导、弘扬临济宗的宗旨,大力提倡、宣讲自己创立别具特色的&ldq 三摩地

2018-07-19

再向曹洞宗各位老宿学习佛法,如郢州大阳山元首座、洞山之微和尚及他的侍者坚禅师,因不满意该宗细密禅风,又向沩仰宗潭州幕哲禅师学习。后又到江西庐山东林寺向昭觉禅师学习净土宗,因师傅与他的想法不相契合,便又改投云门宗门下庐山开先寺智珣禅师。智珣禅师非常器重他,想留他下来,宗杲不愿意。智珣禅师感到非常可惜,无奈之下,介绍他向临济宗黄龙派宝峰寺(今在江西靖安 三摩地

2018-07-19

综观圆悟禅师的一生,为追求人生真理,弘扬佛法,遍历楚水吴山,大江南北,芒鞋竹杖,度岭穿云,走遍了当时祖国疆域的三分之一。蜀岭京华,普设讲筵,宣说法音,栽培后进,直至病榻传经,悲愿弥笃。春风化雨,桃李盈门,遍及海内外,嗣法者达七十五人,最著名者为径山宗杲、虎丘绍隆(?-1136年),并称为圆悟门下“二甘露门”(意即两位最高知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宗杲大师,这位“ 三摩地

2018-07-19

最近反复阅读一本书,叫《钝鸟与灵龟》,此书内容已大大超越了一般的佛法研究的世俗方式和范畴,作者以其极高的佛法证量、广度和深度,从法义角度有理、有据、有节的澄清并再现了中国禅宗历史,其中人物、事迹、时间、地点等全部可以考证,真实无误。认真读后方才知道,现在中国两岸三地、中国西藏、日本、韩国等地的对佛法正确和错误歪曲纪录的前因后果,此书也从三地菩萨的角 三摩地

2018-07-19

”下联对得天衣无缝,但希运禅师说的是佛法道理,而李忱谈的却是自己未来的龙庭之志。后来,李忱果然继皇位,是为唐宣宗,不知是不是黄檗这片灵山秀水使他东山再起了。山之有水,犹人之有灵。山之水何来?必得茂盛之植被。远望黄檗诸山,但见群峰重峦,古木参天,遥遥看去,直觉得树比山高,气象万千。有人总结出黄檗有六大景观:道场塔林、峡谷飞瀑、清泉幽径、奇石险峰、古木香茶、名 三摩地

2018-07-19

大慧宗杲禅师颇具慧根,经过日益领悟,大慧宗杲禅师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精髓。等到大慧宗杲禅师讲佛法时,吸引了京师诸多佛法爱好者,由此大慧宗杲禅师名震京师。公元1126年,时任北宋朝廷丞相一职的吕好问奏明皇上,希望君主能够奖励大慧宗杲禅师对佛学界的贡献。吕好问上奏后,宋徽宗给大慧宗杲禅师赏赐了一件紫衣,并赐号为“佛日大师”。公元1137年,丞相张浚请求大 三摩地

2018-07-19

”但许多学禅者,舍本逐末,妄求佛法,希运批评说:“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可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即心是佛,心外无佛。希运极力反对 三摩地

2018-07-19

首先参谒洪州黄檗山的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三度被棒打,于是向希运告辞,希运叫他到高安滩头去参谒大愚禅师。他见了大愚,诉说三问三被打的经过,并问:“不知有过无过?”大愚说:“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师于是大悟云,“佛法也无多子”。大愚乃掐师衣领云:“适来道不会,而今又道无多子,是多 三摩地

2018-07-19

宣宗重兴佛法。召入对御前草圣遂赐紫衣。仍预临洗忏戒坛。号十望大德。性情节操矗然难屈。老思归乡。终于本寺。弟子鉴宗敕署无上大师。亦得闲之笔法。闲常好将霅川白纻书真草之踪。与人为学法焉。唐高丽国元表传(全清)释元表。本三韩人也。天宝中来游华土。仍往西域瞻礼圣迹。遇心王菩萨指示支提山灵府。遂负华严经八十卷。寻访霍童礼天冠菩萨。至支提石室而宅焉。先是此山不容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