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这些法很奇怪,他们如果是对的,那佛教就是妄语。可是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人,乃至中国文化传统,就是在修学佛法道路上,开辟出一片文化的黄金时代。我们看到如此,就应当相信说,佛法所说的绝无妄语、绝无虚妄,绝对真实,超过一切宗教之上,它并不是要讨人欢喜。佛法也说:这世间上有末法的存在,佛法将会凋零。佛法不会去歌颂说:我有一个无量无边的、美妙的、完全的 三摩地

2018-07-21

又如毕陵伽婆蹉阿罗汉,五百世生婆罗门中,习轻蔑心故,虽得阿罗汉,犹语恒水神言:「小婢!止流!」恒神瞋恚,诣佛陈诉,佛教忏悔,犹称「小婢」!如是等身、口业烦恼习气,二乘不尽;佛无如是事。如一婆罗门恶口,一时以五百事骂佛,佛无愠色;婆罗门心乃欢喜,即复一时以五百善事讚歎于佛,佛亦无喜色。当知佛烦恼习气尽故,好、恶无异。又复佛初得道,实功德中出好名声充满 三摩地

2018-07-21

当然,藏传佛教把她拿来攀附,妄称他们所传的就是婆须蜜多的法,其实根本就错了!婆须蜜多帮人家拉拉手悟了,也许她收了三百万台币;如果是要上床一夜才能悟入的呢,也许要收对方一亿元台币;可是她帮人家开悟的内涵是第八识如来藏,是能够出生意识觉知心的如来藏,可不是藏传佛教弘传的大乐光明中的被生的意识觉知心,那根本是两码子事,所以藏传佛教其实根本没有资格攀缘附会 三摩地

2018-07-21

从初地开始,绝不会起过一念为了自己而求进步,他想的只是为了佛教、为了众生,想去把它圆满;不会想要先把自己的目标达成再来为众生、为佛教做事。除非为佛教、为众生所应做的种种事都已经有人在做了,用不着他了,他才会乐得清闲而为自己修道。如果需要用得着他,绝对不会推辞,他会马上出来做事,不必等人家开口。假使要等人家开口才出来做事,那个人不可能修增上三学的。菩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说现在还真的是末法!统领数百万信众的师,对于世俗谛与真谛等粗浅的名相和内容都不能了解,把佛教的二谛世俗化到这么彻底、这么严重的地步,你能说现在不是末法吗?可喜的是末法之中还有诸位能进入,确实的了知二谛而入门了!如果诸位还没有受持不饮酒戒的话,回家以后真的应该要浮一大白,为自己庆贺一番。只有真实觉了二谛而且透彻源底了,才能称之为正等正觉。二乘人哪 三摩地

2018-07-21

佛教在人间它是无国界的。也就是说,我们讲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当然,我们从前面的解说已经知道了,佛教它是无国界的。那如果说要说佛教是世界性的,那其实只是属于通俗的说法;因为假如说把佛教局限在人间的话,那么就会将佛法通俗化,而失去了佛法真修实证的重要性了。因为法界实相中,有不可推翻的因果律则。也会因为说,如果只有把佛教局限在人间,而曲解成为戏论。为什 三摩地

2018-07-21

」诚挚邀请诸位菩萨于5月11日(日)到佛教正觉同修会之各地讲堂参加浴佛。※各地讲堂地址,请参考下方链接:注1:《佛本行集经》卷35〈38耶输陀因缘品〉:「护明菩萨大士。不久从彼兜率天下。降神生于迦毘罗城释种姓内。净饭王宫。大夫人边。右胁入胎。月满而生。生已弃舍王位出家。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已当转无上。」(CBETA,T03,no.190,p.815,c3-7)注2:《佛本行集经》卷 三摩地

2018-07-21

这许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每到一处,都要布施穷乏,拔济众生的困难。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众商人对菩萨说:我们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布施造福呢?菩萨答道:人的身体不过是假借的身躯,最终总是要被抛弃的。我见到海中的鱼,大鱼吃小鱼,同类相残,时刻不安。我应当以自己的身体代替海中的小鱼挽救它们短暂的生命吧’说完立即跳海之 三摩地

2018-07-21

(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甘露法雨》,页5-6,佛教正觉同修会。) 二、大乘的解脱道二乘解脱道与大乘解脱道共通——所以大乘法的菩萨们也必须修学解脱道。大乘法中的解脱道,在见道的部分,可以和佛菩提的见道一起完成,因为佛菩提道的见道必定会同时断我见——不以觉知心及作主心为常住不坏我;在破无始无明时,我见必定会同时断除。解脱道所断的烦恼 admin

2018-07-21

既然提到成佛之道,那就有一些不是成佛之道,等于说在现在市面上很多很多修行的团体,很多很多打着佛教的名义,或者不是佛教的名义,种种的一些,这些通通叫做“成佛之道”。可是实际上,是不是成佛之道呢?这个当中里面的正确的内涵、正确的修道次第是哪些?名义是否符合?也就是说,它的名字虽然叫做“佛教”,可是实际上是不是佛教呢?它的名字虽然说叫 admin

2018-07-21

有人在修学佛法或者研究佛法的时候认为:声闻法中的部派佛教有各个部派,每个部派都有不同的说法,所以每个部派都要用每个部派独特的说法来理解。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并不能完全赞成,因为我们所说的佛法,它是在研究法界(中本来无生)的实相,既然它是研究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不应该是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佛法;不可以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声闻菩提。所以整个声闻菩提有 三摩地

2018-07-21

佛教所说的解脱,就是使众生从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在三界六道背后有一个如来藏!这个千万不能忽略。三界六道是世间的因果,实证解脱果是出世间的因果;但不管任何因果,背后都是因为有如来藏的运作,才使得这些因果能够成立。在人间实证解脱果,首先要能够断除三缚结。三缚结: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取见、第三个断疑见。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 三摩地

2018-07-21

佛教所说的八个识,通通都可以实证。而且所说的三乘菩提,均符合世间及出世间的因果。譬如:我们吃饭一定是自己饱,不会因为我们吃饭,结果别人饱了,也不会因为别人喝水我们解渴了,这是最基本的因果。在人世间,彼此之间都有很多的关系。譬如:甲乙双方在晚上作战,甲方打了一个,把乙方杀死了,甲方他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等,都不能了知乙方,乃至他的意识也不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人会问:佛教不是谈五乘吗?这里怎么只谈三乘菩提呢?没错!佛教是有五乘,也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还有佛菩提乘。一般宗教或者心灵成长团体,基本在教大家如何改变命运。譬如:有的人命运较坎坷,希望能够现世改变,也有的宗教,教人的方法。因为在人间,物质比较缺乏,如果能够往生到天堂,那里的物质非常丰富,就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但不管是改变命运,或是来世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有人说,那八识跟六识有什么差别呢?因为也有人提出说,佛教所说只有六识,可是还有个差异,就是说如果法界之中确实有八个心,那我们不应该只了解前面六个心啊,我们就应该要探讨法界里面,其他的第七识意根,还有第八识如来藏,祂是不是真的存在?因为如果说这个心真的存在,我们真的就应该把祂实证出来,如果祂不存在,我们也要很肯定的来说祂如何不存在,而且也要能够符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说佛教的解脱是智慧解脱,成佛也是因为智慧的而得成就。佛教所说的智慧有三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因为声闻、缘觉、佛菩萨觉悟的内涵各自不同,故菩提有三乘的差别。下面将三乘菩提,也就是佛教的三种智慧,简单的概述如下:(1)声闻乘的无常空的智慧。阿罗汉从现观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4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正纬老师 (原标题:如何判断佛菩提道?)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4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正纬老师 (原标题:如何判断是不是佛所说的解脱道呢?) 三摩地

2018-07-21

当你来这里听我讲人间佛教的真实义,如果你已经明心的话,你可以一面看著自己是在涅槃境界中。当你在前往台南文化中心的路上,也许口渴了,买了一杯冰淇淋,在计程车上就吃了起来:欸!很好吃!又香又甜。可是在这享受冰淇淋时节的当下,无妨仍是涅槃,心想:哎呀!学佛真是快乐啊!可是如果你是学罗汉,譬如:阿罗汉去托钵,在路上他只能看著前面一丈以内的地上,不许东张西望 三摩地

2018-07-21

又例如毕陵尊者仍有慢的余习未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佛教历史典故。声闻人和缘觉人的种子习气还在,所以他们的解脱仍不究竟,不能称之为佛。诸佛不仅断烦恼现行而且能断烦恼习气种子,能够拔除一切烦恼习气的根源,就一定不会有余习存在。五、断疑的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