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6集十信位—具足对佛教三宝及佛法的信心>陆正元老师(原标题:您是否已经满足了十信位的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平实导师《人间佛教》第四章第一节菩萨散处人间各种行业中──僧衣能使人证悟?(原标题:《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知识的分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四种人如同教中专门行善而求生天堂的们,他们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到佛教而信受了,就会修学天乘的善法,在持五戒以外,更进一步修行十善业道,心中回向来世生于欲界天中,但是却不可能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闻种姓的自了汉,第二种是缘觉种姓的自了汉,第三种人则是可以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种姓。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御书一代圣教大意(第四一六页)——《佛教哲学大词典》(原标题:十信《佛教哲学大词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缘于末法之世,有善知识平实导师,秉佛慈命、续佛法脉,创立佛教正觉同修会,广传唯一佛乘之宗门了义究竟正法兼弘二乘菩提。平实导师为了正法久住、为了利益更多有缘众生,日夜不辞辛劳著书,详解佛经及菩萨论典,亦为救护无量无数被邪见误导的佛弟子,故而撰写破邪显正之论著。由于导师乃累劫久修之悲增利智菩萨,遍以大悲心愿般若智水常净熏修而行普贤行!由于悲心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予否定,佛教不久即灭,沦为哲学或日本道元禅学流类。则月光菩萨尚未出世,佛法已先灭尽矣!吾人因此获罪,为大为小?未来无量生中果报惨痛无量无边,能思之乎?敢思之乎?而如来藏真实有,吾不引述如来藏系经典,亦能以30种理由,不泄露密意而证实有如来藏,未证及错悟之人所不能知也。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佛教界长久以来都流传著一个错误的知见,就是修行人总以为觉知心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之中,总以为无余涅槃当中有一个清净无染的境界相可以让觉知心安住其中。他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的知见,所以就想要把觉知心处于一念不生当中,以为这样觉知心就可以安住在无余涅槃当中;但是他并不知道说:其实无余涅槃境界根本就没有任何境界,祂是无境界的境界,也就是把五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量,也为整体佛教考量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量,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之前可得好好观行,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五者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谓如是心为常不坏心,佛教界许多小有名声之法师居士,如是指示信众与徒弟,堕于常见中。六者遍满虚空而能觉知之心,月溪法师执此为常不坏灭之涅盘心,自在居士踵随之。七者遍满虚空而无见闻觉知之心;佛门中有许多人,因余引经据典叙述真如离见闻觉知及遍一切处体性,此诸人等不知不证真如,便妄想遍一切处为遍十方虚空,妄想有一不可知之离见闻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说断我见虽是解脱道的法门,但却是三乘与共的;我见没有断的人,还是在佛门外绕,是在外门修习六度万行,还进不了佛教的内门中修行。所以断我见是这么重要,而且是往上更进一步修学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根本,那么我见是指哪些内容?学佛人有必要来确实的了解。四禅八定是共于三乘行者与外道的世间证境,令佛法的修行者可以了知三界法的内容。解脱道修证者,可以藉此修断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正觉同修会——二乘菩提自中国元末以来,已被广大佛所普遍误会故;今时之与佛教,乃至今时南洋之南传佛教,俱皆如是不免误会;总以为觉知心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中,总以为无余涅槃之中有清净无染之境界相可以使觉知心安住其中;而不知无余涅槃境界者实无任何境界,唯是灭尽十八界我、十二处我、五蕴我、七识我之后,全然无我、全然无境界之无境界境界。&m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如果说这个不用特别去寻找,这自自然然的状态就是,那也是无知外道,自然外道,无事息心的外道,不必用功的外道,不知接下来还要做什么的外道,所以这种外道,将想法放在自然,任运自然,这当下就是,当下即是,不必特别生起什么求圣求贤的念头,每天如是好好生活,这样不去执着一切诸法,而能够随缘过此生,遇到有缘份的人,就跟他说这番道理,以为这样就是了达佛意了,对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与净土是我国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行门。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悟前,虽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然八万四千法门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同一个——开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开悟的方式有多种,譬如阅读经典或善知识的开示也可以悟入,称之为藉教悟宗。诸种悟入的方法,以禅宗参禅的方式最为迅捷。学人欲参禅开悟,需先行建立禅法的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离我──否定自我──是第一等困难的事情,全球佛教的修行人现在找不到一个能离我的人;因为一个个都把离念灵知抱得死死的,一刹那都不肯放开,所以离我非常困难。好不容易终于有人可以把我见断了(我讲的是我们会里面的人,因为现在你在外面仍找不到断我见的人;前些时候也有人宣称南洋有阿罗汉,可是那些阿罗汉讲出来的法,连我见都没断,连初果都不是),才能说是离我的初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中国本来就是大乘佛教基地,在有生之年盼望能恢复大乘佛教基地,是我们每个佛的愿望,因为大家都能学到佛陀,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佛在时期就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性,都能成佛,所以佛时候,人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现在是末法时期,离佛时较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众生没有正知正见,没有善知识指导,所以学佛很迷茫,得不到解脱,要是有善知识指导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听闻华严经十地品而受到启发、回小向大的世亲菩萨:无著大师的弟弟世亲法师,也被后世视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世亲菩萨撰《百法明门论》是世人所周知,已翻译成各国文字,其中部分章句已列入了正觉同修会的总持咒中。世亲年轻时表现也不俗:入小乘经量部,立志改善说一切有部之教义。曾往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研究《大毘婆沙论》。回国后,为大众讲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我们破邪显正─这个破邪显正非常重要,以往我们在印度南方跟天竺密宗想要和平共存,结果和平共存不了,我们的正见还是被人家和平的淹没了;后来在中国,我们也敌不过藏民的业力,还是被邪见的势力给消灭了;当年在汉地又没办法弘传了义法,因为清朝、明末、元朝这一些所谓的国师以及皇帝,大部分都属于密宗的信仰者,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在汉地传法,只好投生到去,希望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因此而舍命,也跟西天的提婆菩萨一样,佛教史上也记一笔;虽然名已经跟我无关,但是未来世的功德不可限量。所以决定照原计划出版。第一版送完了,第二版立刻再印,我就这样决定;如果我们当时没有这样走下来,月溪法师的邪法还会继续广大的流传,还会继续对抗我们所弘扬的,今天世尊的了义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你们看现在讲唯识如来藏的人不是多起来了吗?为什么呢?就是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哪些人是这几世才刚开始熏习佛法的呢?我遇到过一件事情,有个邻居在十余年前被人家拉了去佛光山,在游览车上听了法师许多话,回来路上又同样听了法师同样的许多话,回到家以后就抱怨:开口也是要钱!闭口也是要钱!他心中生起烦恼了,就不愿再去任何佛教寺院了。但是他下一辈子会不会发菩提心呢?还是会!因为多多少少听到一些佛法了!虽然他这一世绝不可能再去了,因为他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平实导师《人间佛教》第四章第一节<菩萨散处人间各种行业中──僧衣能使人证悟?>(原标题:五十三参中的十地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