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一切外道以及当今佛门中的大多数人,对于如是涅槃本际乃是修证解脱道的大前提,却都无所了知,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今天的中国以及南洋佛教界,其实是古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譬如当年世尊在弘扬声闻菩提缘起性空法的时候,就曾经被误会佛法的外道们诽谤说是断灭空。就如同今天佛门解脱道中的凡夫大师一样,在不承认本识存在的前提下,普遍都不愿意死掉这个意识心,总是将离念灵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现在上的课程是为大家导读:佛教正觉同修会所出版的口袋书,由我为各位导读其中概说坦特罗佛教系列,这个系列的书是摘自于平实导师所着的《狂密与真密》的巨着。从今天开始将会有六集的课程为各位节录的介绍:有关坦特罗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而是披着佛教的外衣,它的内在却是婆罗门教、印度教外道思想的一个教门。首先,我们来先谈一谈坦特罗佛教的源头。印度作为一个世界 三摩地

2018-07-21

你就知道那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已经堕入意识的自性,成为自性见外道而不自知啊!又譬如坦特罗佛教主张,修炼拙火是成就即身成佛的方法之一。他们主张,在行者脐下约四指的地方,也就是在脐下两吋,有与生俱来的血脉暖气,行者藉著观想来唤醒拙火的出现;当拙火出现时,它伴有燃烧的火焰生起,这个火焰就是拙火。它由红菩提所生,沿著中脉渐渐上升,洗净全身的中脉、气、明点的 三摩地

2018-07-21

其次,如来藏经典并非大乘佛教独立的派系,而是对于如来法身以及众生成佛的依据等问题所作的新诠释,尤其是,后期如来藏经典以及被瑜伽行派所吸收摄取。最后,在思想层面,如来藏并不存在近代以来学术界所指责的与大梵说没有区别等问题;宣称如来藏是基体因而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等说法是没有经典根据的。本著突出建树是力图推翻近代以来对如来藏思想的恶意攻击,特别是对《大乘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要知道这个生天在佛教里面是有它的主张的,譬如说,在这个《长阿含经》卷十二里面有说:【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毁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长阿含经》卷十二)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违犯了身的恶行,造作了身的恶行(身的恶行就是杀人、偷盗、邪淫, 三摩地

2018-07-21

若言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是外道经中说,非是佛教。以如来藏无有后际,证此永断生死种子,得于涅槃亦无后际;依人我见,四种见生,是故于此安立彼四。法我见者,以二乘钝根,世尊但为说人无我,彼人便于五蕴生灭毕竟执著,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为除此执,明五蕴法本性不生;不生故亦无有灭,不灭故本来涅槃。若究竟离分别执著,则知一切染法净法皆相待立。是故当知:一切诸 三摩地

2018-07-21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 三摩地

2018-07-21

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舍利弗,于佛教中惊疑畏者,是人则为具足恶道。所以者何?我常自说,有所得者是恶道分。何以故?舍利弗,佛所得法无有差别,是与非是若可差别是有所得。舍利弗,人宁成就五逆重恶,不成就我见、众生见、人见、寿见、命见、阴入界见,贪著持戒著持戒见,贪著三昧著三昧见,依于佛想得于法想,于僧断事成就身见。何以故?于佛法中成就身见不在僧数。舍利弗,佛弟子众心无 三摩地

2018-07-21

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复不名随佛教者。舍利弗,说法甚难!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见是尼犍子道。何等为邪见?谓是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舍利弗,若 三摩地

2018-07-21

忍辱柔和善受佛教能如说行。时诸无量大菩萨众。皆从无量种种佛土而来集会。是诸菩萨皆住一切所求大处。毕竟能取无上。得一切众生平等之心。离诸一切分别。分别降伏一切诸魔怨敌。离诸一切声闻辟支佛之所念处。得味喜乐具足。过五怖畏得不退地。一乘之体现前能灭。一切众生怖畏之地。如是等不可说。不可思。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数。菩萨众俱。圣者善问菩萨问品第二尔时婆伽婆。 三摩地

2018-07-21

无始佛教。迦叶白佛言。一切无始佛谁化谁教。佛告迦叶。无始者。非一切声闻缘觉思量所知。若有士夫出于世间。智慧多闻如舍利弗。长夜思惟终不能知。佛之无始谁最为先。乃至涅槃中间亦不能知。复次迦叶。如大目连。以神通力。求最初佛世界。无始终不能得。如是一切声闻缘觉十地菩萨。如弥勒等悉不能知。如佛元起难可得知。众生元起亦复如是。迦叶白佛言。是故世尊。无有作者无有 三摩地

2018-07-21

即受佛教从座而起。稽首佛足右绕三匝。与无量阿僧祇菩萨俱。从彼国发来至此娑婆世界。应时此间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种震动。于是众中梵释四天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罗。如是大众见是地动。举身毛竖喉舌枯燥。惊怖战栗各欲四散。自见其身无复光明。所有威德殄灭无余。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即从座起告诸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勿怖。汝等勿怖。何以故。东方去此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名伽陀经。何等名为优陀那经。如佛晡时入于禅定为诸天众广说法要。时诸比丘各作是念。如来今者为何所作。如来明旦从禅定起无有人问。以他心智即自说言。比丘当知。一切诸天寿命极长。汝诸比丘。善哉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静。如是诸经无问自说。是名优陀那经。何等名为尼陀那经。如诸经偈所因根本 三摩地

2018-07-21

认为佛法讲无我,就是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因为空所以无我;如果听到了有人说有不空的如来藏,便会诬蔑这个人是同于梵我、神我的外道,诽谤这个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说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是不符合原始佛教的。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或者 三摩地

2018-07-21

第七个心一般概不知道第七个心是什么,佛教经典将祂命名为末那识,在这八个心当中,负责做决定的就是末那识,譬如我们决定要睡觉,要吃饭等,都是末那识下达指令,我们很难察觉到祂的存在。第八个心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钜细靡遗地记录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佛法中的无想,是没有觉知心的,这个人偏偏又要主张,所谓的无想其实是有觉知存在的,所以他也这样说,他说:佛教的‘无想定’则称为‘净无想道’,是以‘无我’正见为基础,以离一切相,而不念一切想,如此方可以证得真正的无想定,乃至达到真正的无想——涅槃。(网名悲智者所著《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页20-21)这段 三摩地

2018-07-21

佛教所讲的解脱即是依般若智慧修行,从而达到身心的究竟解脱;如同章太炎所说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佛教的理论,使上智者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佛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楞严经》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一切有情众生之所以沉沦 三摩地

2018-07-21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蜜多意为以智慧而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佛教的解脱是智慧解脱,成佛是因般若智慧而成就。般若波罗蜜多咒意为《心经》所说之涵盖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大乘了义佛法,世间万法中唯有此般若之舟才能使我们彻悟生命本质而获解脱,达到涅槃彼岸乃至成佛。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性妙名真心、自性弥陀 三摩地

2018-07-21

若予否定,佛教不久即灭,沦为哲学或日本道元禅学流类。则月光菩萨尚未出世,佛法已先灭尽矣!吾人因此获罪,为大为小?未来无量生中果报惨痛无量无边,能思之乎?敢思之乎?而如来藏真实有,吾不引述如来藏系经典,亦能以30种理由,不泄露密意而证实有如来藏,未证及错悟之人所不能知也。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印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