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二、三十年来的佛教界大法师们,不都是这么说的吗?有谁胆敢出面说他已开悟,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当初李元松老师刚出来弘法时,也是被人家攻击到体无完肤;总算他有一些手腕,渐渐获得一些认同,虽然后来也证实他的开悟是假的。我们刚出来弘法也是一样,我们都不说别人错悟,别人却先骂我们,所以我们只好回应,就一本又一本的出书,走上了法义辨正的不归路。俗语说:一不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物质属于佛教所说的色法,是由四大种组成的。四大种是指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地、火、水、风大种,其中地大种是指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有保持作用;水大种是物质中的湿润元素,有摄集作用;火大种是指物质中的温热元素,有成熟作用;风大种是指物质中的动态元素,有生长作用。譬如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尿等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看待爱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着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恶业,舍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而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编者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而且涉及文化生活中的各大领域,包括大家日常使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等。这些词语虽然使用广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其实来自于佛教?古人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说刹那,但刹那到底有多长?(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在日常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有人说,大乘似乎是在部派佛教之后才兴起的啊!那这个意思就是说,大乘成佛的法道是在部派佛教之后才铺设完的,可是这样的说法也是有过失。我们想一下,释迦牟尼佛成佛,竟然说释迦牟尼佛没有说成佛之道;然而后面的菩萨还没有成佛,结果他说菩萨们已经说了成佛之道,这个是不符合道理的。就好比说,有人去了美国回来,结果他没有说出如何去美国的方法;然而没有去过美国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真正研究印度哲学的这些学者们,他们一致都认为说,佛教里面的各种教法元素,绝大部分在古印度当中都已经出现过了。所以甚至于比较极端的会说,佛教并没有超越之前《吠陀经》的哲学。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之前的吠陀哲学当中,已经有如此多的东西它跟佛法的内容是非常相近的,这是为什么呢?上一次也说到,那是因为有许多的菩萨们,他们在佛陀降生人间之前就先来到人世,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简序目前的佛教界,错解佛法的情形很普遍,平实导师以道种智的证量,领导正觉同修会胜义菩萨僧团,介绍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佛菩提道,让佛教的法义与道次第,清楚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当今佛教界中,极为稀有难得。解脱道的四个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以断我见为基础,进一步断除思惑。佛菩提道则以明心为基础,由于福、慧的,最后证得究竟佛果。关键词三缚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我们要来说佛教中的甘露法门。它不是物质的甘露,而是修行可以出离三界,以及可以使我们成佛的方法。在佛法当中,并不是祈求佛菩萨赐降给我们某一种东西,再由这些有形的东西可以证得某些境界,或者由这些物质来加持我们在佛法上可以有所修证;而是藉著佛菩萨的教导,使我们能够了解佛法修证的方法,然后付诸于实修,因此而可以证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这与有为有漏的欲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的确,仰望那浩渺苍穹,深邃无底的宇宙,令人不能不怀神秘莫测之感,从理性深处升起团团疑云:天上有无智慧和能力比人类大的神明或高级智慧生物?有无比人间更美好的另一个世界?如果有,它又是如何?对此,佛教的问答十分明确肯定:有,而且有多种种类,多个层次,天外有天,难可穷尽。佛经所说天,为梵文提婆(Deva)或素罗(Sura)意译,原义为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最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坦特罗佛教只靠观想就能成佛的说法,非常荒唐!因为坦特罗佛教所有修行法门都以观想为基础,不能自外于观想法门。譬如坦特罗佛教所谓的观想天身法门,藉著观想自己有广大的天身,于观想成就后,自己就有广大天身,然后以此观想所成天身,作为将来成佛之准备;乃至观想自己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自己就是佛了。这样的说法完全违背佛的开示!因为佛告诉我们: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思路:根据经论,从器世间的成住坏空(这部分对现状的描述,可以参考十方论坛有过的一个帖子,对照了现代天文物理所观于佛经的描述,非常一致,推断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须弥山的所指;这里就会涉及到神通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辨析佛教对神通的态度;关于器世间的描述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可以引申出佛教的世界观,这部分可以参考甘愿做菩萨系列的内容),引申一切唯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盼我佛门学人勿妄自菲薄!第四篇佛教的智慧——再说三乘菩提以上系统的讲述了解脱道和菩提道,解脱道和菩提道就是整个佛法所包含的内容。当前一般的佛教外人士,甚至包括很多的佛子,往往以为单纯的修学禅定、持戒、吃素、行善就是佛法。其实佛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解脱道和菩提道所修所证的三乘菩提——出世间的智慧。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也就是能否证得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证佛教——佛学研究不是佛法实证——佛学教育不是佛法实修上个单元,我们跟各位介绍三乘菩提的关系,我们上次也跟各位介绍,在佛法修学要实证八识心,所谓实证这个心,就是说明佛教整个的内涵,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那什么叫实证的方法呢?也就是要把八个心全部找出来。我们说实证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会有的。譬如我们有一种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予否定,佛教不久即灭,沦为哲学或日本道元禅学流类。则月光菩萨尚未出世,佛法已先灭尽矣!吾人因此获罪,为大为小?未来无量生中果报惨痛无量无边,能思之乎?敢思之乎?......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印证,则佛教幸甚!佛子幸甚! (原标题:应明五时三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要这么多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证悟了,这样来可能才可以编纂这样数量惊人的大乘经典,请问佛陀的禅宗传承,一个时节因缘下,只有师徒二人,这样这个团体精英不是胜过于一切诸贤圣太多了吗?您想一想,这样「伟大」的历史,竟然在佛教的传承中「消失」了,而今天必须要靠这些佛学研究者,这些甚至连皈依三宝都从来没有过的凡夫来「好心」地帮我们厘清这些他们心中所「相信」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况印顺法师根本不信受大乘佛法法义中最殊妙的核心:如来藏,对此他是绝对无法信受的,既然如此,到底对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而言,是谁来集结这一大事因缘的最重要经典呢?这史料上虽不足以显示到底是如何编纂成大乘经典,如此除了上兜率天,请益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恐难决了!然如上所说,菩萨无有必要对此尚且不是三贤位的众生多说,以非当机故!虽如是,论述的记载大都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即使是佛教大乘利根菩萨的精进而能够短劫成佛,藏传佛教的学人则是一点都不欣羡,他们可是万万都无法接受的,为什么呢?一来、他们可不想要无量劫的修行,他们一刻也不能等,他们要的是“马上成佛”、“即身成佛”。二来、他们可不想修习三乘菩提深妙法道,他们需要既快速又简单的法可以即身成佛,而三乘菩提中连最粗浅的声闻菩提断我见,在经典中说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鉴于此类争论长期普遍存在于学术领域和佛教界,末学也对其做了一个不全面了解。目前对佛教历史的考证大概有三个方向:一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通过对佛教经论断章取义的引用,武断片面的论证或批判;二是站在教派分支的立场,以维护教部权威为根本目的的论证或批判;三是结合客观的社科考证以及教理教义,不预设目的,试图究其本来的论证。学术界常见的论文多是第一种;佛教界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学佛后,学得快乐或痛苦?(前途茫然←→次第实证)讲记: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佛法必须具足三德〉,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佛法,但是在讲述人间佛教时,在说明人间佛教的真实义之前,我们有几个题目必须先与大家说明一下,我们要探讨的是:佛法跟你的紧密关联。到底佛法跟你有什么紧密的关系?因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佛法跟你没有关系的话,那你不必这么辛苦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