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优婆塞戒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这在佛教界中是使用得非常频繁,而且在经论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学佛之后也会常常挂在嘴边。但是随着前后文的不同,所显示出来的意涵也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就先来看看经论中所使用的“庄严”的例子,学佛之后在生活中又是怎么使用的。一般而言,学佛以后所用的言词也会有所改变。譬如说:两个人见面以后 | admin 2018-08-15 |
![]() |
对于事相上面所行的仪轨,我们建议佛弟子对于身行放生业的时候,首先要对此众生说明归依三宝的好处,然后对众生进行三归依;但是这得要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自己的三归依戒乃是具足成就的,若是信受假藏传佛教而不曾在显教中归依者,是没有三归戒的,因为假藏传佛教是喇嘛教,他们所有的喇嘛们都不是僧宝;若是修习假藏传佛教喇嘛教双身法者,或者假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的诽谤如来 | admin 2018-08-13 |
![]() |
人皮唐卡近年来喇嘛邪教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形形色色的“活佛”、“堪布”、“仁波切”纷纷现身说法,他们自诩为佛教中的无上殊胜顶级秘法宗派——密宗,又号“藏传佛教”,以“活佛转世”、“圣者再来”作为自我身份的标榜、以“即身成佛”作为修行成就的速达,以呼神弄鬼的 | admin 2018-08-10 |
![]() |
所以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只要是听闻正法而心得决定之后,对于每一期生死都会面临的死亡时刻,都是一定能够坦然面对的,甚至是很欢喜地迎接下一世新的学习课题,而不会像一般世间凡夫一样贪生畏死,死得不情不愿的。有正信的学佛人,最多就是在福德、智慧、定力还没有完全具足之前,需要同参道友来帮忙助念,以使得在往生的时候,能够不受到业报或病苦的影响,能够专注于往生的 | 三摩地 2018-08-10 |
![]() |
佛教界中,佛法普遍的被浅化或者误解,这其中可分几个面向来看。一方面,证悟菩提的这件事,虽然是修学佛法最重要的一件事,但一直以来被误解的很多,所以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再者,许多大师的知见,过去也是被误导的,实在也无力教导弟子;而末法时期,众生有不少被世间欲望所缠缚,想求证究竟解脱寂灭之乐的人,毕竟是少数。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是本身证悟的条件、因缘尚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近段时间来,佛教界延续了几百年以来对藏传佛教的争论——究竟藏传佛教是不是佛教?藏传佛教的上师活佛自达赖喇嘛至索达吉、多识等大小师都齐齐拍胸口言之凿凿:藏传佛教是高于佛陀、高于显教的金刚乘佛教、上师佛教,而北传佛教的大德高僧大都认为藏传佛教是具有浓烈的高原特色宗教文化,其教义、教规与真正佛教名实不符,检视之下,与传统中国佛教大相径庭,只宜称 | admin 2018-08-10 |
![]() |
接触佛教正觉同修会萧平实导师的书后,总认为平实导师的书极有特色,迥异于坊间诸方大师的议论。平实导师书本所述内容,法义之正确高妙,无人能出其右,而有着最根本重要性的,当推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为法界唯一本源」之论点,我即是因为平实导师的这个立论才知佛法真有中心,才知佛法是有所趣向的。以如来藏为中心的正确观点,较之当代其他谬说,真的是显出以 | 三摩地 2018-08-09 |
![]() |
在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平实导师的出现无疑是正信佛子梦寐以求的恩赐,其高超的出世智慧和圆融的入世态度,都将成为佛教史上难以逾越的丰碑。下面,末学愿以个人浅薄的智能,勉强归纳出平实导师的四大卓越贡献,希能成就某些有缘人的信心。第一大卓越贡献:让禅宗之“禅”变得具可操作性禅这个字,在末学没学佛之前,总是在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大法师和大居士,也属于文人骚客之 | 三摩地 2018-08-09 |
![]() |
那些好为人师者,必生大“我慢”;那些佛教警察只有他是对的。不怕你做警察,关键是你本来就是土匪流氓无赖,真理是衡量别人的,自己却是冒牌的。六、放下所做的种种功德和好事。心无所住,一切都已过去。因果自有交代,没必要老是挂在嘴边。“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执着行善和功德,也是一种贪欲;不执着不等于不做,因为菩萨随心而为,凡夫随欲而行。七、放下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一般人大概不知道第七个心是什么,佛教经典将祂命名为末那识。在这八个心当中,负责做决定的就是末那识。譬如我们决定要睡觉、要吃饭等,都是末那识下达指令,我们很难察觉到祂的存在。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巨细靡遗地记录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主体。前六个心 | admin 2018-08-09 |
![]() |
佛教中所说的“法”,是指三界当中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法,法也是五蕴——又叫五阴。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 | admin 2018-08-09 |
![]() |
接下来,我们要来说一个佛教史上鼎鼎有名阿罗汉的故事。这个阿罗汉名字叫作周利盘特伽,他之所以鼎鼎有名,是因为世尊教他念四句偈,第一句记住了,后三句便记不住,第二句记住了,第一句和第三、第四句又忘掉了。这样的人也能证得阿罗汉果啊?这当中一定有他的前因与现果。说这个故事,主要是看到有些人,进入正法中想要学了义正法时,总是障碍重重,非常不顺利,因此,这个故 | admin 2018-08-09 |
![]() |
这就好像民间一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试着想想看:若不是为了能够这样利乐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那么广大的福德?乃至是可以函盖三千大千世界呢?所以从一般修福德的方式与目的,一直到这样子来修福德的方式,这要一般的众生,是如何能够了解以及信受呢?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阿弥陀佛!学佛释疑1900集视频讲座——由 | admin 2018-08-09 |
![]() |
并且除了佛跟法之外,我们还要相信,诸佛菩萨会在这个世界帮我们安排适当的善知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善知识传授佛教正法给我们,这就是要相信有大乘胜义僧宝的存在。所以,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个信心的部分,我们要透过听闻正法以及思惟简择,直到能够深信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以及大乘三宝的真实义理。如果我们已经如第五集中所说,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 | admin 2018-08-07 |
![]() |
什么是菩萨?在台湾、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教徒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呢?这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现在 | admin 2018-08-07 |
![]() |
所以证悟如来藏而明心时,再依总相智才能真正的入门开始修学大乘佛法:进修别相智与一切种智,所以开悟明心只是修学佛菩提道的起步,只是刚进入佛教的内门,刚刚成为实义菩萨而已。悟后起修的过程中,都是以所证悟的第八识真心为基础,才能开始修学般若经典及方广唯识经典中所说的有关第八识真心的体性,而了知祂为何是本来自性清净心,又是如何的不生不灭,如何的不贪、不瞋、 | admin 2018-08-07 |
![]() |
第五章佛弟子应有之认识第一节邪见是佛教之大危机最后,我们要讲的是佛弟子、尤其是台湾当今的佛弟子,应有的认识:佛法中的邪见,是当今佛教的大危机,但也是佛教的大转机,这要看我们怎么做。佛教现在表面上很兴盛,但实际上没有它的实质,跟佛陀在世时完全不同,现在已经质变为佛学研究教育,及断见常见外道法了。所以,佛教的灭亡,已经不会很久了;除非我们能尽快的摧邪显 | 三摩地 2018-08-06 |
![]() |
这本《广论》前面的课程内容是赞佛菩萨偈颂,后来讲归依,而“福智团体”也有举办一年一度的归依活动(可以每年重复参加,也是以归依上师为主,而不是佛教的归依三宝为先。)后来又增加了“放生”的活动。学员们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轻易见到常师父,后来组织大了,就开始“筑墙”,于是学员就难以见到常师父了,但如此反而是建立起一种神秘感以及神 | admin 2018-08-06 |
![]() |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进入正确的佛法殿堂里面,进入真正的佛教里面,因为“佛教”这个名称它不是专利权,因为没有人能够来验证这个,所以很多人就可以假冒佛教的名义来欺骗众生,所以我们在五浊恶世里面就要具有这个智慧,来区别善恶,来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什么是外道的徒众,什么是外道之法。 ***********三归依之后是不是就不能吃肉喝酒杀生了 | admin 2018-08-06 |
![]() |
一旦相似佛法出现在世间而广传之后,正法就会渐渐地灭失了;就如同相似的伪造假宝陆续出现而数量庞大之后,真正的宝物就会渐渐被伪造假宝所湮没了;这一段开示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及深思,因为这个现象与目前佛教界的状况相当吻合。相似佛法出现之后,也会导致佛弟子逐渐违背真正的清净佛戒,乃至遵循非由佛所制定的错误戒法。因为五浊的关系,众生的善根退减,因此不易受持佛陀施 | admin 2018-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