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是这一些以上的内容,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在外面,听到外面的说法,就很容易去判断它到底是不是佛教呢?比方说在佛教里面,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名词,比方说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或者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人会引用《心经》上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我们听到这些名词的时候,没有错,这一些都是佛教里面的名词;但是这些名词,是不是真的代表它是佛教 | admin 2020-02-18 |
![]() |
那为了要帮大家更进一步的厘清什么是佛教呢,我们不妨以佛在当年,佛在最后要入涅槃的时候,给弟子们的训示,我们从这里切入。佛陀给弟子们的训示有两句话:一个是以戒为师;一个是以法为师。一个是戒,一个是法。从以戒为师来看,我们就提醒大家,因为佛戒----不管是声闻戒或是菩萨戒,佛所制定的戒法本身就是完全清净的戒法;所以,以戒为师这句话,实际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佛教,那我们不妨从佛教这二个字来看。佛教,什么是佛教呢?我们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导。那么佛陀又是谁呢?一般人所知道的佛陀,其实可能都仅止于把祂视为是跟世间的圣贤,或者是一个伟大的神明,或者把祂比拟为是像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一样。可是我们深知了佛教的这些菩萨弟子们,往往我们所知道的佛陀的伟大,是远超过众生所能够想像的。比方说,我们所感受 | admin 2020-02-18 |
![]() |
等而下之者,有佛教的法师学外道说,说:虚空中的能量是不坏之法。再等而下之者,干脆学起了印度教性力派,说:修学男女双身乐空双运之中,来体会那个又受乐又住空的心,就是真实不坏的心。各位看看,这一些都是自己成就了身见,又跑来误导众生进入外道邪法的例子,所以佛说这些人不算是佛门的出家人。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按照世尊的交代,简择真正不落入我见的出家法师, | admin 2020-02-18 |
![]() |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世间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由于去圣日遥及众生无明、烦恼、业力的遮障,佛的殊胜法教在末法时代的今天,已少有人能如实、如法的开示讲解,更难冀望能依法依教修学,断结证果,开悟明心见性。乃至连弥陀世尊极乐净土之易行道,都因缺乏正知见的熏习,而无法发起信力及愿行,导致念佛多年能否往生一点把握也没有,令人不忍。实因目前佛教界,充斥着太多凡夫、 | admin 2020-02-18 |
![]() |
其实佛教不讲究崇拜鬼神,因为他跟人一样,都是六道轮回的众生。但是人呢,一个学佛人呢,他会信受三宝,归依三宝,所以学佛人不崇拜鬼神,而信受佛法僧三宝。那再来谈谈天神跟鬼神,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异?我们先来看看民间的信仰的这一个部分。那民间的信仰的部分,有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土地公、城隍:那玉皇大帝其实就是我们佛教里面讲的忉利天——三十三天里面那 | admin 2020-02-18 |
![]() |
叫弟子连一支草都不要贪恋的菩萨,怎会说出有掌握当下这一刻(生命)的美好含意的话呢?更何况,上文其实根本与佛教的义理背道而驰,禅师教人活在当下、照顾脚下,完全不是一般人随口说出掌握当下这一刻(生命)的美好的意思,所以,虽然这篇文章的论点可以让我们更珍惜生命的时时刻刻,乃至因此得以培养专注力,使日常生活过得更平静、心安,但请千万记住:这并不是佛的教导!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今天看到世间的痛苦是难以说完的,我们虽然能够有心于佛法,但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会跟着来修学呢?是不是我应当济度我们的父母也能够得到佛法的安乐?佛陀在忉利天的时候,为了强调度化母亲的种种的重要,所以地藏王菩萨现身于忉利天,然后演说了一部很重要的经典,这个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佛教的孝经----孝顺父母的经典;其中这说到了几个故事,一个是婆罗门女的故事,一个是光 | admin 2020-02-18 |
![]() |
佛教中所说的法,是指三界当中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法,法也是五蕴----又叫五阴。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 | admin 2020-02-18 |
![]() |
佛教徒常用六时吉祥作为祝福语送给同参道友或护法檀越。大家都知道六时吉祥的大概意思是,美好祝愿,时时刻刻都能够吉祥如意。六时吉祥具体指哪个六时,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佛教六时的说法源于古印度。昼夜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三时为昼)、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三时为夜)。依《大唐西域记》所述,在古印度,时间的最小单位称为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六 | admin 2020-02-18 |
![]() |
学佛其实需要的是善根,最主要的就是对三宝的清净信,世间的学历知识并不是学佛的门槛,只要心性具备了人的品德,具备了善根,深信因果,听懂弘法善知识的语言,即可得入一切佛教。因为佛法它是清净解脱至善的法,假如说没有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没有情没有义,不知道要知恩报恩,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就已经不是具备人的品格了,那又如何与这个清净解脱至善的佛法相应呢?同时也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佛教他修二乘法,就是要把五阴十八界灭掉,因为五阴十八界都是虚妄的,所以当他要把五阴十八界灭掉之前,一定要让他相信有个如来藏。所以这些修二乘的阿罗汉,因为相信有个如来藏,虽然不证如来藏,但是因为相信佛所说的话的缘故,所以他就能够把五阴十八界灭掉,入无余涅槃去了。所以,因为阿罗汉害怕把五阴十八界灭掉变成断灭,所以佛才说有个如来藏,但是并没有跟阿罗汉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我们现在看台湾,甚至中国(大陆)有很多、很多的佛教徒,大家都来能够供养三宝,这都是藉由佛的威德。所以说,我们出家修行的人要注意一点:其实我们今天能够顺利修行,是藉由佛的福德庄严、智慧庄严当中的福德庄严,透过佛的福德庄严而有这个僧衣的庄严受用,来让我们能够顺利修行。所以说,佛是福德具足庄严。可是这一个福德,要如何能够具足的一世一世来行菩萨 | admin 2020-02-18 |
![]() |
实际上,我们再带领诸位菩萨,对于佛教真实义理更深一层思惟探讨。想想看,当盲龟在大海中漂浮、寻寻觅觅,不就像今日许多普罗大众,在找寻真正能够成佛之道的真实义理修行法门吗?当遥远看见那相似浮木,就像看见满街道路林立的佛寺院或精舍,以为那就是可以得到解脱、得到清凉的地方,以为可以去除烦恼、安住的道场吗?殊不知仅是教导一般人天善法,学习布施之论,劝善、修定 | admin 2020-02-18 |
![]() |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呢?在探讨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开始学佛,成为佛弟子,应该从何入手呢?那就是应该要先归依三宝,然后才能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三归依的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该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且传授三归依,也就是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住持佛法之贤圣僧和凡夫僧团;并且发起四 | admin 2020-02-18 |
![]() |
而是在某某山的教导之下,将佛教当作一般宗教而信仰,而且一向是落在我所上面,从来不曾触及三乘菩提正义,所以他才会说:一切宗教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求平安,都是在求感应。曹先生伉俪二人长期以来被某法师所教导,而信仰佛教的目的,其实只是在求得世俗法上的利益,也就是说在求得世俗法上平安、快乐、健康、富足这样子的利益。完全不曾了知学佛的真正目的,是在寻求解脱生死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在家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慢心这一点,否则自己的独自修行,反而成为病害,让自己有可能业障现前,孤寡一生,乃至于说穷途潦倒,甚至会最后想:穷途潦倒之际,是不是应再来归信其它的宗教?为什么这佛教不灵啊?为什么佛不保佑我啊?我这样认真修学,我这样优秀,诸佛应该看得见啊?一定是没有诸佛,或是诸佛的法力不够强,没有办法帮我消除这业障。 | admin 2020-02-18 |
![]() |
演变到后来,当然我们现在也常常听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乃至于说我们能够超脱了诸法分别的境界,不对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乐的对立的话,能够做到这样子的话,那也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一个,好像是佛教里面真正解脱的境界。其实我们应该认真来讲,以上所说的,所有关于不执着于眼前境物,乃至于说因为不执着的关系,而减轻烦恼,能够做到这样,我们都要给 | admin 2020-02-18 |
![]() |
这证明了,纵使以世间法来看,佛教也是既开明又先进的。------《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8集成就逆罪的条件>陈正源老师 | admin 2020-02-18 |
![]() |
由此可知,佛教虽然极为重视因果,但却不像世间者,主张人生的境遇都是依着预定的命运发生,不是人力所能变更;佛教则认为一切的业报,或者说人生的命运,是可以透过种种善心与智慧的修行,来加以改变的。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19集生因与了因>陈正源老师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