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时候发菩提愿,去求明心与见性,这样的一个功德力,是为了整体佛教,为了全体众生而去求见道,因为如果能够明心、见性,渐渐就能够发起道种智,在护持正法的时候,就不会为人所破坏。所以明心与见性,是为了整体佛教界、是为了众生而考虑;断我见的这个部分,是有自利也有利他的双方面,这是重要的基础。我们刚刚说断我见,要知道能取的是什么、所取的是什么,所取的是六尘境 admin

2020-02-21

归依三宝以后,并持受五戒;因为菩萨讲的法非常胜妙,可以把三归五戒说到打动人心,因此大家就成为归依三宝的佛教徒了。所以知道这样的学佛人是因为菩萨所建立的,就可以来施设种种的方便。所以菩萨必应当精进,因为精进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种种而能够成就;乃至于精进的话,可以让最后禅定、智慧成就。忍辱并不是只有作消极的,反而是与精进一起搭配。精进可以让自己成就迅速 admin

2020-02-21

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民间也常说:不 admin

2020-02-21

当代佛教界修行人中,最常见的说法是:如果能将觉知心处在触知六尘而不贪著六尘境界,也不起心动念,那就是开悟,就是证得涅槃境界。但这个对六尘境界,有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知的境界相,仍然尚未离开识食;那当然也仍就是三界生死流转之法。如果有人能如实了知四食的内容,便可以了知涅槃境界并非六识觉知心的境界,涅槃境界中是已灭四食,涅槃并非意根、意识觉知心所行境 admin

2020-02-21

】另有一种精行夜叉专门吸人的精气,那就是假藏传佛教(喇嘛教)中修双身法的空行母之类。实际上有许多夜叉神都已经归依三宝、吃素,并发愿成为佛教中的护法神(注8),这样的夜叉是吸收草木之气,是我们三归依或受五戒以及菩萨戒后来守护我们的护法神。另外夜叉也在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宫殿中保护着四天王(注9)和保护着忉利天诸天(注10)。-------------------------------- admin

2020-02-21

】(著述者: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二辑178页,正智出版社)因此修行主要是要修意根,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就是要清净自己的意根,当然意识心要有正知见才能慢慢影响和说服意根。而我们每个众生在三地满心之前都有胎昧!每一世我们刚出生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完全忘记了往世的所有事情,我们到底有几个老婆也都完全不记得了!到底 admin

2020-02-21

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追问:那么,生而为人,为什么会生而不平等呢?小儿时期的个性,有的小朋友顽劣、有的小朋友温驯,长成后,资质发展,不肖贤良,个个的发展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常有的现象是:有人是含着银汤匙出世,享乐一生;有人是贫穷出生,艰苦一生;又有人是豪富出世,中年破败;更多人是贫困出生,晚年有成;做奸犯科者,竟然得果善终;循规守法者,往往颠沛流 admin

2020-02-21

归依佛就是归依无上正等正觉----归依福慧两足世尊;归依法就是归依究竟了义正法----归依世尊正教;归依僧就是归依佛教大乘贤圣僧----归依大乘正见菩萨僧。为什么要归依三宝?三宝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圣教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5就是赞三宝功德不可思议。薄伽梵就是佛,不单单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于十方无尽虚空 admin

2020-02-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59集佛教徒应该如何教养小孩呢>张正圜老师 admin

2020-02-21

经由前面几集节目的说明,相信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们,都已能够明白佛教戒法中的逆罪,是极重的恶罪。造作了逆罪,就要下堕阿鼻无间地狱中,受极为严苛而惨痛的罪报。然而五逆或七逆罪各个逆罪之间,彼此还是有轻重之别。乃至每一逆罪的成就程度不同,也会有轻重之分。逆罪轻重罪报的种种差别,就是这一集节目所要探讨的内容。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是五逆罪 admin

2020-02-2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59集佛教徒应该如何教养小孩呢?>张正圜老师 admin

2020-02-21

归依佛就是归依无上正等正觉----归依福慧两足世尊;归依法就是归依究竟了义正法----归依世尊正教;归依僧就是归依佛教大乘贤圣僧----归依大乘正见菩萨僧。为什么要归依三宝?三宝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契经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庐山莲宗宝鉴》卷10)这就是三宝功德不可思议。薄伽梵就是佛,不单单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 admin

2020-02-2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59集佛教徒应该如何教养小孩呢?>张正圜老师 admin

2020-02-21

可能有些人也和末学一样,有过类似的学佛经历,那就是学佛以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佛教,心心念念挂记着自己的师父、挂记着寺院里的各种事务,而却完全忽略不顾家人的感受。从末学自身的经历来看,之所以会采取那样的做法,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己也愿意效仿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护持佛教 admin

2020-02-21

 那么来看看今日的中国佛教,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的怪象,比方说曾经在媒体上非常有名的一则新闻:湖南某女士为了自己要出家,不理会老父、老母以及未成年儿子的哀求,还有自己未完成的责任,坚持要到佛寺里出家,把存款全部交给寺里,为寺里的建设工作日中一食,每天劳动十多个小时,最后弄到身体损坏,后来勉强让家里带回去;但是回家后,上对父母、下对孩子都是表现出不屑 admin

2020-02-21

假使女众去买春,丈夫会如何看待她?同理,丈夫去买春,妻子也将一样看待他;若是佛弟子花钱去买春,被人家瞧见了,会作何感想?哎呀!这个人受了菩萨戒,还去!就会影响到别人修学正法的法身慧命,也会影响到世人对整体佛教的观感,所以虽然不算是犯重戒,但仍是犯轻垢罪,所以也不该做。至于邪淫而又破坏正法的,以外道法取来冠于佛法之上,把欲界中最低层次的法、欲界中最重 admin

2020-02-21

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福德,他们的身、口、意行是行善,累积了这样的福德,所以反而跟这一块地的福德相应了!所以我们说,佛教不否定命相还有风水,但是命相跟风水,仍然不离因果律,这也是众生福德的反射。因为命相、风水一样是因果律里面所含摄的,如果离开因果律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命相跟风水了。但是如果依着因果律来谈的话,命相跟风水这个现象界的一个事实,其 admin

2020-02-21

同时有一个老比丘,他的音声混浊,却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具足了佛教出家人应该有的解脱功德,也常常用他钝浊的声音发出赞咏三宝的音声而自娱乐。有一天,这个妙音年少比丘听到老比丘所发出的赞咏三宝的混浊音声,就诃斥这个老比丘说:‘今天你这个长老发出的赞呗音声,就好像是狗吠一样!’这时,阿罗汉老比丘便问这个妙音年少比丘说:‘你认不认识我呢?&rsqu admin

2020-02-21

综合以上所说,您认为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回向的本身实践就是一分功德的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论是回向给自己或是别人,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的!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62、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正圜老师 admin

2020-02-21

因为回向这个法非常深入,所以我们今天略谈佛教回向的实践。回向乃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善净法,这是一切的菩萨都应该要彻底实践的善净法。但是回向这个功德法,是比较属于事修的部分,需要努力的去实践;而回向这个功德法,乃是成就佛道广大福德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加行。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开示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