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换句话说:以触证领受如来藏为基础,以眼见佛性为基础,去熏习法无我,可以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如幻观为基础,去观察能觉知能作主的我,以及相应的各种心所有法悉皆如幻,可以成就阳焰观,发起圣性,远离自我的贪执;以阳焰观为基础,去观照法无我的熏习及菩萨道的修行,可以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地上菩萨的修道心,成就道种性。三观若不成就具足,便不能入初地;圣性及道性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admin

2020-06-08

  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真如佛性 admin

2020-06-08

  因为到达念不退之前的初地的行不退,仍然还有一大段距离,得要再历经眼见佛性及以后的进修。眼见佛性时以肉眼来看世界山河大地乃至众生自己的身心,都能亲见其虚幻,这跟明心去比对而产生的虚幻是不一样的。明心后以如来藏的常住来比对五蕴果然虚妄,比对山河大地果然虚妄,这是从明心的证量上来做比对,所以这种身心世界虚幻,是一种比量所生,不是非量;这个比量也是证量的一 admin

2020-06-08

  譬如当大家开始学习佛法,善知识告诉我们,说我们每个人身中都有真如,也有佛性,所以在理上来说,我们跟佛是一样的。当我们听说自己身中也有未来的成佛之性存在,知道自己有佛性,也有真如,将来也可以成佛,这样就叫作名字即佛。又譬如外面那些不学佛的人,他们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不知道自己身中也有真如佛性;但是从证道者的立场来看,他们也有真如,也有佛性,未来也可以 admin

2020-06-08

  外面那些不学佛的人,他们也有真如,也有佛性,未来也可以成佛。诸位来到这里,我看你们的真如佛性,了然清楚;我们看那些俗人们,连听都没有听过佛法的人,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们在理上也是佛——是因地的佛,也有这个理体,所以叫做「理即佛」。《大乘无我观》理即佛者:涅盘即生死,菩提即烦恼。谓众生身中本有涅盘法性---如来藏不生不灭,而众生不知;众 admin

2020-06-08

  然而,菩萨眼见佛性成就十住满心而转入初行位,仍然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因为菩萨的异生性很广、很深,一直到十回向位满心而转入初地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也就是成为初地菩萨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那什么叫作异生性?就是在行菩萨道中,在初地之前仍有可能造下谤佛、谤法、谤贤圣的机会,导致人身不保而下堕三恶道受苦,这种能够让菩萨因为诽谤三宝导致人身不保、未来要下堕三 admin

2020-06-08

  换句话说:以触证领受如来藏为基础,以眼见佛性为基础,去熏习法无我,可以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如幻观为基础,去观察能觉知能作主的我,以及相应的各种心所有法悉皆如幻,可以成就阳焰观,发起圣性,远离自我的贪执;以阳焰观为基础,去观照法无我的熏习及菩萨道的修行,可以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地上菩萨的修道心,成就道种性。三观若不成就具足,便不能入初地;圣性及道性 admin

2020-06-08

  又此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呵啧:亦詺此烦恼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亦詺此烦恼以之为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亦詺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入于生死大苦海故;亦詺此烦恼以为羁锁,能系众生于生死狱,不能得出故;亦詺此烦恼犹如蟒虫,食啖众生真如佛性故,所以六道牵连四生不绝,恶业无穷苦果不息,当知皆是烦恼过患。(《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 admin

2020-06-08

  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耶识,错认空明觉知之意识心为真如,又复未曾眼见佛性,不明真如佛性之实相,误认空明觉知心中无妄想妄念即是涅槃,教人舍报时以此心住于无妄想妄念之中,名为入无余涅槃;误以为如此即可不再受生,以此名为无生。而不知真如本来已在,本来无生;真如之本来无生,非由空明觉知心修除妄想而成,乃是空明觉知之心断除三界贪着、了知自 admin

2020-06-08

  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耶识,错认空明觉知之意识心为真如,又复未曾眼见佛性,不明真如佛性之实相,误认空明觉知心中无妄想妄念即是涅槃,教人舍报时以此心住于无妄想妄念之中,名为入无余涅槃;误以为如此即可不再受生,以此名为无生。而不知真如本来已在,本来无生;真如之本来无生,非由空明觉知心修除妄想而成,乃是空明觉知之心断除三界贪着、了知自 admin

2020-06-08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admin

2020-06-08

  随后尚须亲随宗教俱通之善知识修学定力功夫,求见佛性。(眼见佛性一关,亦可俟于未来入初地三地时见,非必此时,然以此时见性为最适宜,修学一切种智时,较易成就初地无生法忍故。)眼见佛性时,即入十住位,名为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若于初地三地眼见佛性,名为已入地菩萨随顺佛性,已分证法无我、分证五分法身故,故于见性时,不似未入地菩萨见性者之执有佛性可以眼见;不起能 admin

2020-06-08

  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中文名如来藏外文名तथागतगर्भ;Tathāg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真实如来藏》<第三十五章如来藏思想真是佛说>然一阐提人或时因佛慈力故而生一念善心,复信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名为闻见佛性,即离一阐提趣。是故(《大般涅槃经》)佛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退佛性故,名之为有;阿毘跋致故,以当有故,决定得故,定当见故,是故名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汝先问断善根人亦有如来佛性者,是人亦有如来佛性,亦有后身佛性 admin

2020-06-08

  当你们来学佛法,善知识告诉你,说你本身也有真如,也有佛性,所以在理上来说:你跟佛是一样的。你听说身中也有未来的成佛之性存在,知道了:「那我也有佛性,我也有真如,我将来也可以成佛。」你这样叫做「名字即佛」。《大乘无我观》名字即佛: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谓生死本际即是真如,真如在因地时虽然常在生死轮回,而本体不生不灭,本自涅盘,与佛无异;众生闻此,了 admin

2020-06-08

  接下来你听到「名字即佛」、「理即佛」这个道理之后,你就开始修学用功了;用功的时候,你去熏习正确知见,然后你开始寻觅;寻觅就是观行、观察:倒底我身中的真如在哪里?倒底我的佛性要怎么样才看得见?在你还没有证得真如之前,叫做「观行即佛」。观行即佛就是在别教的六品弟子位中;也就是说:别教的六住位满心以下,统统是观行即佛。还没有证得真如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admin

2020-06-08

  此观修成时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诸佛的心,就是大慈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叫做无缘慈。不要以为大慈悲是有慈有悲。没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没有慈、没有悲;因为他是无缘慈、无缘悲。因为无缘慈无缘悲,没有慈没有悲,所以能摄取一切众生。凡是众生有所念,他就有所应,不必限制特定的因缘或对象,这叫无缘慈,这才是大慈悲。到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