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何才是真实的无相念佛呢?那就要透过体究念佛的阶段才能到达。要到这个阶段很不容易;因为一般的人,尤其是持名念佛的人,比较安分守己,没野心;但是相对的,根器也就比较小,往往把自己压得很低。听到无相念佛法门,就说:“我是什么人?我那有可能修这个法门?那是大菩萨的念佛法!”这就是说,心性比较脆弱、懦弱。有的人,心性虽然很强,但是不在发大心上面去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节三资粮之三:行第三目:理行之一:植众德本、广结善缘、修除高慢理行就是体究念佛体究念佛除前面讲的事行之外还须要准备别的资粮。这一些资粮,分成三点来说明:第一:是过去生已经修行了许多善根福德;那就是已经植众德本,广结善缘。此外还要修除高慢。植众德本,就好像在栽种功德树一样,一棵一棵去栽种。就是前面讲的三福净业,一样一样去做,一生又一生去做。不好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章:持名念佛法门正修行的部份,分为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系念思惟念佛、因地无相念佛、体究念佛、果地无相念佛、实相念佛及后续的修行等九章来加以说明。持名念佛是“以持念佛的名号,来忆念佛菩萨”的修行方法。这是世尊大慈大悲,特别为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性而宣说的一种方便法门。在佛法即将灭尽时,世尊以祂的佛力加持,让此法门在世间多留一百年。 三摩地

2018-07-20

无相念佛就是从有入无的阶段,从无入真是体究念佛,从真入实是果地无相念佛之后体究念佛。这些观念具足,就能够一信不慢,信念佛门中有深妙法。第五目无相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一般过程上周谈到无相念佛是一种名称、施设,此阶段的无相念佛还不是真实的无相,所以称它为一种施设。学无相念佛者首先须除掉慢心。有些人静中的功夫好,就轻视无相念佛这门功夫。虽然这门功夫容易学 三摩地

2018-07-20

这时应当去体会自性弥陀,知道报身庄严入于心中并不是真实的佛,而起个疑念,开始了体究念佛的过程。我们知道佛的实际没有形像、身根、相貌、处所、方向,佛的本际即是真心、真如,念佛如能不以相念佛,就应尽量不以相念佛。若欲藉观想念佛法门修定,则另当别论。跟据《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卷中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目的在训练我们思惟观的功夫,因为以后体究念佛或参禅需要这个功夫。若不透过这样的观练,功夫不易成就,故透过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善巧方便。如果这个阶段做不来,表示功夫做得不够,需回到第七个次第把功夫增强,然后再回到这个次第!如果这样练习一段时间以后,知道拜那一尊佛菩萨是第几拜而声音文字皆不会出现,则可以将早上也改为这样拜佛,而平常仍然是专念一尊佛菩萨,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无相念佛法门、体究念佛的关系体究念佛是每一位想要求得实相念佛的人迟早要走的路,实相念佛是每一位发大心的念佛人应当求得的境界。一般说来,要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有两种,一者在求实相,二者在求无量百千三昧。实相就是无漏的智慧;无量百千三昧属于事修。究竟成佛从明实相开始,经过事修的长远过程,和得到究竟解脱而成佛度众生的目的。如果念佛人能在这个世界就修成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节体究念佛前应具备第一义知见第二个部份是体究念佛前应具备第一义的知见--所谓体究念佛,说穿了即是参禅,话头虽然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有究念佛始终不能成就,原因有二:一、没有忆佛的工夫,没有一念相续、净念相继的工夫。二、知见不够,不知道自性弥陀究竟是指什么?一直在相上转,以为见自性弥陀,是见一个有形有像的阿弥陀佛,其实是错了,所谓“自性弥陀&rd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节体究念佛的方法和应有之知见第一目:体究念佛的方法--思惟观礼究的人,要向自己心中去体会,深究“念佛者是谁”?或者去探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如何是“南无阿弥陀佛”?在体究时,要避免使用语言、文学和形像。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还要用语言、文字来自问自答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体究念佛的人,功夫不够、定力不足,还不能够体究 三摩地

2018-07-20

一个念佛人,他进入到体究念佛的阶段以后,一心一意来体究“念佛是谁?”,或者体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这样用思惟观的功夫,不停的在观照、思惟;一天、二天、一月、二月、乃至十年、廿年,等到他因缘成熟时,在一切活动之中,或者撞著、踢著、冷著、热著,乃至呢!有人耳朵痒著的时候,或是说他是在静中思惟观的时候,突然一念相应,“总之 三摩地

2018-07-20

云栖株宏以禅师之见地,而提倡禅净双修;不但鼓吹持名念佛,称为事持,亦提倡体究念佛,称为理持,而教人参“念佛是谁?”此即禅净双修。而为净土行者尊为净土宗之重要祖师。其前之永明延寿禅师亦复如是,以禅师所修所证,深知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之道理,便知禅净可以互通。 (原标题:04第二章禅净互通,禅净双修第二节禅净双修之事例 三摩地

2018-07-20

》以上所录莲池大师之参究念佛、体究念佛,从初参“念佛是谁”,到悟境现前,在在显示禅与净土之间,是何等亲密。不管是从念佛悟入,或者由参禅悟入,其本质都一样是禅。不论是在此世界念佛悟入,或往生极乐世界后闻佛菩萨说法悟入,其本质亦莫非是禅。而两者悟后之境界亦无二无别。注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到理一心的境界,必因禅净双修,体究念佛,亲见“念佛是谁”的本来面目,而悟境不退,时时刻刻能以心眼照见自己本具的佛性,日月经年,永不退失。此种境界不但念佛人不易成就,参禅人亦鲜有能到者。套句黄蘖希运禅师的话:“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五人”。是故参禅人切莫轻鄙念佛人,亦莫轻忽无相念佛法门。此门可深可浅。浅者得事一心,一般参禅人 三摩地

2018-07-20

一个念佛人,他进入到体究念佛的阶段以后,一心一意来体究“念佛是谁?”,或者体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这样用思惟观的功夫,不停的在观照、思惟;一天、二天、一月、二月、乃至十年、廿年,等到他因缘成熟时,在一切活动之中,或者撞著、踢著、冷著、热著,乃至呢!有人耳朵痒著的时候,或是说他是在静中思惟观的时候,突然一念相应,“总之 admin

2018-07-20

这里讲的无明叫愚痴,「要得善果,应当行善」、「要得解脱,应当修行」、「要想开悟,应当参禅」、「要想入实相念佛,应当体究念佛」。也就是说,在世出世间法上多种修行方法,如何去辨别他,要有智慧。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边数呼吸,要求开悟。或一天到晚坐在那边念佛号,不去参究什么是佛,不去参究什么是自性弥陀,而要入实相念佛,这是不可能的;一天到晚大吃大喝说「要开悟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就是从当中进入实相;其实这是悟后起修,就是果地的体究念佛。也就是证悟以后,要转依真如的法性,悟后起修,才有办法从真入实,这也是一种体究念佛。在前面第三个阶段,从无入真的阶段,这也是体究念佛,这是在参禅的体究念佛。可是这里从真入实,也就是悟后在体究念佛,也就是要安住在这个法身真如的境界,这样的一个体究念佛,这个是属于实相念佛。这里我们稍微讲解一下 三摩地

2018-07-20

正因为单纯不攀缘,所以许多同修来共修一年或两年就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净念相继这门功夫,而转入体究念佛;乃至因为第一义谛真如三昧知见深细,而得转依修学。因此前方便的戒、善知识的具足、远离三心等,就确实是不会让修行人虚耗生命、金钱;而依于究竟了义第一义谛,就能快速进入菩萨庄严地的修学。所以,欲界定的证得、轻安的发起,乃至断我见的成就,都只是依于证得实相心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说很多的善知识把念佛法门局限化、矮化,乃至说只要持名念佛就好,其实是错了!念佛法门有持名念佛、有忆念思惟念佛、有无相念佛、有观想念佛、有观像念佛,甚至果地无相念佛;有事行的,有理行的,甚至体究念佛。它当中不管是内涵次第,对于资粮实证、对于解脱道佛菩提道、对于圣道门、对于净土门的部分,这当中有非常非常多的内涵;甚至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它也含摄到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上一节课程的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的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上品中生有关,因此我们今天的课程先从上品上生来说。我们看经典中怎么说上品上生,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有这样的开示:【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说很多的善知识把念佛法门局限化、矮化,乃至说只要持名念佛就好,其实是错了!念佛法门有持名念佛、有忆念思惟念佛、有无相念佛、有观想念佛、有观像念佛,甚至果地无相念佛;有事行的,有理行的,甚至体究念佛。它当中不管是内涵次第,对于资粮实证、对于解脱道佛菩提道、对于圣道门、对于净土门的部分,这当中有非常非常多的内涵;甚至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它也含摄到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72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