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接着我们来看看偷盗罪的果报,《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 三摩地

2018-07-23

随喜赞叹也有福德,这个道理在《菩萨优婆塞戒经》里早就讲过了。又如看见别人证悟了,讲话不可以酸酸地,要欢喜说:我虽然这一次没有悟,但是你能够悟了,我真的高兴;有你这样的同修鼓励,我迟早也会悟的,我真有福报。应该这样才对!这样修行,自己的性障越来越少,福德越来越增加,这样也是修福德。所以谨言慎行也是修福德,随喜赞叹也是修福德。没有智慧的人看见别人捐钱捐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第229--230页中开示:四摄法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 三摩地

2018-07-23

8《优婆塞戒经》卷1〈集会品第1〉:「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大正藏》册24,页1035,中6-12)(原标题:回向成佛是让福德暴涨无量倍的方法)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平等施也是大福德与大功德,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也有说: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 admin

2018-07-23

2010年六月底,第一次购得《优婆塞戒经讲记》,当时也是家母生命渐渐走向尽头之时,读到讲记中平实导师所提到的布施,心里总有很多的澎湃与感想,却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整理出心里的思绪,因为太粗心;而在同时,身边却有件事情发生而有所心得。家母是一位不喜吵闹、人声鼎沸环境的人,当最后在医院时,家母总是告劝家人不要找人来探病,她想要安安静静的休息。住家周围的邻居, 三摩地

2018-07-23

那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食、衣、住、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他的袈裟破了,想要缝补衣服;可是他的眼睛看不见,当时旁边没人,他就开口说:哪一位阿罗汉想要修福的,来帮我穿针吧!佛在远处以天耳听见了,就说:我来帮你穿针吧!阿那律尊者听到是佛的声音,觉得奇怪:佛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还会嫌多吗?佛都乐于修福了,何况是我们当然更要修福了!《优婆塞戒经》卷6佛开示说: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优婆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说: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三)报恩田是指父母、世间师长,以及佛法的归依师,以及教授师。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因此布施、持戒、生天之法乃学佛当菩萨者应该时常精进修行的。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98页中说:修菩萨行,当然要念念想到布施,要随时随地布施:起了妄想,就把妄想布施掉;起了贪,就把贪布施掉;起了瞋,就把瞋布施掉。这样子念施,对你不能得利吗?财施上也一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佛说:善男子啊!菩萨行布施的时候,要远离四种过失罪恶之法:第一种,用破戒的手段所获取的财物拿来布施,这是不对的。第二种,心中存着种种的怀疑之心而行布施;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怀疑布施这一件事,种种怀疑的心交错在一起,这就叫作疑网。三者,心有邪见而布施。例如为了生天享福,为了获得大势力,为了来报仇等等而行布施。第四种,心有悭悋而行布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要如何才能够求财富,真的可以得到财富,而且又是能够自在受用的呢?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换句话说,其实财富是要从布施中得。可是这个对一般人而言,可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布施的因果相,《优婆塞戒经》中有很详细的说明,这部经的详解可能会在年底出版第一辑,请您自行阅读,应该会有更深入的了知。另,政府依法课遗产税,是世间法律所定;政府依法保护人民,人民依法纳税;这是相对的义务,应算是交易的一种,并不是布施,与来世福报无关。——摘录自《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原标题:钱财交税或给子孙,算不算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杂品)第十九(原标题:五种有智慧的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说:「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三)报恩田是指父母、世间师长,以及佛法的归依师,以及教授师。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有开示说:【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优婆塞戒经》卷1)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以慈眼来看待众生,反而经常杏眼圆睁地来瞪视别人,那会得到什么恶报呢?想必我们的人缘会很不好!那如果又以恶眼来瞪视已发菩提心之人,那个果报可就严重了。佛陀在《大乘方广总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当菩萨摩诃萨具足了福德与智慧的庄严之后,所 三摩地

2018-07-23

此外关于布施所引发之功德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有如是描述: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如上观之,此世之贫困、愚痴及怖畏,系因过去累世不行布施而得此恶果。今闻此言,行者应生布施之心,努力作为,不唯求来世人天善果,更为修行累积资粮,否则如贫者日贫,无本生息故,欲求修行,难有可为。若能行布施,则如大正藏中古逸部的《天请问经疏》卷一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假使有阿罗汉座下的某一真实发起无上菩提心时,阿罗汉还得要恭敬这一位;因为佛道真的很难成就,而他的竟敢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当知这个是个大心的人,是菩萨种性,应该说他是无上福田。为什么是无上福田呢?因为菩萨的种性出胜于——超出而且胜过——一切世间之事,也胜过所有一切三界众生。若少财时,先给贫穷,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