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我们引用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诵念出来而已。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经中的义理。有人会提出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卷四)如同有人会说阿坻耶语,也就是上古时代的梵语。这个阿坻耶语呢,是上古时代人所说的话,现在今日已经没有人使用这种语言了。但是因为世间的人代代相传,次第相续的传下来了,所以还是有少数人会讲这种阿坻耶语。有智慧的人可以说:现在的人说阿坻耶语,这是阿坻耶语,也可以说这不是阿坻耶语。因为就现世而言,已经没有人使用阿坻耶语了,这种语言只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说,佛经里面《优婆塞戒经》卷七里面就这样讲:【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七)在这一段话当中讲的就是说:如果有人他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然后他也知道说造了善恶业就会得到果报,也就是种善得善果、造恶得恶果;但是,他造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卷1)有的菩萨他生起悲心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众生五根不具足,他的生活很惨淡。五根不具足的人——例如盲、聋、瘖、哑,这些大多都是过去世谤法的地狱罪等等所剩下来的余报势力;当他五根不具足的时候,他的意识功能是会降低,他谋生的时候也会增加很多的困难度。也许有人说:我们很少看见五根不具的人啊!其实我们是常常看见而不知道那就是五根不具。五根不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问:本会是否可以出版一专讲戒律之书,内容涵盖如《菩萨优婆塞戒经》、《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地持经》…等,书中仔细剖析各戒律,还有易淆讹、轻忽、易犯…等细微处,并详加例证,以提升大众对于戒律之知见;增益大众之道行和福德资粮;并避免大众有退转及谤三宝、谤师…等过失。谢谢。答:正智出版社将会出版平实老师的《菩萨优婆塞戒经讲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原标题:何谓“五根”、“五力”?)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鉢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12]夫。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欲详细暸解受持戒律该有的知见,请您请阅平实导师开示的《优婆塞戒经讲记》,此讲记共八辑,其中详解在家菩萨戒法,并且细说布施之功德及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详述自作自受、异作异受、无作无受之第一义真谛,兼述三乘菩提法义与精神之异同;读此讲记能知福慧双修之真实义,可以帮助大乘学佛者之证道。但是三皈是否成功,要先理解传授三皈的法师、居士自身是否保有三皈之戒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3)关于戒的精神、戒的持犯判定以及其中的果报原理,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有非常详细的开示,请您至各大书局请购,并详加阅读;另于《正觉电子报》第11辑、第30辑以及第39辑的〈般若信箱〉中,亦有针对受戒、持戒、犯戒等事项作出原则性的答复,请您一并参阅。2.针对学佛人素食的部分,我们列出四点说明:(1)学佛人素食最显见的目的,乃在借由不食旁生之肉,断除直接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不可以为了世间法上的事情,就念咒发毒誓。在菩萨戒中,这是犯轻垢罪,也是要忏悔的。有些人受了戒以后,遇到别人冤枉他,就发誓说:我以受戒而不许妄语的戒法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做这件事;如果有做,我就下地狱。这样做是犯戒的,犯轻垢罪。不许用戒法来保证世间事的做或未做。以戒法来作保证,也是违戒的;这种做法叫作赌咒,赌咒 | 三摩地 2018-07-22 |
|
假名菩萨和实义菩萨——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二十二种假名菩萨1、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2、为自身命杀害他命,不乐修悲、乐于生死,常造诸业,受生死乐。3、无有信心,于三宝所。4、生疑网心5、护惜身命不能忍辱,语言粗犷、悔恨放逸。6、于己身所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7、于烦恼中,生恐怖想。8、亦不勤修坏结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有时菩萨假使以不清净的物品来布施,那也是为了让被布施者生起欢喜心的缘故。不清净之物,譬如众生肉:有人很喜欢吃羊肉、牛肉,凡是肉案子上买得到的肉类,你就买了布施给他,方便度他入佛法中。有人喜欢吃葱、蒜,你就送给他,为了让他生起欢喜心,你才能为他说法。如果你布施的财物,他一看就讨厌了,你还能为他说法吗?还能接引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也不可以造做半身的佛像;雕佛像时必须是全身的,或立、或卧都可,但不可以雕半身的。有的人只雕头像,那是不如法的。如果有人做半身的佛像,也就是只做胸像,是不如法的;若是得到了古董级的佛像头部,应该赶快找到身像,迅速合并完整,才是如法的行为,不可收藏起来作为古董。有的佛像身形已经不具足了,要秘密的藏起来,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供养时不可以像外道那样烧酥、烧大麦来供养。千年来一直有佛门外道这么做,他们叫作火供。知道什么宗派吗?(大众答:密宗!)正是密宗嘛!那其实是外道法,也是佛所禁止的,可是他们到现在仍在做。其实那是供养鬼神的作法,所以不如法。这也有开缘:譬如有时你以檀香粉供养,上面撒了几颗芝麻,增加香味,那是可以的。但是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广修布施以后,心中没有侮恨钱财被布施出去了,这个人如果是因为在客尘上,特别是指我所烦恼,也就是贪瞋痴的烦恼(是从客尘上发生的我所烦恼,以及把虚妄的自我误认为真实不坏法而毁谤,都是从客尘而生的烦恼。客尘在《楞严经》有定义过了,所以客尘就是指相对于真实心以外的我所烦恼,都属于客尘。如果是因我见没有断除而被辨义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佛开示说:善男子啊!如果有一个人其实是有钱财的,可是当他看见有人来求财时却说没有钱财,他说话是怕别人向他请求布施,我们就应该要知道这个人已经把他来世贫穷而没有功德的果报先为大众说明了。佛讲这一句话很重。这个人明明有钱,却推说没钱;这话讲久了,这一世真的会变得没钱,来世当然更会没钱了。如果有人请求你随喜功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优婆塞戒经》的〈五戒品〉中,世尊也曾经对布施无畏作开示说:一切的布施当中,布施无怖畏最为第一。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说:「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恶业殃流万姓。」但在卷第五〈杂品之余〉则又说:「身口意业,各别异故。」也就是说各人因果各人了,父造恶业、子不代受。而世法也常提到帮别人担业障,故究竟业能不能代受?答:业有别业和共业,共业对每一个人都会造成影响。比方说,有些人喜欢乱丢果皮垃圾,把环境弄得脏乱不堪,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诵念出来而已。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经中的义理。对于经典的正确理解,确实是不容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