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原标题:衹树给孤独园的由来)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亦有关于百福的介绍,我们接下来就引用这些资料来为大家说明如何修百福,如何在行十善的时候配合运用十种思惟,让我们的福德能够飙涨而迅速。《优婆塞戒经》卷1〈修三十二相业品第6〉: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遶。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中的解释如下:如何是百福德呢?佛说修心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98页中说:修菩萨行,当然要念念想到布施,要随时随地布施:起了妄想,就把妄想布施掉;起了贪,就把贪布施掉;起了瞋,就把瞋布施掉。这样子念施,对你不能得利吗?财施上也一样,得要常常念著有没有机会利益众生,有机会就做,这也叫作念施。布施与持戒是初机学佛的基础,但是对于证悟的久学菩萨来说,也是一样的重要。佛在《大般若波罗 三摩地

2018-07-23

等身体不好之类的!那往世如果有偷盗的业,相应的就是财富常常会缺乏,或者自己也常遭遇小偷!往世如果有邪淫的业,相应的就是此世的配偶不贞洁,可能配偶也会水性杨花或会外遇等!如果福德很好加上自己有发愿选择,那就会遇到菩萨眷属!那如果自己故意选择不好的眷属,那人生也会很痛苦!所以福德好又有智慧的菩萨,应该要选择受戒又心性好的菩萨眷属,如此人生会比较幸福!除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二庄严品>第十二)〖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种田。众僧三种:一报恩田 三摩地

2018-07-23

1039,a4-6)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32~133页中的解释如下:【如何是百福德呢?佛说「修心五十,具心五十」,共有一百,这就是百种福德。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和方法;当你在修这个行门时,虽然只是修其中一项,但是在这个项目中要先起五十种的思惟:「我怎样可以让这个色身、道器清净?如何可以让我的七识心清净、调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p229-230「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馀涅槃中的实相,捨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p229-230「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馀涅槃中的实相,捨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 三摩地

2018-07-23

只有适合给来听《法华经》的菩萨们,因此葛格我很想分享给大众,可是不能在网络上透露上课笔记,但为了常来光顾的亲朋好友们,也是要为他们介绍一下,还好我找到了经文上说明百福的内容,还有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的介绍,因此就引用这些数据来为大家说明如何修百福,如何在行十善时用十种思惟让我们的福德飙涨圆满。以下是葛格我的整理,非昨天上课笔记,但符合导师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明心见道乃是资粮与加行的果,乃是了因,而菩萨种性的具足乃是生因,所以菩萨种性更是重要;因为有了菩萨种性,明心见道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具足见道应有的菩萨性,想要开悟明心是不可能的,纵使悟了还是会退失而谤法的;这个部分的法义,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有多处开示,无尽灯网站那位善知识的说法是符合正理的。故在此劝请大心的菩萨,欲自己道业所需的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有关四禅八定的修证资粮条件与转折要领,平实导师十余年前曾开示过《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关于初禅的实证原理与境界,也已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讲过了,您可以参考;将来等正觉寺盖好后,因缘成熟便会重讲《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教导大众修习禅定应该要有的注意事项与转进法要,因为禅定的实证,除了未到地定的实修方法以外,最重要的乃是五盖性障的伏除;在自己性障未除前,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业品>第二十四之余(原标题:戒能遮除烦恼)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所着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第54页第二段的菩萨《优婆塞戒经》的说:【若有难言:何缘五戒尽形寿受?八戒斋法一日一夜?当言:如来善知法相,通达无碍,作如是说。】(《优婆塞戒经》卷七)这个的意思是什么?首先来说五戒。五戒是在家佛弟子应受持的五种禁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经中说:【五戒为人,十善生天,悭堕饿鬼,觝突畜生,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讲记》(原标题:如何持戒才能使所受的菩萨戒可以清净?) 三摩地

2018-07-23

若欲详细暸解受持戒律该有的知见,请您请阅平实导师开示的《优婆塞戒经讲记》,此讲记共八辑,其中详解在家菩萨戒法,并且细说布施之功德及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详述自作自受、异作异受、无作无受之第一义真谛,兼述三乘菩提法义与精神之异同;读此讲记能知福慧双修之真实义,可以帮助大乘学佛者之证道。但是三皈是否成功,要先理解传授三皈的法师、居士自身是否保有三皈之戒体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上讲述有很多犯戒的行为是不可忏悔的,这让我们感到了恐惧;不是担心业报,更多的是担心如果犯了不可忏悔的戒相,会给我们的修学带来很大的障碍,那么我们这一生求明心见性是不是也没希望了?答:这个提问都是关于戒律上的问题,您说:「究竟我们该如何对待受戒、持戒、犯戒,甚至破戒呢?」关于这个部分,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有详细的开示,目前第一辑已经出版了,后 三摩地

2018-07-23

答:正智出版社将会出版平实老师的《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这是属于戒律方面的书籍,唯此书不属于结缘品,读者必须向各大书局请购。至于您所说的戒律专书,目前尚无出版的计划,您可参考坊间的著作,有关律仪戒的戒相,大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差错;将来若有因缘,也可能由本会亲教师或已悟同修,执笔著作戒律方面的专书。问:牛奶、鸡蛋、蛋糕是否为戒律?平时买包子、面包总会带 三摩地

2018-07-23

这段,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108-110页中说:诸位一定不想当下品菩萨,不过我告诉诸位,你们常常在当下品菩萨,因为你有一句口头禅不好,当人家说某一件事情时,你发觉他的说法不对,你脱口就说:「欸!你这样不对,应该如何、如何……」你一开始就说他不对,这样就成为下品菩萨。以后请诸位把这句话改一下,就能够自利利他。怎麽改呢?你要先随顺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第229--230页中开示:四摄法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8条/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