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那我们学佛人应怎么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答:梵网戒第二十个轻戒,戒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答: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真悟得根本的人,不可能有严重的慢心,因为我们亲眼看见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是平等不二,没有差别。所以不应该任由过去所留存下来的慢习,障碍我们悟后起修的道路。另外有一种人,他过去由于卑慢或者傲慢的习性很严重,所以悟后虽然看到自己的真如与众生没有差别,而得到一些受用。但是他也看到自己与诸佛的真如没有差别,因此就生起了慢心,从此不礼佛,更不敬他的师父了。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把恶法除掉以后,一定要有善法来代替嘛!不能只是革除人家的旧命,你要有更好的新命还给人家,这才能叫作啊!同样的道理,破坏以后一定得要有建设,你把坏的法破坏掉了,得要接着有好的法建设起来,所以惭愧与悔过以后,接着就一定要有生长善根的方便法教导众生。如何生长善根呢?于三宝所起爱敬心,于三宝上面应当要生起爱敬之心。譬如在街上行走时,往往有学佛人见了比丘、比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每拜完,要发愿、忏悔及回向:「某某愿以无相念佛拜佛功德回向累世冤亲债主,祈求佛菩萨加持,早日能明心见性,帮助老师护持正法,度有缘众生及同门师兄姊等明心见性。」因为我们的习气深重,因此如果觉得拜佛妄念太多,那回向后更要跪求佛菩萨,从内心真诚忏悔。二、在静时:工作中如有闲空,坐下来眼睛找一个定点,话头就停在那里;在家中亦如是长时间的练习(最少持续二、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因缘皆具足故,方能使人具足一切种智而成佛。5、应教导随学者广修次法,否则自身成佛之时节将极久远;但次法的修习,以在五浊的人间最容易成就。讲记:以上所说的是属于趣向「法」的部分,简略的说完以后,接着应该说明趣向「次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从以上所引便知︰爱欲贪瞋等烦恼并非悟后立刻除尽,所以明心见性是得无生忍,最懈怠的开悟者,须七次人天往返,才能不受生死;有的人一次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鬼、天或其他众生如果听得懂你讲话的意思,你跟他说:我开悟了、我是圣人。你就是大妄语。所以没有悟的人要很小心,不要妄语。第五:不可说出家、在家菩萨的罪过。那意思就是说——专指他的身、口、意的行为。言行不检点、贪财、贪名、瞋恨等者。但这件事与摧邪显正要分清楚。摧邪显正是为了不忍众生走入非正道,要导正他们的知见。若有人知见讲错了,我们要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情众生难免会有一些贪瞋痴的不好行为,但是我们要知道:众生原本就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因为过去生瞋恨的习气很重的缘故,可能我们很容易发作起来,但是开悟者回心返照的时候,马上观照到自己起瞋怒心是一种错误,是虚幻的,然后替对方想一下:众生本来如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再有瞋恨心了。有的人把悟看得很玄,他说开悟以后就永远不生气啦。有的时候他会责备你:喂!你不是开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的同修应该还记得《华严经》里有一品,叫《净行品》,《净行品》里教我们遇到任何情境都当愿众生,愿所有的众生都如何如何好。遇到任何境都发愿,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个愿。实际上生活中的情境远远不止这一百四十多个,而是无量无边。这品经教导我们在无量无边的境,都能由这个境生起一个愿,愿众生怎么样。如果你在生活中用这品经指导修行,当愿众生……当愿众生&h | 三摩地 2018-07-23 |
|
马鸣菩萨说到:大乘法的根本是众生心如来藏,祂含摄了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法。这个众生心如来藏有二种门,也就是心真如门以及心生灭门;真如,有真实空以及真实不空两种意涵;而心生灭门呢,即是真妄和合,不生不灭的本觉心如来藏与种子流注不断的六识心等生灭法和合运转,这样而称为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祂既能含摄一切世出世间法,也能生显一切世出世间法。祂又显现出两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三贤位证悟菩萨有过三分之二阿僧祇劫时间,也有过当生,如导师已经如是跨越三贤位而成为地上菩萨,因此要不要降伏烦恼,要不要续行贪染,要不要续行烦恼的现行,都是自己的事情,这要不要,虽然还是抉择觉分,可是真的不随之贪染,就是不能随顺安忍,放纵自己就是道业不进,这些只能修行人自己在悟后,好好地花上一段时日,好好地想通,当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无法想通,所以才会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而已经让人家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瞋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当然,要达到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谁要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憙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往世是多造恶业,那就牵涉到许多的问题:譬如往世曾多害人,或殘害大量的众生,,在这一世修学佛法时,由于被害而墮落鬼神道的众生了解佛法是可以让他出离生死的,他只要出离了生死,大家都要不到往世被他所欠的债了,一定会障碍他,当然会对他产生障碍,就使他无故产生许多波折;譬如有时以种种方法障碍他,使他心智散乱、昏沉,学法不能得力,这都属于往世的业而产生今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大集法门经》卷1:复次,三种福事成就慧行,是佛所说:谓布施庄严成就慧行,持戒庄严成就慧行,禅定庄严成就慧行。《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经》卷1:「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菩萨无量福德。』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无悋惜,二者起大悲心救护破戒众生,三者化诸有情发菩提心,四者于下劣恶人忍辱救护。迦 | 三摩地 2018-07-23 |
|
问自己既然我自己已经祈求佛菩萨时时加持、事事加持,所以当问问自己,我是怎样回报佛菩萨的?我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感念佛菩萨的?每在清晨时,勉强从昏睡中睁开眼睛那一刻起,所现起的第一个念头是多年前所经历的往事,还是最近在追求的事情,是喜爱的、还是憎恨的,有想起佛菩萨吗?是逼迫自己想起佛菩萨几秒钟,还是感念佛菩萨的恩德而时时提起?当考虑一天要做些什么时,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呢,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你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把自己当作是一位凡夫,像是一般的众生一样,去争取这世间的一切,继续建立这些轮回的心行。老实说来,这没有对与不对,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是不能强迫的。学佛了生脱死,不是可以强迫每个人都来接受的。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二次法难(详略)另外,弘扬必须要有一个根本道场,才能广为接引众生,才能让来到正觉的每位学生得以安住、精进修行,进而将来个个都可以延续佛的菩提事业,救度更多众生,而这不就是修菩萨行的我们愿之所在、力之当行吗?就是基于这样为远景着想的心,又因为书店应该避免结缘方式而导致众生轻视及随意丢弃的建议,恩师才把《悟前与悟后》改版分成上下两册出售,避免以前常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性,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这个法;贪是指众生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者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产生了执着、贪爱的心念。瞋就是从自己喜爱相对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说,由于违背(妨碍)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或者是说让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没有办法继续现起(维持),所以就产生了恼怒、厌恶等心念。所以瞋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啊,我对于这整件事的角度从头到尾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只要自己坦荡就够了,或者,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别人怎么想都与我无关,可是一个菩萨怎么能作意说众生的行为跟自己无关呢?是我让别人误会且触发了事情的发生,她每造作的一次不如实的作意、言论和传播都与我这个缘息息相关,菩萨的坦荡最终都是为了饶益有情,而不是显示自己有多正义。所以她让我反思的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