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暇修行或自助助人,反而只为了生存下去又造作了许多的恶业,而下堕三途恶道。佛陀在诸经当中,处处都提醒大家布施的功德果报。例如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佛说罪福 | 三摩地 2018-07-23 |
|
布施从音译来说,又称为檀,布施的福业就像宝藏,常常追随著施主;布施可以破坏痛苦的过失,能够让人得到快乐;布施是善法,能够摄受善人,与善人结缘;布施能够让众生安隐,临终的时候心无恐惧怖畏;布施就像大将军,能够降伏悭吝的敌人;布施是善妙的果报,天人都很爱乐布施;布施是清净的法道,贤圣们所追求的道路;布施是积善福德的大门,是建立度众的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行菩萨道中累积福德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和十善、修定等生天之论;此三论是度众生的基础,并且也是让我们生生世世都能不堕恶道而能顺利地行菩萨道。因此佛陀度众生时往往先为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有了此基础之后才进一步说明实际修行的内涵法要,而我们依教奉行的话,也会因此有福德庄严而能让我们在道业增上。《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说一个修行人,能够懂得作大布施,但是个性急躁多瞋恚,不能够依止正念而修行,这样子的话,他未来就会投生为龙族,虽然有着世间的财宝、眷属,受用丰饶这样的一个大福德,可是身上却要承受着火烧跟虫咬的恶报;修行人如果能修大布施,但是对众生多所轻慢,未来生投生为大鹏金翅鸟;如果多贪求者,未来世会投生为狼;性多愚痴者,则投生为狮子。如果是持戒的修行人,却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今天要讲的佛典故事,是在讲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这个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菩萨、修行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长,拥有亿万的家财,平常他敬奉三宝,对众生都很有慈悲心。有一次他到市集去买东西,看到一只待价而沽的鳖,心里就为这只鳖感到伤痛,看它在那边被卖,就询问说:这个要卖多少钱啊?鳖的主人知道菩萨有慈悲心,喜欢帮助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如果故悭而一毛不拔,那反而不如一般世间人,如何称为菩萨呢?世间人或一般慈善团体,也多普遍地在帮助众生,这也是大家平常都很容易看得到的。有悭心的人,必须逐渐透过修学布施之行,而远离悭贪之心;因此在经典里面的开示说:檀施为刀,破悭吝贼。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透过布施之行,可以让心量逐渐增广,增长菩萨性。婆提长者因为悭贪的关系,无法继续累积福德,到了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更应该有宋公明的及时雨心态,当众生正需要时就及时布施,不要等事过境迁了再来补救;所以时节施很重要,这也有后世的因果。至于如法求物而布施,当有人来请求我们布施某种财物,但我们手里刚好没有,那就代他去向别人求,或者去买来送,不要推说没有,因为他可能求不到,而你去代求就能求得,就解决他的困难了!为人求施时,也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譬如廖添丁劫富济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比如说,我们平常在面对众生的时候,都应该要以慈善柔和的眼神来看待一切的众生,如来三十二种大人相中的牛王眼相,也是因为在无量世中,以慈眼、善眼来和视众生而得到的。譬如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有开示说:【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优婆塞戒经》卷1)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以慈眼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菩萨摩诃萨具足了福德与智慧的庄严之后,所以可以在一切的布施行之中都不产生忧悔,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说,菩萨已经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的缘故。也就是说,他在久远劫修学的过程之中,不但能得此殊胜的世间法,也能够证得出世间法;而此处又说菩萨摩诃萨,所以其最低的层次,至少应当是证得自心如来的七住位菩萨。换句话说,他又证得了世出世间法,最低层次的世出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要之一部份,一个人想要求得禅定、智能的功德,如果过去生没有做好布施,今生就会有许多的障碍。由平实导师之开示即可知布施为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也是菩萨行佛菩提道的第一步,亦为吾人欲求解脱痛苦、烦恼、无明,及求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是菩萨出胜一切世间之事及诸众生。——《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假使有阿罗汉座下的某一真实发起无上菩提心时,阿罗汉还得要恭敬这一位;因为佛道真的很难成就,而他的竟敢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当知这个是个大心的人,是菩萨种性,应该说他是无上福田。为什么是无上福田呢?因为菩萨的种性出胜于——超出而且胜过——一切世间之事,也胜过所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众生闻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此段明示布施需具足十种条件──财、法、无畏三施具足,并以清净、怜悯、不轻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态度布施,对于佛法僧之供养,乃至对于一切受施者须能尊重及承事恭敬,且于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报、不求有之心态──其义分述如下:(一)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希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佛开始宣说布施的因果原理:有智慧的人为了四件事情而乐于施惠于众生,乐行布施。第一、因为布施能破除烦恼:众生最多的烦恼就是我所烦恼,众生对于我见烦恼,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时,一般烦恼都是我所上面的烦恼;譬如这是我所有的眷属、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田地、我所有财产、我所有的名声、我所有的权利、我所有的power,这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菩萨生生世世要与众生在一起,生生世世要大力的利乐众生,所以菩萨得要有很多的福德——能世世获得法财与世财的福德——而且要越修集越多。因此多财巨富和远离烦恼是同时要重视的。而且寿命、色力、安乐也都是从具足五阴的布施中获得,若不是具足身口意而布施食物给别人,让别人的五阴获得长养,就不会有来世的健康色身与力气的果报;若不是以身口意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报曰:「吾之拯济唯为众生,假如子云,诚吾愿矣!慈惠受罪吾必为之,危己济众,菩萨上志也。」释曰:「尔何志愿尚斯高行?」答曰:「吾欲求佛,擢[6]济众生,令得泥洹,不复生死。」释闻圣趣因,却[7]叩头曰:「实无布施慈济众生,远福受祸入太山狱者也!子德动乾坤,惧夺吾位,故示地狱以惑子志耳。愚欺圣人,原其重尤!」既悔过毕,稽首而退。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况能施贫乏众生。于己财宝深生贪着。于佗财宝欲令损减。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大地狱受无量苦。如是苦报。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畜生身。身常劳苦。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如是众苦。名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饿鬼中困饥渴苦。无量千劫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为第三正感之果。毕是罪已来生人间。贫穷下贱为他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以施,住持三宝,能令二乘托钵乞食而无匮乏;菩萨以施,为诸声闻说有空性法界,非仅现象界之空相尔,令二乘人渐趣大乘菩提;菩萨以施,摄受有情,成佛时眷属财富无量;菩萨以施之般若,成佛时能得无量财富,而示众生以贫穷田相,托钵乞食。施者有净以及不净,净施之人后世福慧果报无量无边;不净施者,不唯后世无财,又复遭诸恶报。如人施刀以救病苦,病人因其施刀割除瘤害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是因我见没有断除而被辨正法义时,觉得名闻利养受损而诽谤正法,这就是客尘所生的烦恼),若因客尘烦恼而不能安忍就造了谤法大恶业,因此堕于地狱;这位乐于布施的人,也可以远离地狱众生应受的痛苦。他是修学佛法而不贪财、不贪色,却会下堕地狱,原因就只有一样:毁谤正法。为什么会毁谤正法?因为善知识说:觉知心、意识心是虚妄心,如来藏才是真心。而这位施主一生乐于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