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举一个例,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佛有说:【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优婆塞戒经》卷一)中所说的说,外道他断欲而且发起禅定,证得禅定以后,他所得的这种天福,胜于在欲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CBETA,T09,no.262,p.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除了离杀思之外,不杀眼前的这个作为我们父母师长的众生,乃至人,我们也要把他当成是我们的父母、师长。我们还要怎么样呢?要推己及人,我们要劝导思。也就是说,我们如果看到人,我们也要去劝导他离杀。因为菩萨的修行不是说自己不杀就好,如果是声闻人他自己不杀,他能够解脱三界的生死轮回,对他来说,他就能够实践他的解脱。可是菩萨不是只是独善其身还要能够推己及人,还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三个信有能,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你要信受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那么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在说什么?在说你自己还有一切众生,都能够如实修证解脱道,同时也能够如实修证佛菩提道。所以,能够具足信有体、信有德、信有能,那就表示这个信已经清净,有清净信了。如果说有人跟你讲说,有一个法真实可证,有阿罗汉可以证无余涅槃,你看诸佛菩萨可以修证;可是你却不相信自己可以实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既然证得真如佛性,将来生生世世不畏生死,在世间与诸同修共度众生,在世间与有情众生在一起,才能究竟佛道。惟其必须有许多助缘,故应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即十恶业之相反。十恶业为:身三业:杀、盗、邪淫(在家是指邪淫,出家是指行淫)。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三业:贪、瞋、无明(愚痴)。若于此十恶业不犯,反而积极护生,修正自己各种行为而利益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18菩萨功德品〉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冤亲债主给遮障;或是有诽谤的话,那这一世学法就容易遭遇不顺,或是怎么学都学不会;这些都是根这个人的种子有关,种子流注出来的是过去谤法、造恶业的种子,这一世学法就会不顺,或被许多事情给遮障。如果累积许多福德,像是护持正法和消除性障,那种子都是清净的,以及有许多善业的可爱异熟果报,那么学时就会比较顺利, 三摩地

2018-07-23

同时如来藏祂能够随顺众生,能够与五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对于五蕴十八界从来不生起一丝我执我见的念头,所以这样的一个不落于三界有、不落于三界无的般若空性,含摄了所出生五蕴的空相,这才是菩萨证得如来藏所获得的般若实相智慧。那么在七住位,明心见道亲证实相般若,同时就能弃舍对五蕴(即是真我)所生的我见!弃舍对五蕴所生的我见,而能够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无我法性, 三摩地

2018-07-23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贪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贪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是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而如果当我们觉得很辛苦或很不顺的时候,也不必气馁!因为世间上还有比我们更辛苦更可怜的人,比我们福报更差的众生,例如非洲或偏远穷困的地带,也有许多难民非常地可怜!还有许多众生在三恶道受苦,所以我们在人间所受的苦就没那么可怜了。另外当我们福报很好的时候一定也要努力积极地行布施和持戒,因为如果不趁早累积福德,也许有一天风水轮流转,换我们受苦了。所以不管修 三摩地

2018-07-23

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因此平实导师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的说明,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 三摩地

2018-07-23

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佛陀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5论议品〉中云:父母者,十月怀抱,推干去湿,乳哺长大,教诲技艺,随时将养,及其出家修得解脱,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众生(CBETA,T03,no.156,p.141,b25-27)。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应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除了父母以外,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 三摩地

2018-07-23

未来世想要长得漂亮就可以供花!我们要常常教导众生供佛,让他们累积福德。平实导师说每天供佛就能够有三乘菩提实证的资粮!因为每天供佛的人,自然听到别人在说佛法就会有欢喜心,这样久了心性转变,实证大乘菩提的资粮就会逐渐!平实导师教导我们说连新衣服都可以供养,新的西装甚至新的洋装都可以供养,因为说不定有冥界的众生需要,佛菩萨为了要度他们也可以给他们使用。所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众生起心贪着欲杀时,一念之中具足十二因缘,菩萨起欢喜心要布施时,一念之中也是具足十二因缘及六度的。懂得这个道理,回家以后好好思惟整理,就不必再回溯:我来正觉同修会到现在已经修了多少福。种了多少福田都不必再罣碍了,因为已经了知布施的因果与六度关联了嘛!那你从此以后布施时不但会有福德庄严,还会有智慧的庄严,这就是福慧双修啦!若是没智慧的布施,将会只 三摩地

2018-07-23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着,是菩萨行。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 三摩地

2018-07-23

对此,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 三摩地

2018-07-23

众智就是了知众生根性及共相智。共相智就是类智,前面已经说过了。了知众生根性,是比较困难的智慧。我以前就是不先观察众生的根性与因缘,就一心想要把了义而且究竟的妙法传给别人,所以在禅三时统统有奖,也发生了总共三次退转的事件,而且都反咬我一大口,特别是这一次,比以前两次更严重,那真是惨痛的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开始观察众生的根性,特别是在禅三小参时,借着你们 三摩地

2018-07-23

众智就是了知众生根性及共相智。共相智就是类智,前面已经说过了。了知众生根性,是比较困难的智慧。我以前就是不先观察众生的根性与因缘,就一心想要把了义而且究竟的妙法传给别人,所以在禅三时统统有奖,也发生了总共三次退转的事件,而且都反咬我一大口,特别是这一次,比以前两次更严重,那真是惨痛的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开始观察众生的根性,特别是在禅三小参时,借着你们 三摩地

2018-07-23

问、学佛人的福报问题:现代人求名求利不择手段,虚名确实可以带来现实利益,学佛人往世福德不具者,今世为求佛法,自甘寂寞,自守清净,除了一些不该为的求财机会外,求正财之机会也少有之,在家居士福慧皆具者,才不失为弘法之典范也(易摄受众生),后学知之,无兴趣追逐世间利益,浪费时光,而现实确实需要一定的资财供养眷属基本生活之需,供养三宝护法弘法之用等,如何处之 三摩地

2018-07-23

四、生地狱中:地狱众生受苦不断,逃避痛苦都来不及了,哪有闲暇修法。五、无佛教之世:法灭时期,无佛出世,无了义究竟住世,唯存表相佛法于世,虽有佛法之表相及名,却无佛法修证之实,因为大众普皆远离实修实证之正行,因灭故,不能修学佛法。六、生边地懱戾车: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谓之四众;若无实证之四众说法处,谓之边地;若是生在边地,如果还有少数在家居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