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而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唯能令人成阿罗汉之法;单修阿含解脱道之实证,只能使人成阿罗汉,并不能使人成佛 三摩地

2018-07-23

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而已经让人家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嗔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当然,要达到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谁要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憙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为色香味触因缘故。从昔无数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乳汁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多四海水。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多四大海。尽地草木为四寸。筹以数父母亦不能尽。无量劫来或在地狱畜生饿鬼所受行苦不可称计。揣此大地犹如枣等。易可穷极。生死难尽。菩萨摩诃萨如是深观一切众生。以是欲因缘故受苦无量 三摩地

2018-07-23

真实义菩萨可以让众生获得安乐。也就是说菩萨为了让众生脱离种种苦难,不辞辛劳说三乘菩提,让众生可以亲证二乘菩提,得以解脱生死;以及让众生可以明心见性,得以圆成大菩提果;乃至见众生在受种种苦,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众生得以安乐。(一)化作大鱼饱众腹,来世成佛度群蒙在《贤愚经》佛曾开示:自己往昔为了让众生免于饥饿之苦,愿意身为一只大鱼让众生得到安乐。在过去无量无边 三摩地

2018-07-23

大家都知道菩萨发菩提心真的很难得,也很尊贵,因为菩萨所发的愿是尽未来际不断地利益一切众生,要安置一切众生于大涅槃中,教化一切众生都能具足般若波罗蜜;这样广大的心愿是为无上大愿,世间的誓愿以及出世间的誓愿都无法超过它。如经中开示:一切世间所有誓愿,及出世间所有誓愿,无有能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誓愿无胜无上。由于菩萨所发的广大誓愿不是世间人及二乘无学所行境界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后,想尽量体会佛陀视众生如独子的胸怀与慈悲。如果能像佛陀一样对每位众生都具足了知、看到他的全部,想必就能用慈悲与智慧相待吧。因为了解,所以慈悲,愿将此作为我每一期生命努力的目标!您呢?(原标题:汤普森夫人) 三摩地

2018-07-23

(一)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先确认: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学佛的人生态度,被认为消极、避俗。当然!如果是因为自己在事业或情感上遇到重大挫折而无法排解,为了逃避现实才转而学佛,一心想着要遁入空门,不是为了探讨生命的实相、万法的本源而学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消极了。然而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心中应该建立远大的目标&md 三摩地

2018-07-23

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就是说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祂的本性是清净的,祂就像个容器,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从无始劫以来都容纳进去,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缘起性空是在说一切诸法的空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是暂时有,不是真实有,你可以体认它现前存在,但它不是永远存在,不是永远不坏的我,所以依世间法假名为「我」,但不是有情众生真正的「我」。佛所说「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恒常不灭的,而且是无始无终、离苦离乐的,那才是真实不坏的我。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也处处说「我」。这样的「我」或说之为 三摩地

2018-07-23

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成唯识论》卷三【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 三摩地

2018-07-23

那当然菩萨也会是过去世就已经持五戒、行十善,乃至还依布施等六度,不但是积极去作利乐有情的事情,而且还自觉的不去作伤害众生的事情,那这一世所得的福报,当然足以让其生于安乐。可是,一般人受用福报之后,或许能够随着他的习性再去作布施,或者是不知道要继续再布施修福,那么后一世就不一定再能够生于安乐了。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习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样的变量呢?你假如生而为富、为贵之后,仗着富贵之势,去欺压其他的众生,来世的果报到底是会好呢?还是不好呢?还能不能生于安乐呢?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下一世到底如何?到底有没有把握?是不是能够生于安乐?或者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那么就可以大略的了知了。(原标题: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上))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三年了,知道了成佛就是依众生而成就佛土,就是从利益众生中获得广大福德与智慧;从理论上知道了佛与众生等无差别,因为都有智慧如来德相——如来藏,当然也包括我和周遭的人;明白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言背后需要的付出与心量;也知道了自己享有人身、有机会修行佛法都是因为与此世界的众生有共业的原因。心中的傲慢与不屑渐渐减少,更多的是感激与庆幸,进而愿 三摩地

2018-07-23

(谨以此文献给一切末法众生,愿您们都能有福德与智慧亲近具备真修实证的明师,远离徒有其名的名师,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有一些问题想请问亲爱的读者们:第一、将佛教道场建筑得金碧辉煌、又高又广,就是大道场吗?第二、徒众众多的道场,就是好道场吗?第三、名声及徒众广大的名师,就一定是真善知识吗?第四、在学术界有所成就、名声远播,就 三摩地

2018-07-23

从此以后众生就生怀疑,不信末法时期能修证了义的,佛法就会因此而渐渐消失掉。我们如果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破邪显正,佛法就不可能延续到七千年后,将会提早灭尽,所以破邪显正是每一个佛子的责任。这最后的认识很重要,不可以允许有人把外道法(如欲界之甘露及有为神通)拿到佛法里安置、说这就是佛法--将外道法来取代真正的佛法。佛也说过不可以执著无因论的缘起性空(如古天竺 三摩地

2018-07-23

不离因果,不谈玄妙,依于当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景况而倡导学人老实念佛,自号常惭愧僧,度化众生无以计数。印光大师以前有眼疾,因为眼疾的关系,所以大师有时几乎都没办法写字读书!但是,也正因为罹患眼疾的缘故让大师更深刻觉悟了身是苦本,于是不让自己受制于这个无常苦的色身,而将它视为学佛修道的道器工具,专心念佛。大师不论是晚上睡觉或是早上起来、又或是写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句用那个镜子和影像的譬喻加以说明,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生生死死的是我们的这个五阴身心,也就是我们这个肉体的色身,还有我们见闻觉知的这个心,这个五阴身就好像镜子上面的影像一样,起起落落、生生灭灭,永远无法恒常不动的存在。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他自己的那面镜子,自己的 三摩地

2018-07-23

记得几年前,媒体有一则报导说,有一位女士自认为长得奇丑无比,于是到法院控告她的母亲,为什么其他的兄弟姊妹都长得那么庄严,而独独把她生得如此丑陋呢?您觉得她的母亲有能力决定把她生成这个模样吗?到底是谁把我们创造成这个样子啊?难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就有情众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每个人出生时都应该像工厂里面的机器做出来的产品一样,因缘果报也 三摩地

2018-07-23

」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一、烦恼障(含摄性障)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二、所知障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之心,率性耿直,每多慈悯众生而欲救之;是故若见大师误导众生,令诸众生同入邪道、久修不证、虚耗资财光阴者,辄生恻隐之心,不忍独善其身,乃行方便而为众生委婉说之。然因此处众生五浊之心性,大多崇拜表相大师、习以成风;诸方大师复因虚名、利养及眷属欲所系缚,不肯修正邪见,反生嗔恚,故谤菩萨,令诸广大众生继续深入邪见中,步步皆歧--令诸佛教学人愈精进修行者愈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